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收藏國際藏品,不能等待“天上掉餡餅”

——訪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中國藝術報記者 張亞萌 實習記者 張瀚允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帶鳥的步兵(布面油彩 油畫) 創作於1971年 146cmx114cm 畢加索 1996年路德維希夫婦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從蘇軾《瀟湘竹石圖卷》、齊白石《紅衣牛背雨絲絲》、吳冠中《都市之夜》到巴勃羅·畢加索《帶鳥的步兵》、羅伊·利希滕斯坦《檸檬立體靜物》、大衛·霍克尼《橫渡大西洋》……自新年伊始,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利用展廳全部空間,展出了從古至今、貫通中西700餘位藝術家共900件(套)藝術精品。這些作品從1200餘位捐贈者捐贈的3萬餘件作品中遴選而出,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與篆刻、民間美術與工藝美術、攝影、綜合部分(水彩/粉、連環畫、漫畫、年畫等形式)、國際美術9個板塊,全面而立體地呈現中國美術館的藏品結構和體系,供觀眾直觀瞭解中國古代至現代繪畫史以及歐美現代藝術史的流變。其中,國際美術板塊更是展出了薩爾瓦多·達利、凱綏·珂勒惠支、葛飾北齋等藝術大家的精品力作,為觀眾提供了一餐視覺上的饕餮盛宴,描繪出中國美術館典藏歐美現代藝術史的國際性維度。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美術館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上陸續推出和展示了這些作品。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農牧神人頭角 (銅 雕塑) 創作於1973年 218cm×60cm×140cm 薩爾瓦多·達利 2014年黃建華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美術館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收藏國際藝術品,路德維希夫婦、劉迅、王琦、伍必端、李平凡等一批國內外藝術家、收藏家的慷慨捐贈構成了中國美術館國際藝術收藏的基礎。而收藏國際藏品,並不是可以穩坐家中等待“天上掉餡餅”的容易事。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 介紹,中國美術館每年的收藏經費十分有限,購買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是很難的,也許連一幅畫都買不起。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展收藏工作?中國美術館選擇主動出擊,以舉辦國際交流展覽的方式獲得雙贏。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面朝右側自畫像(紙本石板 版畫) 創作於1938年左右 48cmx29.5cm 珂勒惠支 2015年藏家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美術館作為中國與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近年來策劃了“典藏活化”系列展、捐贈與收藏系列展、國際交流展系列等新型展覽模式,如“中西之間——司徒安(Anthony Stones)雕塑繪畫藝術展”“塑痕·中國記憶——白俄羅斯謝爾蓋·謝利哈諾夫和康斯坦丁·謝利哈諾夫雕塑展”“瓦連金·西多羅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藝術展”“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等,均引發了專業人士和藝術愛好者的參觀熱潮。“這些展覽與捐贈收藏是分不開的,在令中國人民感受到國際藝術魅力的同時,又能鼓勵國際藝術家捐贈作品。我們通過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方式,為藝術家舉辦展覽,讓他們瞭解中國,瞭解中國美術館,瞭解中國美術界、文化界對他們的認識。展覽的過程使雙方互相加深了對彼此的感情,他們會更願意把作品捐贈給中國。”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時髦女郎 (木板油彩、碳鉛 油畫) 創作於2009年 16cm×16cm 皮埃爾·卡隆 2015年劉子傑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通過舉辦展覽與各國藝術家結下的無數深厚友誼始終令吳為山印象深刻。其中,中國美術館與法蘭西藝術院共同主辦的“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結束後,法蘭西院士們深感與中國在藝術領域的互通與共鳴,所以每位院士都留下了個人的代表作。在第二次策劃的“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中,雕塑院士們為中國美術館展現的真誠與尊重所感動,原本每人捐贈一件作品的計劃又增加至每人三件。“兩次展覽的捐贈,我們把這個時期法蘭西藝術最具時代代表性、有影響力、最權威的院士們的作品收藏得比較完整,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非常有意義。所以我們的國際捐贈是以國際交流展的方式獲得。”此外,為德國著名版畫家、雕刻家珂羅惠支,俄羅斯美術家協會兩屆主席瓦連金·西多羅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舉辦的展覽同樣獲得了來自於藝術家後人或本人的捐贈,如此一舉兩得之策,既豐富了中國美術館的國際藝術品收藏,也是文化藝術交流成果的見證。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春天在山上 (布面油彩 油畫) 創作於1976年 85×100cm 瓦連金•西多羅夫 2019年藝術家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成功的結果往往伴隨著過程中的困難與阻力,對於中國美術館當下接受國際捐贈面臨的實際問題,吳為山主張“一定要去做”:“中國美術館不像盧浮宮、大都會博物館等具有極高知名度,接受捐贈的吸引力不大,這就要靠美術館人努力,讓世界藝術家瞭解今天的中國與中國美術,特別要知道中國藝術家、理論家、觀眾們對他們的關心、關注,知道中國有他們的知音。因此,我們的專家要走向國際,要積極訪問、交流、溝通。”2017年出訪白俄羅斯時,吳為山發現一位曾於20世紀50年代訪問中國並塑造了巴金、齊白石等一批中國文化名人雕塑形象的著名雕塑家謝爾蓋·謝利哈諾夫的大量作品。吳為山當場與其孫——現任白俄羅斯雕塑家協會副主席的康斯坦丁發出來中國美術館展覽的邀請,之後在中國美術館為這位雕塑家祖孫二人舉辦的“塑痕·中國記憶——白俄羅斯謝爾蓋·謝利哈諾夫和康斯坦丁·謝利哈諾夫雕塑展”中,其孫康斯坦丁將這批作品全部捐予中國。又如,著名法籍華人藝術家熊秉明一批重要作品都在法國,吳為山傾注心血,通過多次與其夫人陸丙安溝通,為熊秉明先生舉辦展覽、撰寫評論文章、開研討會,最終,基於陸丙安將熊秉明作品“送回家”的宏願,也得益於熊秉明與吳為山的個人友誼與藝術上的志同道合,熊秉明近200件作品以捐贈方式回到了祖國的懷抱。2018年,吳為山與同事專程赴法國,遴選捐贈作品。期間,一段動人的往事令他至今難忘,在熊秉明家中,有一幅楚圖南為熊秉明雕塑題寫的書法作品《題秉明雕塑老牛》,掛在牆上30年不曾取下。吳為山以中國美術館人留住真情、留住經典、留住歷史的遠見,勸說陸丙安將這幅作品一併捐贈,讓文化藝術的故事更為完整地記載並呈現在祖國人民面前。“最後,陸丙安夫人含著眼淚,毅然將它捐贈給祖國,這些都是很感人的地方。”吳為山說。


專訪吳為山|經費十分有限,中國美術館如何收藏世界著名藝術家作品?

月亮和半圓山(銀鹽工藝 攝影) 創作於1960年 安塞爾•亞當斯 2014年馬麗軍、盧驍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如今,中國美術館作為中國美術的最高殿堂,與國際保持著廣泛的聯繫,在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韓國、新加坡、波蘭、烏拉圭、立陶宛等多個國家舉辦過藝術交流展,並以中國美術館為秘書處和秘書長單位成立金磚國家美術館論壇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吳為山表示,“我們要主動走出去爭取,藉助中國今天的開放、同國際對話的良好形勢,舉辦優秀展覽,收藏國際作品。還要把外國的大師請到中國來作演講和開展公共教育。用情感、用中國未來的發展向他們展示、交流。”同時,中國美術館對捐贈作品檔案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還在繼續進行:“我們會對21世紀以來如李平凡、伍必端、楊振寧等典型捐贈案例做系統的學術梳理,一步一步、一階段一階段的持續推出。我們也正在著手編輯出版大型叢書《中國美術館收藏大系》。這是千秋之大業。”吳為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