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一、糯米為啥粘?

提到糯米,你會想到什麼?

粽子?軟香甜糯粘到粘掉你牙的那種?

八寶粥?稠稠的米糊一攪留印的那種?

還是江米甜酒、驢打滾、糯米枇杷?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無論哪一種,都是喜歡甜食的你的最愛!

無論哪一種,都離不了它最招我們深愛的個性——粘、甜!

誒,一個常識你能回答嗎?

糯米為啥會粘?

估計沒有人去鑽研這個問題,今天如果不是要寫這篇文章,我也是停留在“粘”這一個字上。

為啥會粘呢?

查了查,原來,是因為糯米本身的主要成分——澱粉,與其他大米的主要澱粉構成不同。

一般的澱粉,它的最小顆粒受熱膨脹後,它們之間呈直線型鏈接。

而糯米澱粉顆粒,四周都有枝枝叉叉的小末梢,受熱膨脹後,它的枝枝丫丫全部向外突出,彼此相互交錯鏈接,形成網狀結構。

其鏈接的粘連性,就遠遠大於直線型的顆粒,所以就格外的粘。

這樣的澱粉,又稱為支鏈澱粉。

一個是直鏈,一個是支鏈,決定了大米和糯米本質的不同。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支鏈澱粉顆粒凝膠過程

怎麼樣,一個舌尖上的科普先搞定了吧。

不過,咱今天的正題還沒說到。

糯米那麼粘,吃起來那麼好吃,買賣價格還格外地貴,可誰會想到,在古代打仗時,人們竟然把寶貴的糯米拿出來,熬成粥,倒到石灰和沙土中攪拌。

據說,這樣築起來的防禦工事,堅固無比。

難道,這也是因為它粘嗎?

粘只是一個舌尖上的概念,於石灰沙土有何干?

香甜的糯米添到沙土中,不會腐化引來蟲蟻微生物,壞了牆體嗎?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之所以挑這個話題來講,是因為最近在看岡村寧次的一場打仗時,被中間的一個細節吸引了。

我們史中看細節,就從這段歷史開始吧。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二、一段糯米有關的抗日曆史

1945年4月,侵華日軍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下令攻打湖南芷江,妄圖消滅那裡的芷江機場,掃除美機對日本的威脅。

駐廣西桂林和湖南邵陽的日軍,接到岡村的命令後,開始了向北向西的進攻。

其中有一支相對獨立的支隊,叫關根支隊,帶領自己的步兵、騎兵、炮兵和通信兵等一班人馬,從西南方向向武岡攻來。

武岡是他進擊芷江路上,面臨的第一個重要戰略要地。

此地三面環山,三國時期就是黔巫要地,湘西南軍事重鎮,因城北有武岡山而得名。

關根久太郎遙望小城堡,以一貫的狂傲不屑道:“不肖1天,我關根支隊就可將其拿下!”

偵察兵探知,守此鎮的中國軍隊,只有1個營的兵力。

這更讓日軍猖狂。

一個大鬍子的隊長興奮地嚷道,不刮鬍子了,“幾個小時攻下武岡後,到城裡再刮臉!”

彷彿等待他們的,是一座不堪一擊的空城。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武岡城

他們哪裡想到,守城的中國74軍58師172團1營,早就布好了局甕,只等鬼鱉往裡來鑽。

這個局,就是城牆外的3道防線。

這個甕,就是援軍追殺,前後夾擊。

尤其是,武岡百姓為了抵擋日軍進攻,家家戶戶端出了自家過年用的糯米,熬成粥,與黃土、石灰和沙子攪拌,築成堅固無比的最後一道防線。

他們相信,老祖宗留下的“糯米三合土”工事,定能抵擋日軍槍炮襲擊。

糯米三合土效果多神奇,關根支隊最清楚。

本身他想最多1天就拿下的這個小鎮,卻發現非常難打,3天下來還沒有打到城牆邊

尤其第三道的糯米三合土防線,堪比現代水泥,日軍大炮直接炸到上面,也只是炸出一個小缺口,根本無法將其崩塌炸平。

這就尷尬了。

大日本帝國的皇軍太沒臉面了。

絡腮鬍隊長的鬍子要氣歪了。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炮轟不行,就來特攻。

關根讓士兵抽籤,拉了150人組成“特攻隊”,做“人肉炸彈”。

他們頭纏太陽徽號白頭巾,腰綁數十公斤的炸藥,步槍上一律上刺刀,在大炮的掩護下,冒死向西城門衝去。

他們來到城牆跟前,拉響身上的集束炸彈,與炸彈同歸於盡。

就這,仍然不能炸燬城牆,因為城牆也是古人用糯米灌製的。

攻不破,炸不毀,日軍又用木梯攀爬城牆,卻又被守軍居高臨下,用美製噴火器和湯普森衝鋒槍,燒了下去。

就這樣,面對千年武岡城,關根支隊遇到湘西作戰最大滑鐵盧。

很快,我援軍從敵後殺來,關根急忙撤退,險些被全殲。

最後,關根撤至武陽一帶,仍然沒有逃脫被我軍全殲的命運,只逃脫了部分旅團長等軍官和少量士兵。

這就是著名的武岡保衛戰,日軍以十倍於我方守軍的兵力,血戰7天竟然沒有攻下一座小城鎮,且在後退中被我軍幾乎全殲,這在抗日戰爭中也是一個奇蹟了。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武岡城

三、糯米三合土的神奇反應

奇蹟的產生,因素是多種的,其中固若金湯的城池和糯米三合土防線,是日軍久攻不破的重要客觀原因。

歷史上,固若金湯的城池很多,他們無一不是在精選建築材料時,添加了額外的東西。

如:

●《最後一個匈奴》中的赫連城,“城牆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摻和而成。雖為土城,卻具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

●1958年,河南鄧縣發現的一座南北朝的磚墓,其築造材料中,就使用了糯米。

●1978年,南京明代徐埔夫婦墓,也是用糯米灰漿澆築。由於太過堅固,發掘時竟然被搞壞了不少鋼釺、鐵鍁。

●還有連雲港宋代海州城牆,用鐵渣和糯米灰漿勾縫,至今依然堅固。

添加糯米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加固方法。

此外,也有加

植物漿、動物血、紅糖、桐油和蛋清甚至牛奶的

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有機物,而且用糯米加固的效果最好

這是為什麼呢?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赫連城

現代人通過科研發現,糯米三合土澆築城牆的過程,至少包括了以下3個重要的過程:

①消解反應

就是石灰遇水後,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了消石灰。

這個過程會釋放大量的熱量,產生活性氧,從而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同時消石灰經過電離反應,分解出兩種離子,產生強鹼環境。

這就是為啥糯米三合土裡沒有微生物的原因。

②鈣化反應

消石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後,會產生硫酸鈣,這就是石灰的鈣化過程。

三合土澆築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變得堅固起來。

③有機複合過程

糯米槳參與鈣化時,其納米級的支鏈澱粉顆粒,會對鈣化的碳酸鈣顆粒進行重新排列,使之相互包裹。

因而形成了“無機—有機”的複合結構。

這樣的結構,常見於動物牙齒、骨骼和貝殼類生物礦化物中

可見其堅硬程度。

防禦工事中加入糯米,日軍炸3天沒炸塌,糯米為啥有這種神力?

在顯微鏡下,加入支鏈澱粉的鈣化顆粒,排列序列特別的細小、緻密,能填充周邊任何空間,使得澆築的東西格外密實。

有研究數據稱,加入糯米槳的碳酸鈣,比不加的抗壓強度提高30倍,硬度提高2.5倍,耐水性超68天。

這就是糯米重組碳酸鈣排列結構後,變得格外堅硬的原因。

它不是水泥,但它的硬度和抗壓強度,已經堪比現代水泥了!

無怪乎它在日軍槍炮中巋然不動,固若金湯。

值得一提的是,用糯米粥三合土修築城牆、工事的方法,中國是最早的,也是對人類的偉大發明之一。

=================

參考文獻:

武岡新聞《武岡戰役:抗戰歷史上的一個奇蹟》2018.1.12

楊富巍等《以糯米灰漿為代表的傳統灰漿》中國科學2009.1.20

李德福《侵華惡魔 岡村寧次》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

高建群《最後一個匈奴》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