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大家好,我是涼月二七,


最近,英國女婿事件是沸沸揚揚,


而“崇洋媚外”這個詞也再次被推上了熱搜。


其實,大部分國人都是很理智的,並且,經過這次疫情大部分人看到了國外的應對措施。


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外國的空氣並沒有中國的空氣香甜,外國的月亮也並不比中國的圓,甚至還沒有中國的月亮圓”。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 “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嗎?


“崇洋媚外”這個詞出自茅盾先生《向魯迅學習》的這篇文章中。


用來指責清朝末年無能的清政府及當時當權的洋務派。


而在清朝之前,“洋人”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好崇拜的。那時候的中國,可以說是世界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除本民族外,其它一概屬夷族,而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也是出現過萬國來朝的盛況。


只是隨後的“閉關鎖國”成為了中國與世界先進技術脫鉤的開始。


我們其實而已把“崇洋媚外”的變化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洋務運動時期的“崇洋媚外”


其實對於洋務黨的“崇洋媚外"我認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崇拜外國。


1840年之後。隨著對外戰爭的屢次戰敗,以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的洋務派,抱著能夠再次中興當時已經岌岌可危的清朝的想法,開展了洋務運動。


“師夷長技以制夷”,大量的引進國外的創新科技產品,在全國創立了26個機器局,建立北洋水師。


最後,隨著北洋水師的覆滅,洋務運動也是宣佈失敗。


那時候他們崇拜洋人嗎?反正,我相信他們對洋人也是恨之入骨,他們也只是為了在洋人身上尋找能夠不再被侵略、殖民的辦法而已。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時期的“崇洋媚外”


79年,我國打開國門,當時中國與那些發達國家經濟相比較可謂是天差地別,


所以當時我們需要吸引外企來到中國,而吸引外資的條件就是需要讓那些外企心動的條件。


吸引外企的同時我們也是引進了一大批國外的高級人才,給這些人才的條件就是高薪水,高待遇。


其實這個也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崇洋媚外”,引進外企和大量的人才對我國的經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


所以這個決策沒有錯。


只是漸漸的引進的外國人身上卻出現了光環。這也出現了下面這種情況。


第三階段:九十年代到近幾年的“崇洋媚外”


這個時期的外國人身上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了光環。


這個時期嫁外國人,有著外國朋友或親戚或其它關係,講外國語言,成為中國人最為自豪的一件事。這種盲目的崇外表現在對外國產品極大熱心,對外國名牌趨之若騖。


原本以為是因為經濟差距的原因,但是隨著中國國力越來越強,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但是這種勢頭卻是並沒有減弱。反之,卻呈現了越來越強勁的趨勢了。


外國人依然“高高在上”,而國人去國外走了一趟後也會顯現出優越感!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 向國外輸送人才,國內引進“垃圾”


而相比於最開始引進的外國人才來說,如今,引進的卻是更多的“外國垃圾”


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們國家走出去的基本上是頂尖的人才。


而國外的人來到中國,卻是各種各樣的。


江蘇徐州警方在去年7月就曾經破獲過一起聚眾吸毒的案件,


現場一個抓獲16人,其中有7人為某家教育機構的外教老師。


注意是教育機構,國外的社會渣碴,到了中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外教老師。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個就已經很嚴重了,那下面這條新聞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人民日報》曾發過一篇報道,標題為《美國通緝犯到中國竟成“萬人迷”》


現居美國南加州的王女士瀏覽網頁時驚奇地發現,自己大學時代最受歡迎的外教Daniel,竟然是美國15名最想被緝拿歸案的兇殺案嫌疑犯之一。


據美國的司法信息部記錄顯示,Daniel的罪名是“性侵加謀殺”。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14年前,Daniel出軌了一位單親媽媽,交往期間他殘忍地強姦了這位母親的10歲女兒。


一不做二不休,沒多久他又把自己妻子給殺了。


人性泯滅的惡魔,遠渡重洋後站上高校的三尺講臺,變身魅力四射的外教。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可怕麼?是不是很好奇這種人是怎麼進入教育行業的,


這是不是也反應了,對於一些外國人聘用的審核過於寬容了呢?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 最可悲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如果說,上面嚴重的是外國人的問題,但是下面出現的卻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


還記得之前山東大學出現的事情嗎?


山東大學為國外的留學生配中國學伴,正常來說配學伴這種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山東大學不同凡響,每個留學生有三個中國學伴,而其中多是男女搭配。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當我看到這張報表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在填寫相親資料呢。


還有國內某所大學,游泳館只對留學生和教師開放。


而且留學生票價30元/次,教職工卻要60元/次。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知道我想到了什麼嗎?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還有在19年初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在說這是中國科幻電影史的里程碑。


不過,卻有一些跪久了的雙標黨說:


“國產片果然是來侮辱智商來的”。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而到了《星際穿越》裡呢,這些統統可以包容,還勸大家別較真,應該放鬆下跟導演開腦洞。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有一些人更無腦,看到沒有請外國人就開始無腦噴。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言辭間滿滿的優越感,殊不知這其實是自我矮化。


有的人盲目推崇國外的各種繁瑣的禮儀,把繁瑣當做高雅,看到西餐中餐具那麼多就貶低中國簡單的筷子。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如果越複雜就算越高貴,那我建議這些人去博物館看看商朝的青銅器,三千多年前,老祖宗們光喝酒的器具就有爵、角、斝(jiǎ)、觶(zhì)、尊、卣(yǒu)……


在中國“洋垃圾”活成了“洋大人”,崇洋媚外真的是根深蒂固的?


這還只是喝酒用的器具的一部分。覺得餐具很多的西餐就是高級,還是要怪自己歷史學的不好。


如果玩文化歷史,那個國家可以和我們五千年的歷史相比較?


那個被列強侵略的清朝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滅亡了,“東亞病夫”這個牌匾也早就在上個世紀被踢碎了。


只是我的國人們什麼時候才能夠醒過來?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站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面前不遠處擺著一個龍椅,一個女人坐在上面,我看不到她的容貌,卻聽到她說“哀家的大清沒有亡,只是頭髮不再留那麼長罷了!”


這希望“崇洋媚外”這個詞在我們這個時代可以成為過去式了。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中國卻早已不是那個中國。希望我們不再覺得其他國家是更好的,


而最好的國家一直在我們身後。


吾輩當自強,望各位謹記。


隨手點個“轉發”,望各位謹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