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四個維度”助推人才工作新發展

許思瑤 人力資源報記者 劉繼英

近年來,珙縣緊扣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環節,抓實改革創新、平臺搭建、環境營造等舉措,全縣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

把握“高度”,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珙縣認真落實《宜賓市加強黨管人才工作實施辦法》,將人才工作納入黨建述職考核範圍,推動黨管人才責任落地落實。縣委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專題研究高端人才引進、創業平臺建設、人才環境優化等工作。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縣委深改辦召開2次會議,審議通過2項幹部人才改革方案。全面落實黨委聯繫服務優秀人才制度,引導52名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12名縣委領導聯繫50名優秀人才。

拓展“寬度”,創新引才育才平臺。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引進急需緊缺人才36名(其中博士2名、碩士2名),向省市組織部爭取災後恢復重建專業人才26名;設立500萬元智庫建設專項資金,柔性引進9名醫療、金融等高層次人才;獲評“中國蠶桑之鄉”名片,建成宜賓市桑蠶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工作站,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等15名專家;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名師工作室1個。培育王章元等示範帶頭人51名,“三步遞進”把優秀農民工培養成村黨組織書記經驗受到省委改革辦肯定推廣,全縣農民工村黨組織書記比例達64%,居全市第一。

增強“力度”,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創新開展“萬人評擔當”活動和“日報月評年考”工作,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提拔抗震救災、災後恢復重建、脫貧攻堅等實績突出的幹部人才108人。擇優選擇526名優秀幹部人才,建立後備幹部人才庫,將85名高學歷人才安排到鄉鎮、園區等崗位歷練成長。表揚抗震救災先進個人191名。為掛職幹部搭建鍛鍊平臺,26名掛職幹部協助單位爭取資金3.7億元。

提升“溫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落實《外來高層次人才來珙考察調研後勤保障管理辦法》,明確碩士研究生等6類高層次人才每年可在珙縣免費食宿15天。實施“人才住房保障計劃”,對引進的碩博士研究生分別發放20萬元、8萬元安家補助,全面落實“購房首付貼息”政策,積極破解引進人才住房問題。定期開展“珙州英才”“珙縣科學技術獎”等評選活動,宣傳優秀人才典型,營造濃厚惜才愛才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