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牙膏教育接待過許多家長,當問及“想讓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


家長們大多都說出了諸如“棟樑之才”、“人上人”、“成龍成鳳”之類的字眼。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子女總有著無比殷切期盼,甚至有的家長每每看到新聞裡報道的“神童”,都豔羨不已。


可是,家有“神童”,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那些媒體大肆報道過的“神童”,後來都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呢?


17歲考入中科院的“東方神童”——魏永康。


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普通家庭裡,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魏永康就顯露出驚人的天賦:


2歲的時候就認識上千個漢字,4歲的時候就自學完全部的初中課程。


正式入學之後,魏永康連連跳級,小學初中高中加在一起只讀了5年;


13歲的時候,魏永康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4年之後,17歲的他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


這樣的履歷讓人驚歎不已,要知道正常孩子17歲的時候才上高中,而同樣年紀的魏永康,卻已經成為了中科院的研究生!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從此,魏永康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神童”,但故事仍在繼續。


進入中科院之後,魏永康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因為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魏永康就只專注於學習,幾乎沒有接觸過別的事物;


因此,魏永康因嚴重缺乏自理能力,再加上當時魏永康的知識結構,適應不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


所以在讀了三年研究生後,魏永康竟然被學校勸退!


遭遇打擊的魏永康,很難接受這種心理落差。


一度開始自暴自棄,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直到2008年,魏永康才慢慢走出陰影,結婚成家,逐漸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輝煌過後,“神童”終究還是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高考狀元+浙大學霸+Facebook高級工程師——陳勤。


陳勤出生於80年代初,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影響下,陳勤從小便努力學習,一直都是班級裡面的佼佼者。


1999年,陳勤更是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浙江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畢業後的陳勤,又被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開始攻讀碩士。


碩士畢業後,陳勤選擇了留美髮展,並於2年後入職Facebook成為高級軟件工程師,年薪高達22萬美金!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然而後來發生的事,卻讓人始料不及。


陳勤在Facebook工作時與上司產生了矛盾,面臨隨時被開除的可能;


僅持有工作簽證的陳勤若在被開除後60天內找不到新僱主,就必須帶著全家人一起回國,這個殘酷現實實在讓他無法承受。


於是陳勤從Facebook總部大樓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僅38歲的生命。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天之驕子一般的陳勤,竟然是這種結局,讓人不勝唏噓。


10歲參加高考,成績510分的“小天才”——張炘煬。


1995年,張炘煬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張炘煬的父母一開始並未發現孩子的不同,直到2000年張炘煬上小學。


別人需要一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張炘煬只需要一兩個月時間;


最終張炘煬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這時張炘煬的父母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是個“神童”。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此後的張炘煬一直續寫著他的神話,初、高中課程僅僅用了4年全部學完。


於是在2005年,年僅10歲的張炘煬參加高考並以510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


一時間國內各大媒體紛紛報道這個“神童”的事蹟。


後來張炘煬又拿下了碩士學位,但眼看著周圍的同學生活條件一個比一個好,張炘煬學會了攀比;


開始向父母索取更多,甚至在參加一檔電視節目的錄製時,竟然當著所有觀眾的面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否則就輟學不考博士。


但張炘煬的父母根本無力購買北京的房子,最後被逼無奈的父親租了一個房;


騙張炘煬說是買的,這樣張炘煬才安心攻讀下了博士的學位。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學習能力出眾的“天才兒童”,竟如此不懂得感恩,讓人心寒。


不知看過了以上三位“神童”的故事後,各位家長有何感想?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神童”的智力固然很高;


但人格方面也往往有些缺陷,超高的智力為他們贏得了掌聲,而人格的缺陷卻讓他們迷失自我,甚至陷入深淵。


其實不僅是“神童”,我們也一樣。


許多家長過於追求孩子的成績,在學習成績方面為孩子殫精竭慮,費盡心思,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


致使許多孩子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如性格孤僻、不懂感恩、傲慢叛逆,甚至出現反社會傾向等等。


昔日神童今何在?給家長警告:只看成績的父母,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好的家長一定要懂得正確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的目的,應以完善孩子的人格為目標,不可僅限於學習。


牙膏教育一直主張以完善人格的方式,為孩子們帶去更好的教育;


學習情動力課程就是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這樣一個課程。


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完善孩子的性格,彌補孩子人格中的缺陷,從而讓孩子達到提升成績、懂得感恩、善於交際、樂於助人的目的。


課程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過多期,成效斐然,獲得許多家長的認可和稱讚。


請相信:給孩子一個完善自我的機會,更有助於他們提升學習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