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自然賦予了人類各種感覺器官,但遠不能滿足我們探索世界的慾望,於是人類發明了各種傳感和放大技術。我們能更深入瞭解這個世界、更好地利用自然原理,放大技術功莫大焉。

今天要講的參量放大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門類,可能大部分人甚至從沒聽說過。不過想必大家都玩過盪鞦韆吧,在蕩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我們通過控制身體有節奏的擺動,可以在沒有人推的情況下把鞦韆蕩得越來越高,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所做的功如何能有效地轉移到鞦韆這個單擺系統中去呢?這個過程背後的原理其實就是參量放大。在電路中,我們也可以通過控制某個電路參數有節奏地振盪,來迫使驅動電路所做的功轉移到信號頻率上去,實現信號放大。參量放大的某些特性,使得這種另類的放大器越來越受到極端條件下的量子測量所青睞。

撰文 | 無邪(量子計算從業人員)

我們的身體帶有一系列的傳感器,比如五官可以收集自然界不同的信息,如圖像、聲音、氣味等。不過,大自然賦予我們這些感覺器官,可不是為了做科學實驗用的,是為了生存,為了發現危險,躲避危險,鑑別食物,獲取食物......正因為如此,我們的身體完全就是為此而量身定做的。我們的眼睛是焦距不可調、但能調感光度的“攝像頭”,只能看到可見光,分辨率只有大約0.1毫米;耳朵只能聽到頻率為20-20 kHz的振動,只能分辨強度在0-100 dB(分貝)的聲音;鼻子不算靈,只對少數幾種與食物中毒相關的氣味敏感... ...

但是大自然中的現象顯然遠不止展現在這些範圍。空氣中充滿了我們看不見的PM2.5,以及附著在上面的細菌和微生物;蝙蝠通過超聲波來定位和交流,但我們聽不見;甲醛有毒但無色無味,我們無法聞到... ...

為了加深對世界的理解,增強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不斷開發出各種信號放大和轉換的工具,試圖去突破身體極限,感知那些依靠身體無法感知的東西。到如今,我們已經“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既捕獲了百億光年以外的星系圖像,也敲開了原子核的內部結構。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本以為是巫術的謎團,得到了科學的解釋。而這一切,都應歸功於探測和放大技術的不斷進步。今天討論的主題,就與此有關。

一 噪 聲

放大(Amplification)與噪聲(Noise)是兩個始終相伴而對立的概念,因為放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要探測的信號能壓過噪聲。當我們希望聽見臺上的講話,但周圍人聲鼎沸,那麼喧鬧雜亂的人聲是噪聲;當我們收看電視,背景的雪花是噪聲;當我們在城市裡仰望星空,城市燈光造成的雜散光是噪聲......總的來說,噪聲總是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但噪聲永遠存在。

從物理的本質而言,噪聲來源於那些不可知、不可控的自由度,它與“熵”的概念密切相關。我們還是以嘈雜聲為例,如果我們把講話的人看成一個“自由度”——這是我們想要的信號,而把每個參與喧鬧的人看成是其他“自由度”——這是噪聲源。顯然,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這些噪聲自由度——其他人講話,才導致了嘈雜聲,如果我們有辦法控制他們,強迫他們禁聲,或只能講悄悄話,主角的聲音自然就凸顯出來了。

電視上的雪花我們沒有辦法,因為它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造成的——這是一種完全不可控因素(我們曾經也不知道,後來知道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信號增強到遠強於微波背景輻射的程度,這在信息處理學上有個專門的術語,叫信噪比增強。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信號能量與噪聲能量的比值,就是信噪比。提升信號能量,或者壓制噪聲,都可以增強信噪比。增大信號的技術,就是所謂放大技術。

二 放 大

放大,淺顯來講就是將想要的信號能量增強,以克服噪聲的干擾。我們每個人手裡握著一部甚至多部手機,可以接收其他人傳遞過來的信息——電話、短信或微信視頻。每臺手機中,都免不了要內置各種放大器和濾波器,否則我們很難順利地接收到清晰的電話聲。手機中的放大器,恐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種放大器了,這類放大器通過晶體管的非線性特性,將小電流/電壓轉換成大得多的電流/電壓,從而起到信號增強的作用。

可以作為信號來傳遞的物理量當然遠不止於電流/電壓,聲、光、磁、電、壓力/壓強等都可以用來承載信號,相應地就有各種類型的放大器。在這裡我們不討論任何一種具體的放大器——直到我們的主角,約瑟夫森參量放大器(Josephson Parametric Amplifier, 簡稱JPA)登場。我們先從普適性角度探討一下放大的本質。

要想實現某信號的放大,就一定要讓更多的“自由度”攜帶信號。還是以電信號放大為例:要想讓電信號放大,就需要讓更多的電子能攜帶信號,這些新注入的電子與原來攜帶信號的電子(輸入信號)之間有某種弱耦合關係,導致新注入的電子通過這種耦合也攜帶部分信號,同時對原輸入信號只造成可忽略的影響。輸出信號能量與輸入信號能量之比,就是放大器的增益(Gain),而上面提到的放大對原輸入信號造成的影響則稱之為“反作用(Back-action)”。與放大相關的還有另外幾個重要的物理指標:

(1) 帶寬——指放大器能夠起到足夠放大作用的頻率範圍。舉例來說,我們的耳朵就相當於一個振動信號的放大器,它只能響應20-20KHz的振動,這就是耳朵的帶寬。隨著年齡增長,這個帶寬還會逐漸降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載一個測耳齡的app,看看自己的耳朵幾歲了)。

(2) 動態範圍——指放大器能夠合理放大的信號能量上下限。還是以耳朵為例,低於0dB的聲音,耳朵就聽不見了,因為信號能量與自身噪音相當,耳朵已無法分辨;另一方面,高於100dB的聲音會使耳朵極為難受甚至發生物理損傷,這是耳朵所能承受的上限;因此我們知道耳朵的動態範圍大約就是100dB的樣子。

(3) 附加噪聲——指放大過程中引入的額外噪聲。前面已經提到,放大的過程就是引入更多的“自由度”來攜帶信號,這些新引入的自由度,比如說新注入的電子,總有我們用不上的、不希望的、同時又不可控的自由度,這就意味著會引入額外的噪聲。

還是舉例子來說,在電路中最為人熟知的噪聲叫“Johnson Noise”,也叫熱噪聲或者白噪聲,這種噪聲是由於電子的熱運動造成的,放大過程中新增電子的熱運動勢必導致噪聲增大,即便扣除增益,等效噪聲依然是增大了的,因此在電路中,我們會引入一個“噪聲係數”的參量,來衡量這種由於放大過程本身引入的噪聲水平,它等於(輸入端信號的信噪比)/(輸出端信號的信噪比),一般取對數,然後用“dB”作為單位表示:

噪聲係數 = 10 x lg (輸入端信號的信噪比 / 輸出端信號的信噪比)(dB)

理想情況下,這個比值為1,取對數後也就是0 dB,實際的情況則永遠是比值大於1,或者說噪聲水平大於0 dB。假如某天有兩個放大器擺在你面前,一個噪聲係數是0.6dB,一個是1.2dB,你果斷選擇0.6dB的,裝逼指數滿分。

放大器必然會引入額外的噪聲,使得信噪比下降,這與前面講到放大可以“增強信噪比”不是矛盾嗎?這裡需要澄清一下,在放大技術中,我們需要區分噪聲是來自“前端”還是“後端”的——也就是噪聲是在放大前引入的還是放大後引入的。放大能夠壓制“後端”噪聲,不能解決“前端”噪聲。

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手機中的信號放大芯片

一個完美的放大器,應該是增益無窮大、帶寬覆蓋所有頻段、動態範圍無窮大並且噪聲係數為0dB的,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之物。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目的,選擇、製造最合適的放大器。如果一個放大器不夠,我們就採用級聯的形式,例如在進行量子計算實驗時,為了得到量子態的信號,需要進行4級放大,總增益超過100dB(也就是100億倍)!或者可以先將信號轉換成另一種形式,比如將聲音振動轉換成電磁場,再進行放大——這不就是麥克風嘛!為了抑制噪聲還需要加入多種濾波器、衰減器、隔離器等等,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在整個放大鏈路中,最重要的放大器是哪個呢?聰明的讀者一定很容易想到,是第一個,因為它引入的噪聲,會被後面的放大器逐級放大,變成一個很大的噪聲。如果第一級放大器增益足夠大的話,甚至整個放大鏈路的總噪聲幾乎就由這個放大器決定。我們把這第一個放大器叫做“前置放大器”。既然前置放大器如此重要,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一個關於接近完美的前置放大器的故事。

三 量子噪聲極限

在故事展開之前,還要做一些鋪墊,這樣才能顯示出金剛鑽的絕活來。前面提到了任何放大器自身都會引入一定程度的噪聲,這其中主要的噪聲來源,如上述的熱噪聲、散粒噪聲等,都與溫度相關——溫度越低,噪聲越低。當溫度達到絕對零度之後,這些噪聲都將消失。那是不是意味著如果在絕對零度下進行放大,就可以得到理想的無噪聲放大呢?對不起,量子力學說“Too Naive,你們還要考慮量子效應!”

一個信號往往有兩個互相依存的自由度,比如一個自由粒子,我們需要同時知道它的位置和動量,才能完全瞭解它的狀態;一個電信號,我們需要同時知道它的幅值和相位,等等。在量子力學中,這樣一對物理量滿足一定的對易關係,並受不確定性原理限制,從而無法準確地獲得全部信息。

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理想的放大器:

(1)它的輸入和輸出信號都是量子的,服從量子力學原理;

(2)它沒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噪聲;

(3)它的增益很大,並保持輸入和輸出信號相位不變。

這樣的放大器,唯一的要求就是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都需要滿足不確定性原理。但Caves等人做了嚴格的證明,發現如果放大器不增加額外噪聲的話,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在無窮增益極限下,這個額外噪聲趨近於半個光子。這個噪聲僅僅是由於量子力學原理造成的,是不可突破的“物理極限”——這就是Caves量子噪聲極限,也叫“Haus-Caves理論”。加上輸入信號本身還有至少半個光子的漲落,那麼放大後至少有一個光子的噪聲。

這是大自然保留的禁地嗎?如果我們想要的信號本身就是單光子水平,或者甚至更低,豈不是隻能攤手撇嘴,表示無能為力?在設計測量引力波的技術方案時,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引力波探測計劃(LIGO)包含兩對L形的干涉儀,臂長4公里,由於引力波引起的臂長變化不足一個原子核直徑,要測量這樣極端微弱的信號,我們不僅要設法消除地震、熱、散粒噪聲等經典的噪聲,還要設法超越“量子極限”!等等,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不是不能違背的嗎?怎麼能超越量子極限呢?看官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LIGO超長的干涉儀臂

前面講的Caves理論,做了一個基本假設,就是放大過程中保持輸入和輸出信號相位不變。我們常見的放大器確實都是這樣的——放大是各向同性的,對任何方向的信號做同等放大,我們稱之為“相位不敏感放大”。但是,理論上並不禁止對不同方向的信號增益不一樣的情況,甚至也允許某一方向是放大的,另一方向是縮小的(能不能實現另說)。

有這樣一個特殊情況:這個放大器對一個方向的信號是放大的,而對與之正交的方向卻是縮小的,兩個方向的增益正好互為倒數。此時,我們再代入Caves理論中去就發現,放大器引入的額外噪聲可以為零!而這並不違反不確定性原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回頭看那個條件——正交方向縮小。在大增益極限下,相當於有一個方向的信號完全被壓縮了,我們幾乎得不到這個方向的信息——我們丟掉了一半的信息,另一半自然可以完美地放大了!這種放大,我們又只好取個名字,叫“相位敏感型放大”。採用這種放大形式,對於我們想要的那一半信號而言,就可以“超越量子極限”了。在很多極端的實驗中,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放大器,或者至少需要接近量子極限的放大器。

四 參量放大器

終於等到主角登場了,性子急的同學們怕是早就溜出去上廁所了,沒關係,以後你跟他們談論參量放大器的時候,他們一臉懵逼的樣子,你的裝逼又拿滿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參量放大器。參量倆字是啥意思呢?它跟我們手機裡的放大器有啥不一樣呢?它咋就那麼牛逼呢?

實際上參量放大器一點也不神秘,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放大現象。有沒玩過盪鞦韆的同學沒?有沒有?有沒有!好的沒有。大家不知道,盪鞦韆裡面,就用到了參量放大的原理。要想在沒人推的情況下把鞦韆蕩得越來越高,該怎麼辦?如果是坐著蕩,那就在鞦韆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將身體向外探,腳向內伸,到最低點的時候收回來;如果是站著蕩呢?那就到最高點的時候站起來,而到最低點的時候蹲下去。這個節奏把握好了,自然會越蕩越高。

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下面我們從物理學角度來分析這個過程。首先,鞦韆可以用一個單擺來建模,鞦韆繩就是擺臂,人和座板就是擺球。既然是單擺,學過高中物理的就知道,它有一個固定的頻率,這個頻率只與擺臂的長度和重力加速度相關(很多人下意識以為胖子擺得慢,其實大自然並沒有這樣的歧視)。

其次,按照上述鞦韆的蕩法,在最高點站起來或者將身體探出去,實際上相當於改變了質心的位置,把質心抬高或向外移,等價地,我們是在改變單擺的臂長——如果我們把臂長當成單擺的一個“參量”,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什麼?

其其次,在單擺的一個擺動週期內,這樣的動作實際發生了兩個週期(不信的同學可以掰著手指數一下)。

最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單擺的非線性。我們把單擺當作一個簡諧振子來看待,並推導出其固有振盪頻率的時候,其實做了一個假設:小擺幅假設。此時重力沿擺動中心的分力可以認為是與擺角成正比的——不過實際上是正弦關係,隨著擺幅的增大,這一近似逐漸失效,非線性項,即正弦項展開中的高階項作用不再是可忽略的。正是這非線性的高階項,將我們改變質心所做的功,逐漸轉移到了單擺的擺動中去了。

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老式壁鐘內都有一個單擺(下方圓錘狀物)

上面單擺的例子,實際上已經完整地描述了一個參量放大的作用過程。它有幾個核心要素:

(1)一個振子;

(2)振子具有一定的非線性;

(3)有一個頻率為振子共振頻率二倍的外界驅動,或者這個外界驅動可以造成振子某一個參量的二倍頻振盪。

具備了這三個條件,就可以構造一個參量放大器了。在電路中,我們可以用一個電容(C)和一個電感(L)構造成一個LC-振盪電路。這個振盪電路的共振頻率與L和C都相關。假如其中某個參量與振盪的幅值有某種非線性關係,並且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改變這個參量,比如電容,就可以構造一個放大器了——這也是參量放大器得名的原因,我們需要改變其中一個參量來實現能量的轉移

早在二戰時期,由於變容二極管的發明,就有人以此製造出參量放大器並作為雷達接收技術應用。它的優點自然是噪聲性能優異,但缺點也很明顯:它只能在驅動頻率附近很小的範圍內放大,換句話說,它的帶寬很窄。隨著半導體技術的快速進步,這種放大器的優勢喪失,便越來越不受重視了。

放大,參量放大,約瑟夫森參量放大

一個1296MHz參量放大器古董,早年半導體放大器噪聲還很高的時候,參量放大器能夠提供更好的噪聲係數。

- 未完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