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合作署:今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


国际发展合作署:今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介绍中国关于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先生,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先生,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先生,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中国关于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中国在确定提供抗疫援助方案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当地疫情的严重程度、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物资缺乏程度。第二,有关国家向中方提出的具体援助需求。第三,中国政府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我们在充分保障国内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妥善制订援助工作方案。具体援助方案,包括物资的品种、数量、双方职责、任务分工等等,由两国政府协商确定。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那些曾经支持和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的友好国家,我们时刻铭记在心,一定会及时回报。同时,各国国情不同,能力各异,中国感谢朋友在物质上的援助,也同样感谢和珍视他们在政治和道义上的支持。

中国的对外援助,不仅仅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更坚信“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今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70年来,中国本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中国为经受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国家救急、救苦、救难,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无论是在印度洋海啸、尼泊尔特大地震,还是在应对埃博拉、鼠疫和寨卡疫情中,都能看到中国援助的身影。

当前,疫情仍在不断发展,各国都在全力应对。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仍面临应对零星散发、局部暴发和境外输入的风险。中国将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继续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也希望有更多力量参与到国际抗疫援助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