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安家》這部現實題材劇自播出以來就受到各方吐槽,工人日報更是發表一篇《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對《安家》在內的一些國產劇進行了批評,認為影帝影后也不能扭轉國產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人民日報也對該文章進行了轉載,一時間一片吐槽,甚至有人認為孫麗的神壇要在這裡墜落了,連豆瓣的評分也是剛及格。

可是就這麼一部評分不高,槽滿滿的作品還是有著非常高的收視率,有相當高的討論度,我想不僅僅是因為疫情期間劇荒的緣故吧,它裡面也有著我們大眾所認可的價值觀。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大部分觀眾認為這部劇的槽點是脫離現實,有些人設過於誇張,有些情節不符合邏輯等等,總之就是讓人覺得不夠接地氣兒。

  • 比如

朱閃閃,沒有一點上進心,上班塗口紅,照鏡子,咋咋呼呼,已經不能用傻白甜來形容了,是完全無腦。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朱閃閃


房似錦,剛出場是個完全鑽進錢眼裡沒有規矩不講規則的人,作為店長撬下屬客戶還理所當然,這裡一播出就遭到原型房產中介的否定,領導撬下屬客戶在公司是不允許存在的。

還有房似錦為了賣跑道房,自己出錢去把房子裝修了,且不說房產中介替客戶裝修房子可不可能,她完全按照宮蓓蓓的需求裝修的該房子,如果宮蓓蓓不買呢?如果下一個客戶不喜歡這種風格呢,打掉再裝麼?所以她這個賣房子也是建立在客戶必買的基礎之上的,未免太不符合邏輯。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房似錦


還有羅晉飾演的徐店長佛系的有點不像中年男人,等等等等

其實,隨著劇情往下發展,這些在編劇所想表達的價值觀面前已經不算什麼了,而且還能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朱閃閃除了傻白甜,她還很樂觀,善良,徐姑姑的佛系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讓人覺得久違的暖心,現實中快樂工作很難,我們在劇中找點平衡不是挺好麼。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徐文昌


  • 賣房子只是瞭解人生百態的一個瞭望口,編劇通過這個瞭望口在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劇中人物很多是有原型的,其中最讓人不能釋懷的是江奶奶和宋爺爺這一對恩愛的老人。

兩位老人無兒無女恩愛一生,在宋爺爺生命住院時江奶奶想賣掉房子拿錢給老伴看病,可是這套三層的老洋房並不是獨立產權的,還有兩個外甥一人一層,她不知道兩個外甥早就想著等她們二老百年後繼承遺產了,無論如何是不會讓房賣出去的。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江奶奶宋爺爺

劇中雖然房子沒賣成,江奶奶最後把屬於自己的那層捐給國家了,兩位外甥不僅遺產沒繼承到,連自己的也賣不掉了,看了大快人心,就像房似錦說的,如果他們兩個能夠繼承遺產,天理不容。

而在現實生活中,江奶奶去世之後,兩個外甥是成功的繼承了遺產,雖然很殘酷,可這就是真實的現實。

編劇這裡把真實的結局改了,這樣更符合我們善惡有報的傳統理念,試想如果真的按原型來,惡人的目的居然得逞了,那是對善良的踐踏,是我們社會所不能倡導的

家庭主婦闞太太奪回丈夫贈送小三的房產,反擊出軌丈夫,一系列操作,大快人心。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闞太太


而現實中婚姻出問題的往往一地雞毛的更多,像闞太太這麼理智又機敏的家庭主婦少之又少,可是我們依然要相信正義,編劇所想表現的是家庭的底限和原則,又何嘗不是提醒那些身處危險邊緣的人注意自己的底線。

還有潘貴雨最後強行洗白,前期像個窮形極惡的吸血鬼,從來不過問女兒的死活,只知道要錢,想著花樣的騙,而在最後臨終前卻給她強行洗白了,沒有過程,讓人覺得實在突兀,很多觀眾覺得這就是爛尾,像她這麼可惡的人,就應該受到懲罰,強行洗白讓觀眾不能接受。


《安家》看似爛尾的背後其實藏著編劇的良苦用心

潘貴雨

其實,百善孝為先,父母畢竟是給我們生命的人,不管她有多麼的可惡,多麼的想脫離關係,一旦她不在了,自己的出處也就沒有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當你想原諒一個人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讓一個人帶著遺憾離去,一個人帶著懊悔活著,真的就解氣了麼,未必,人還是要學會和解,跟自己,跟家庭,放下才是真正的解脫,這也是編劇想要表達的思想吧!

結語: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除了反映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給社會提供正能量,引發觀眾的思考,雖有誇大和美化的成分也正是我們想要追求的東西,把我們所要倡導的優良傳統通過藝術加工的形式展現到觀眾面前,這才是影視產品的價值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