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談"檀"——紋理變幻的癭[yǐng]子[zǐ]

一起來談

今天我們來聊聊不少玩友都特中意的紫檀癭子[yǐng zǐ] ,“癭”這個字簡單的解釋就是樹瘤,癭子在形成的過程中,木質的紋理也會受到影響而改變。一般癭子開出來的紋理會非常漂亮,所以喜歡收藏紫檀的玩友對紫檀癭子都青睞有加。紫檀癭子做成的木雕擺件,不僅有著很高的觀賞性,因為比較稀缺,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選擇紫檀癭子的時候,也要選擇油性好的,這樣的癭子雕刻出來的木雕擺件經過把玩後,會晶瑩剔透,紋路充滿層次感。


一起來談

瘤即癭,樹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蟲的刺激,局部細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狀物。樹瘤花紋的形成及其主要類別:木材由於導管(或管胞)、紋理、年輪、軸向木薄壁組織及色素等的差異,構成了不同的花紋模樣。樹瘤紋理彎曲同時又有交錯,形成的花紋更為美麗。木料切開後呈現點狀,通常把這種點狀分佈很密集的部分叫做“瘤疤花”如果很滿很密集的話,通常叫“滿花”或者“葡萄滿架”,此類堪稱極品,一般一面很滿都極為難得。


一起來談

疤:其實是樹瘤橫切面的表現形式。


影:在瘤疤周圍部分,因受樹木扭曲影響,生長緩慢,形成不規則紋路,這部分密度和油性極好,通常歸為炫紋一類,也很具有欣賞和把玩價值。


癤[jiē]:木癤,是樹木生理上和生長髮育過程中因為修剪、碰傷等等不良影響,引起木材的構造和材質的變化,留在木材上的圓形黑色疤點,也指樹杈切面部位,一般圓形節點比較單一。


一起來談


樹瘤的成因有多種,一般可分為外力損傷型細菌侵染型。外力損傷型顧名思義就是樹木接受物理性損傷後,由於篩管的斷裂造成局部營養過剩,而引發的無序性細胞分裂形成瘤狀組織。外力損傷型有時也包括病蟲害引起的損傷,而細菌侵染型由於細菌種類的多樣性,我們一般將其統稱為瘤細菌侵染。外部隆起部分叫做樹瘤(俗稱樹包)。樹瘤的大量彎曲年輪及較寬的木射線,是構成美麗花紋的基本條件。


一起來談

所謂癭瘤、疤瘤、癭疤、癭癤、其實就是一個概念,就是紫檀癤子材質變稱。由於現在紫檀癭子的稀缺,生產廠家及市場上已習慣把紫檀癤子變個名稱紫檀瘤疤、疤瘤、癭疤、癭癤來進行出售,“千檀一瘤萬瘤成癭”,因此紫檀癭子的珍貴性的確是無法比擬的。


一起來談


但價高並不代表料好,因為癭木通常都有黑筋、暗裂、缺肉等先天不足,以前紫檀主要用來製作傢俱的時候,瘤疤在工匠眼裡就是廢品。所以極大部分瘤疤手串都存在小坑小裂,部分還需要通過膠補,這點已是共識,所以追求完美的玩友一定謹慎入手。其實癭瘤作為一種病態美,在平面上或者工藝品上更能體現其審美價值。


一起來談


瘤疤品類一直是收藏的首選,擁有一串華美炫麗的瘤疤手串是很多玩友的目標,火爆一時的崖柏就是因為有著密集漂亮的癭子紋深受玩友追捧,有瘤疤的紋路幾乎可以肯定一定是野生小葉紫檀,這種紋路也見證了野生林生長的艱辛與堅韌的生命力。其收藏價值體現在稀有性和觀賞性上,稀有性這點在任何收藏品中都是首選因素,加上奇妙變幻的紋路更是讓瘤疤價格一路走高。


一起來談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