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衛星地圖下的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築城時,一張姓老人保管工具,城築畢,工具無一丟失,人謂君子,得名。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此堡據《讀史方輿紀要》載:“為明宣德年間初築,後毀於兵火。萬曆八年重修,城週一裡有奇。君子堡當馬營正北之衝,最稱要地,清雍正十年增設把總一名兵馬15名,步兵22名,舊臺兵團13名”。城堡原十分雄壯,現包磚全部老百姓被拆走他用,只存不多的牆基夯土牆,但仍可看出原高大而堅固的城堡規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明代由於君子堡位置的重要,被稱為“北方鎖鑰”、“塞北藩籬”。過去赫赫有名的君子堡,現在破敗不堪,看後讓人寒心。

古堡記憶—君子堡

原城門已看不出模樣,但還是村裡的主要出入口。

古堡記憶—君子堡

村中道路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殘牆斷壁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房上長滿了草

古堡記憶—君子堡

村中一角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從公路旁遠眺君子堡,整個古堡的形制清晰可見,四周的城牆保存還比較完好,讓人想起那金戈鐵馬的屯堡戍邊歲月。

古堡記憶—君子堡

驢車、玉米、土牆,還有這滿臉塵土的農民,走進古堡時真恍若隔世。除了電線杆、鐵製的車軲轆,與幾百年前的歲月還有何區別?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一口氣爬上君子堡城牆的最高點,整個城堡盡收眼底,估計四五十戶人家,靜靜地躺在這個山坳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走進堡中,可以看到殘花兒還在開放,房屋還在,但在這若大個堡中我們只看到了一位老人。聽堡中的一位老人講“現在堡中的住戶只有兩家了”。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遠離了老堡子,都已搬到的堡外去住。

古堡記憶—君子堡

君子堡東至獨石城30裡,西至松樹堡15裡,南至馬營20裡,北至邊5裡。舊堡殘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總督翁萬達復築之,萬曆八年(1580)磚包。周1裡350步,高3.5丈。樓2,鋪1,門1座。“君子堡當為馬營正北之衝,北距馬營衝隘僅5裡。若敵人從此入犯,徑逼馬營,則本堡首先受困。此堡雖小,乃馬營之唇齒,唇亡齒寒最稱要地焉。新鎮樓口川原平坦,一望內外,毫無阻隔,尤為極衝”。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這是那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門口看著它家出生不久的小貓。

古堡記憶—君子堡

這個小傢伙很可愛

古堡記憶—君子堡

看家狗也探出了頭來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畿輔通志》載:君子堡“當馬營正北之衝,最稱要地”。堡城原十分雄壯,今磚多已被拆走,只殘存內部夯土牆,然整體尚可看出原高大而堅固的城堡規模。清雍正十年增設把總一名,馬兵十五名,步兵二十二名,舊臺兵十三名,每年俸餉馬乾米折等銀一千三百九十六兩八錢四十六石八斗。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君子堡的北城門,已經看不出原貌了,驚人的破壞力啊,露出的石板路面,顯示當年的建制

古堡記憶—君子堡

登上東南角臺俯看小城,天高雲淡,感受了一把守邊將使的感覺

古堡記憶—君子堡

這墩臺的質量還真不錯,包磚都沒了,居然沒塌,城牆相對差一些

古堡記憶—君子堡

城內的房屋很破舊了,估計還沒有明代時的房子好,不知道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這是古城的西南角,這個季節最漂亮了,喜歡

古堡記憶—君子堡

這城堡南邊的痕跡,看樣子還有一道外城,城不大,功能很全

古堡記憶—君子堡

古堡記憶—君子堡

村民大部分移居城外了,這是城北側的村委會

古堡記憶—君子堡

城北側的水池,當地放羊的很多,水池邊全是羊粑粑

古堡記憶—君子堡

唉,可憐的君子堡,掛著“君子”二字,被譭棄成現在這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