理智氣和,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昨天和朋友在餐廳用餐。朋友穿的是米白色棉服,就掛在包間入口處的衣架上。結果吃完飯之後,穿衣服時才發現,大衣上竟然有一小片黃色的汙漬。

我們拿過來摸了下,還溼著。

於是叫來服務員問,包間裡放衣服,怎麼會莫名地就髒了呢?

服務員態度很不好,認為衣服掛在那裡,她們也沒碰到,和她們無關。並且嘟囔著說,吃個飯,還想訛人咋地?

本來沒什麼事,只是隨口問問,但是服務員的態度實在讓人生氣。

這時,大堂經理走過來,仔細查看衣服,然後又抬頭朝棚上看。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棚頂有一處漏水,潔白的棚壁也有一處黃色汙漬,而那個汙漬正好是朋友放衣服的地方。

服務員見狀迅速溜走,我們很氣憤,準備和大堂經理討說法。

朋友卻攔住我們不讓去講理,而是和經理討論解決方法。

理智氣和,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大堂經理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送去洗衣店,費用餐廳出。如果洗不下去,餐廳負責賠償衣服。

朋友說好,然後就拉著我們走出餐廳。

有理的事情,為什麼不說道說道,還說什麼吃飯訛人,應該讓他們賠禮道歉?

朋友笑著說,別總是理直氣壯的,得理也要饒人,事情解決就好了。

沒有理直氣壯,只有心平氣和。

我突然想起有位名人說過,生活裡有許多讓你理直氣壯的事情,面對這種現象,與其理直氣壯,不如理智氣和,理直氣壯只是證明你有理,而理智氣和卻更能彰顯一個人的教養。

理直氣壯,後果一般就是,有理再爭三分,爭爭講講之後,再怒氣衝衝收場。看似佔了理,贏了對方,然而自己也已經是怒氣衝衝,全無半點風度和教養。

每個人都有脾氣,拿出來是一種本能,而壓下去才叫本事。即便是讓你感到理也直,氣也壯的事情,也沒必要據理力爭。壓下去,不一定是沒理,而是在有理的情況下,還有教養。

理智氣和,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詩人汪國真曾經寫過:

一個人有教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教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教養的人。

因為每一次理論的背後,結果都是脾氣在升級而事情也未必能很好地解決。得理也要讓三分,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教養。

教養之於心性,其必要性猶如食物之於身體。

一個有教養的人,在生活之中待人處事也是理智理性,不焦慮也不情緒化;而沒有教養的人,總是舌頭搶先於大腦,爭執理論。

前段時間,有個城市的某樓區,就發生了一起因為車位而傷人事件。

事情很簡單,有位外地開車來走親戚的客人,因為沒有停車位,就把車子停在一家車庫前,也怕車主有事外出,便在車上留下紙條,有事可打電話聯繫。

可能是樓區小孩子淘氣,把紙條從車窗前拿下,塞進了車牌裡面。

結果,車庫主人有事外出,車子開不出來,於是就站在樓下叫罵。客人出來後,一直給他賠禮道歉,但是車庫主人不依不饒。

理智氣和,才更能顯示出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那位客人因為沒有理,所以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想把車開走。

但是,車庫主人得了理,一邊叫罵一邊推搡,結果對方在他的推搡下沒站穩,人直直的倒下去,跌在小區花壇的水泥壇上,當場就不省人事了。

車庫主人當時就傻眼了。本來有理的事情,被他弄得一團糟。

任何事情出現,每個人都認為理在自己這裡,其實理在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而很多時候,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個問題,他們急於講理,而不是急於解決問題。

與其理直氣壯,不如理智氣和。

所以,生活中懂得謙讓三分,才能天寬地闊,而擁有天寬地闊胸懷的人,也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作者簡介:代連華,情感勵志寫手,著有《能夠掌控情緒的人,都不缺安全感》願成為您身邊的知心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