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挑選保險產品的基本原則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


03 挑選保險產品的基本原則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

前兩講我們介紹了保險的作用,從這一講開始,我們來看在買保險的整個流程中,怎麼幫你實現利益最大化。這一講,我們先來看,在正式購買之前,你應該知道的挑選原則。

如果你嘗試著買過保險,可能就知道,保險產品的類型紛繁複雜,還互有交叉,甚至同一個產品,不同公司的賣點都不一樣。有的保費便宜、有的保額高、有的保障內容多,選擇時就很容易陷入糾結,到底應該怎麼選呢?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第一次買保險,大概率都是保險顧問找上門,或者自己有朋友做了保險顧問,或者是朋友買了某種保險產品,然後推薦你購買等等,在這裡,我要提醒你,這些都不對。

正確的做法是,你要認真分析自己可能會面臨的風險和自己想要達成的生活目標,再決定買什麼產品,買多大保額。

因為沒有誰比你更瞭解自己,買保險產品是為了搭建我們自己的防守體系,你要時刻根據這個目標來作選擇。

也就是說,在見保險顧問之前,你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明確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才能選到真正對自己有用的保險產品。

那自己怎麼確定需求和優先級呢?下面我們詳細來看。

在挑選產品的時候,你應該先把所有要素都列出來,然後按照正確的步驟來決策。

我建議的步驟是,先確定需求,再確定預算,然後才確定產品,確定好產品之後,再根據產品類型和前面的需求預算來確定保額和期限。

確定需求

我們按照步驟一步步來看。

先說需求,也就是我們剛說的,你的購買目的。這是我們選擇產品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它決定了你現在在挑的這份保險在你的防守體系中起到什麼作用。

所以,在買保險之前,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你要優先配置的保險類型。

不過,如果你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那麼可以根據我們前面講到的風險金字塔和你現在所處的人生階段,一步步排除自己的風險,來找到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那一個。

03 挑選保險產品的基本原則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

我也準備了一個選擇優先級的口訣,供你參考:先保障後理財,先人身後財產,先大人後小孩,先主力後其他。一講也提到過,這裡我再強調下。

我們拿堅強的王小強來舉例。假設王小強現在還沒成家、財務也不穩定,對這個時候的小強來說,最重要的一定不是理財,而是先做好基礎保障,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就要優先考慮意外、醫療、重疾這樣的保險產品。

第二句“先人身再財產”,假設小強已經成立了家庭,那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他要對家人負責,如果他突然去世,他身上的責任就會沒人承擔,哪怕留下鉅額財產都會有花光的一天,所以最好先保障人身安全,再考慮保障財產安全。

第三句是“先大人後小孩”。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所以經常孩子一出生就先買很多保險產品,但其實,大人才是孩子最好的保險,你在,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顧。所以要優先給大人做防護。

最後“先主力後其他”,意思是說要先給家庭中經濟貢獻最大的那個主力成員投保。原因也很簡單,還是我們前面說的,你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生活質量,經濟貢獻最大的那個成員如果出現風險,對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影響最大,當然就要優先給TA投保。

確定預算

好,確定完需求,接下來就要來確定預算了。很多人在選擇產品時,會先確定產品再做預算,這是不對的,應該讓預算決定產品。

為什麼呢?你購買保險的目的是保障未來的生活質量不被風險影響,但這不意味就要拖累現在的生活質量,所以,只有確定合理的預算,保費才不會成為一種負擔。

但如果預算太少的話,可能就沒法完全覆蓋掉風險缺口。怎麼把握這個度呢?你應該根據家庭收入來計算配比。

一般來說,家庭保險費用總預算應該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這樣既不影響家庭正常開支,又能獲得必要保障。當然,根據年齡和收入的不同,你也可以適當調整。

比如30歲以下的年輕人,或者年收入還不到10萬的人群,那保費預算就不要超過10%。但如果你已經到了45~55歲,人到中年,是責任最大的時候,或者你年收入在30萬~100萬,經濟狀況相對較好,預算也可以高於20%。

這是總預算,不同類型的保險也應該分配比例。我的建議是,保障型保險,保費不要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5%,投資理財型、轉移型保險不要超過年收入的20%。給不同家庭成員的保費比例也要有所側重,可以適當把家庭經濟支柱的預算調高一點。

確定產品類型

好,確定好需求和預算,你大概已經有想買的產品類型了。不過,同一個產品類型,因為給付方式、收益方式的不同,也包含了很多細分類型,所以同一個產品類型,你也會面臨很多選擇。

比如你可能聽過很多名詞,消費型的、儲蓄型的、分紅的、不分紅的,這裡我就給你解釋一下,這些細分類型都是什麼含義。

消費型,就是說這是一個保費消耗型產品,消費了就沒有了,如果風險沒發生,保費也不會還給你;而儲蓄型,就是如果風險不發生,保險公司會按照一定利率連本帶息地把保費還給你。

聽起來儲蓄型的保險產品更划算啊?你別急著高興,保險公司不會就這麼簡單地幫你存錢,它都是計算好了的。在消費型保險裡,保費裡只涵蓋風險保費,相對就會比較便宜,保額也比較高。

但儲蓄型呢?在風險保費基礎上,還增加了現金價值,什麼是現金價值呢?就是你在退保的時候,你的保單能夠領取的折現價值。顯然,這種產品的保費自然就要貴點,但本金不會損失,還會有一定收益。

那分紅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前面講過,保險公司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投保,會把自己通過投資賺取的收益,給投保人分紅。分紅型保險,就是帶有投資性質的保險。不過,分紅型保險的收益會根據投資收益來分配,所以收益是不確定的。

相應地,還有一種固定收益的保險,就是保險公司和投保人約定好,到期領取固定的收益,當然,這種保險產品,保費就會便宜一點。

瞭解了這些概念,你應該很容易就能做出選擇了。如果你預算比較低的話,還想買到高保額的產品,就買消費型保險。但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充足,可以選擇保本保息、返本類甚至分紅型的產品。

另外,不同公司合同條款也是有區別的,在看條款的時候,你需要額外關注的是除外責任,以及理賠的條件。

同類型的保險產品,不同保險公司會有不同的除外責任,比如有的公司酒後駕駛機動車不賠,有的公司則是酒後駕駛機動車、無合法駕駛證和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車都不賠。還有的公司小腸切除就屬於重疾,有的公司明確規定切除2/3才滿足重疾理賠條件。所以除外責任,產品條款也是你在挑選產品時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項內容。

確定保額

確定好產品,接下來就要確定保額了。因為理財型和轉移型保險已經超越了基礎需求,它們的保額受個人主觀意願和實際經濟狀況影響比較大,這裡我就不贅述了,我們主要來聊聊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保額確定。

先說人身保險,在預算之內,保額越高越好。因為生命無價,理論上你買多高都可以。但最低是多少呢?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像壽險主要保障的是我們身上的責任,考慮到去世後,讓家人的生活還能正常進行,所

以壽險的最低保額,應該能覆蓋家庭負債、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的費用需求。

人身保險裡還有醫療險和重疾險,這兩類險種保障的是疾病問題,其中醫療險主要是報銷型的,治病花多少報銷多少,還有社保做基本保障,所以保額不用設太多,像百萬醫療險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治療一般疾病100萬足夠了。

重疾險是保重大疾病,因為重大疾病治療費用比較高,時間比較長,這意味著你可能有很長時間不能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所以重疾險,更多的不是用來治病,而是來保障你這幾年的生活。也正因為這樣,重疾險是一次性給付的,你就可以把保額設高點,一般來說,醫學上的標準是5年不復發,這個病就算治癒了,所以保額可以設置為一年基本生活費的5倍。

這是人身保險,財產險的賠付又不太一樣,它們遵循的是“損失補償原則”,就是損失多少錢賠多少錢,所以設置保額的時候可以計算一下你要保的實際財產是多少,保額不要超過實際價值,超過了也沒有用,保險公司不會多賠。

確定期限

最後一步,我們來確定期限,保障期限和繳費期限。

保障期限,一般醫療險、財產險都是保一年,然後來年選擇要不要續保,只有重疾險、壽險這種長期性質的保險,分為定期和終身兩種,定期便宜,終身要貴一點。如果預算不足的,可以先選擇定期,等收入上升後,再買一份終身的。因為跟人生命相關的險種,都是可以疊加賠付的,所以多買一份也沒有關係。

除了保障期限,我要特別提醒你繳費期限,有些經濟條件不錯的朋友喜歡一次性把保費交齊,這是很不划算的。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假如王堅強買了一份重疾險,保到70歲,要分20年交完保費,但才交了10年,王堅強就得了重疾。這個時候,保險公司就要賠付,也就是說,剩下10年的保費就不需要再交了。

再加上通貨膨脹,現在的錢肯定比未來更值錢,所以可以儘量選擇繳費期限長的,把經濟負擔分攤到每一年,萬一中間就賠付了,後面的保費就不需要再交了。

本講小結

到這裡,挑選保險產品的流程和原則我們就說完了。

所以,我們在選擇產品時,不要完全依賴保險顧問的推薦,或者只看價格和保額等某個單一因素,你應該先把所有考慮因素都列出來,按照需求-預算-產品-保額-期限這樣的順序,來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思考題

以上,是我對如何選擇保險產品的建議。這裡我也想問下,你在購買保險的時候,遵循的是什麼原則?歡迎你在留言區和我分享。

這一講我們瞭解了怎樣挑選具體產品。下一講,我們來看怎麼挑選保險公司

劃重點

03 挑選保險產品的基本原則給忙碌者的個人保險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