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學什麼、學多少知識,才能過好這一生?

究竟學什麼、學多少知識,才能過好這一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上學時候學的知識,和日後的生活、甚至工作重合的很少;又或者,學校學的東西,和生活中我們內心真正關心的事情毫無聯繫……究竟學什麼知識才是“有用”的,學多少知識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好呢?今天的文章也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文章作者郝景芳,她的小說《北京摺疊》獲得了“科幻小說界的諾貝爾”——雨果獎, 同時她還是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碩士、經濟學博士

在工作之餘,她一直在堅持寫作,前後共出版過六本作品,因此她也被稱為“斜槓青年”:既有理科學習,又有社會科學學習,還有文學學習,所以她在跨學科的學習中有比較多的個人感觸和經驗。 2017年,郝景芳和好朋友一起成立了童行學院,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為3-12歲兒童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通識啟蒙課程,通過探索型跨學科融合學習,讓兒童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1

以前上學的時候,常有一種感覺,學了很多學科加起來,仍然覺得有一部分是空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下課之後,上課講授的所有知識,都與生活裡真正掛懷的事情無關。生活裡真正掛懷什麼事情呢?掛懷自己的長相不好看,掛懷自己穿衣服土氣被人嘲笑,掛懷自己喜歡的男生似乎注意別的女生,掛懷班裡的人際關係冷淡,掛懷未來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有這些事,似乎從來不出現在任何學科課程裡。

這樣的困惑,讓我在學習很多學科課程的時候,感覺只是腦在動,心一點都沒動。

這些事情,與自我和世界有關的事情,該到哪裡去學呢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大學時,我也想過教育的作用。教育到底能否帶給人一些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

我原本以為這個問題是否定的。在我慣常的經驗裡,學校就是學知識的,只教乾貨結論,考核確定答案,不帶內心情感與價值。我原來也以為人的情感與價值是無法在教育中傳遞的,因為這些價值一旦在學校灌輸,就會變得索然無味而充滿僵化。

學習走腦不走心,我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的。

讓我發生改觀的,來源於大學裡的小說課和社會學課,我去旁聽中文系的小說鑑賞課,又去旁聽哲學系的古代社會課。在那些課上,老師會講到安娜.卡列尼娜在自殺之前漫長的內心獨白,或者講到古代知識分子如何自我定位。那些課充滿不確定性,要麼是老師給我們開放性問題,要麼是幾個老師相互之間爭論得激烈。總而言之,在那些課堂中,人生的價值和世界的規律是值得探討的,可以被質疑的,也是可以表達觀點的

那個時候,我第一次覺得,知識課堂也有那麼一點貼近人生抉擇了。

2

直到後來過了很久,我讀到這樣一句話,內心強烈地震動了一下:“聰明的教師會研究經典的文學及藝術作品,以揭示人類一直困惑不解然而又頑強摸索的理想。”

人類一直困惑不解然而又頑強摸索的理想,這句話戳到我心裡最深處。很長時間,我心中一直有困惑不解而又頑強摸索的理想,在茫然中尋找答案,兜兜轉轉總是回到原地,有不懈追求卻又沒有出路。這是我生活的力量來源,也是我生活脆弱的來源。

在我看來,如果做教育,如果說教育有一份核心目標,那不外乎就是讓人摸索出困惑而頑強的人生理想的解決之道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而又有什麼樣的課堂和什麼樣的教師,能揭示困惑人生的秘密呢?

這就涉及到,如何在教育中,引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人生價值是可以被教育的嗎?這裡會遇到多種回答:

回答一:可以的,應該有官方標準答案,告知大家價值觀;

回答二:不可以,人生價值應該是一人一個樣,自己說了算,無法教育;

回答三:可以的,可以冥想抽象名詞的哲學含義,得出答案;

回答四:可以的,可以從知識中學習獲得理性,再以理性對話的方式思考價值。

以前小的時候,我傾向於回答二,因為太討厭灌輸,因而寧可相信價值觀問題是自己的問題,是不可討論的。

然而,當我學的經典著作多了,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經典的意義就在於思考那些始終存在的問題。

在經典著作中,對人生選擇和人生價值的討論,是通過邏輯推理、人物故事和富有激情的創作,來加以傳達的事實上,價值領域是可以通過理性思考和交流來辨析的。對於什麼是勇敢,什麼是自由,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正義,什麼是愛,什麼是理想,都不是有唯一答案,而是可以加以理性思考的。理性和情感價值並不矛盾。

現在,我相信的是回答四。我不認為人生抉擇和人生價值是能靠靈脩得來的智慧,這些問題,本身都需要從大量學習中摸索答案。什麼是學習,不外乎就是從前人積攢下來的經典智慧中,獲得對自己人生成長的啟示。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對於價值問題,很多成年人依然迷惑,依然面對自我的崩塌、愛的困境、人生的難題,找不到答案。只有理性思考留下的信念,是我們面對自我、面對人生的真正心理基石。

3

為什麼我們學校裡的學習,很難帶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理性和價值思考?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的教育模式,從根本意義上目標就是不一樣的

我給大家看看下面的兩個模型: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第一個模型,根本目標是學習成就,

此時的性格教育和思維教育,都是導向學習成就為什麼讓孩子學習名人金句?因為以後可能考試有用。對價值的引導,是以能幫助學習提高多少分數來衡量的。這個時候,價值引導並不是真的價值引導。因為真正的價值引導,必然是開放性的,能夠思考和討論的,留有自我探索空間的。

第二個模型,根本目標是更好的人。因此是完全反過來的,對情感價值的引導,並不是導向學知識;恰恰相反,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學會更好地處理情感價值問題,過好人生

在這個模型中,對知識本身的考察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在意知識背後的思考過程,在意知識與生活情境的交互關係,在意孩子有沒有從知識背後,獲得自我探索的精神。為什麼讓孩子學習古代貿易史,是為了讓孩子瞭解:處理與他人的矛盾,是從古至今人類都面臨的困擾,交換是一種化解矛盾的智慧,你可以想一想還有什麼其他方式,你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智慧,去處理你生活中的疑難問題。

不能與內在自我成長相連的知識,都是架空的知識。

上面畫的第二種模型,就是4 通識教育模型。。

通識教育讓孩子學習很多學科知識,讓孩子見識整個世界和宇宙,讓孩子接觸從古至今浩如煙海的智慧經典,但並不是為了陷入知識的海洋窒息,而是為了把世界裝進孩子心裡,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究竟学什么、学多少知识,才能过好这一生?

在《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紅皮書》中,有一段我最喜歡的話:

“然而,人的人格不能被分解成幾個獨立的部分或品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有人曾精闢地說,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好”人、“好”的公民和有用的人。“好”人的意思是內在的完整、泰然自若、堅定的人,它歸根到底源於某種完滿的人生哲學。人性的完整不是除其他四種能力之外的第五種品質,而是與它們相一致的,並且也是它們的結果。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而人性包括直覺、情感和智力。”

這裡提到的這句話,“好人的意思是內在的完整、泰然自若、堅定的人”,是整本書裡最重要的一句。這裡說的“好人”或者“整全的人”,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慈善的好人、受人欺負的好人,而是從“完滿”“堅定”意義上的好,也就是內外一致、前後一致的人,就如同古人說的君子如玉,內在完整不殘缺,遇到風吹雨打也依然保持自我。

一個內在完整而篤定的人,是一個可以接受自我而仍然純真的人,是可以經得起挑戰而不崩潰的人,是可以堅持自我個性,又與他人協調的人,是一個努力去做自己認同的事的人,是一個內心深處有基礎善意的人。“好人”是可以自我定義的人。教育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能自我內心泰然的“好”人,在此基礎上再追求卓越。

而這種標準,一個完整、泰然自若、堅定的人,也可以看作我們對孩子的基礎期望當孩子有一天能夠挺過對自己的質疑,能夠抵抗至暗時刻的壓力和繁花似錦的誘惑,他/她才可能真正成為任何領域的傑出的人。這種“好”人的狀態並不容易在短暫的課程裡培養達到,但教育者可以讓自己向這個方向努力,從而讓孩子感覺到。

任何領域的專業學習都是有益的、必不可少的。但只通過專業學習,是無法讓人過好這一生的。通識教育不等於多個專科教育的合集,它是讓知識變成人生智慧的教育。

通識教育是以人格成長為目標的教育因為人格是整全一體的,因此知識需要是全面的,它讓知識進入孩子心裡,最終的願景不是孩子的飛黃騰達,而是孩子的自我照亮。

- END -

  • 家庭關係中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長輩關係和整個關係系統

  • 兒童發展的身體與大腦、情緒與性格、智力與語言、同伴和社交

  • 兒童教育理念、知識、能力、思維

  • 父母成長的自我認知、動力目標、能力提升、精神成長

郝景芳:為什麼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卻不做

9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繪畫班,除非……

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