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冰心說過:“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源泉。”冰心不僅是文學巨匠,還是教育大家。她這句話的意思是,家庭對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美好的家庭,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這個我們都很好理解。為什麼家庭還是每個人力量的源泉?就是因為一個家庭非常幸福,就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活力。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雖然在外奔波勞累,但是回到家中,看到家人的笑顏,就能洗去纖塵、忘掉煩憂,覺得一切付出都非常值得。這就是“家人圍坐,燈火可親”的道理。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一個興旺發達,能給我們帶來福氣的家庭,到底有什麼特徵呢?曾國藩說過:“治家要儉樸,興家要勤學。”這就是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一、治家要儉樸

古往今來,凡是能夠建功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非常重視治家。因為他們知道,一個人的成功,可能會給家庭帶來一時的興旺。如果想讓家族長盛不衰,需要這個家庭代有人才出,不斷有賢良的子孫,為家族做出貢獻,這樣家族才能長久的興旺下去。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古時候的人,在治家方面,最常提到的一點,就是家中一定要有儉樸的家風。朱柏廬就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他在《治家格言》中給子孫後代留下的家訓。教導子孫養成儉樸的習慣,比給子孫留下萬貫家財更加重要。

一個家庭就算非常有錢,子孫都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子孫卻因此養成了驕奢的陋習,每天都大肆揮霍,就算家中再有錢,也有敗光的一天。不管我們的家境如何,如果子孫都有儉樸的好習慣,就能一點一滴慢慢的積累,讓家庭一直走上坡路,這樣早晚會變得富裕起來。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曾國藩在仕途取得了成功之後,被世人稱為“一品宰相”,並不是他位居一品,而是因為儘管他有能力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依然堅持過去儉樸的生活習慣。他一個人吃飯的時候,除了粥飯之外,只讓廚師給他做一品蔬菜佐餐。他這種習慣,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的家人,他家族的子孫在生活上,從來不敢追求奢侈,所以他家族興旺數代而不衰。所以說,儉樸的家風,才是一個家庭興旺的喜象,我們一定要重視了。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二、興家要勤學

“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為第一義,勤則不佚,萬善皆從此生矣。”這是曾國藩在他成功之後,寫家書告誡家族子弟的家訓箴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之中,能夠傳承勤學的家風,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子孫後代如果都有向學之心,這個家庭就不會衰敗,家庭的一切福氣,都是從此而來。

因為勤學而讓自己成才,從而讓家庭受惠,這件事在曾國藩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本人就是靠著勤學,才走上了人生巔峰,成為萬眾敬仰的人。曾國藩先後六次科舉都失敗了,但是他卻沒有放棄努力,而是更加刻苦的讀書。他常常秉燭夜讀,一學就是一夜。

有一次有個盜賊,準備到曾國藩家偷東西。盜賊蹲在曾國藩的窗戶外面,準備等曾國藩睡覺之後,再入室偷盜。但是沒想到曾國藩一直看書到公雞打鳴,天光大亮,盜賊不僅白白等了一夜,還凍出了一場大病。憑藉著這種勤學的精神,曾國藩果然在第七次科舉時,考中了進士,從此步入了仕途,他因此而發達顯貴,他的家族也靠著他走向了興旺。

一個家庭走向興旺的二個“喜象”,若你家有一個,也很好

所以說,勤學就是一個家庭能夠興旺的喜象。培養子孫勤學的好習慣,這樣子孫就能早日成才,然後建功立業,取得過人的成就。子孫能夠光宗耀祖,這對一個家庭來說,當然是天大的喜事。如果這種勤學的精神可以代代相傳,這樣的家庭必然會一直興旺下去。如果你家也有勤學的家風,早晚家業興旺,恭喜了。

治家要儉樸,這樣才能避免家庭因為驕奢而敗落。興家要勤學,這樣才能讓家庭一直走上坡路。這就是能讓家庭興旺來臨的喜象,快看下你家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