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出貨的Mini LED去哪了?

Mini LED自問世以來,從被定義為過渡產品再到業界公認市場潛力巨大,伴隨著爭議,Mini LED產品正快速走來,甚至連面板廠、電視機品牌、照明企業等都急不可耐的插足。


芯片巨頭晶電更是宣佈今年第四季度中國臺灣地區95%的藍光產能都將轉為Mini LED,昔日的臺灣LED股王東貝更是出售廠房押注Mini LED。


高工新型顯示瞭解到,目前國內多家LED企業都宣佈已有Mini LED產品在批量出貨,並預計2020年Mini LED市場會保持較快增長,取得較快的發展。


這些已經被“批量”出貨的Mini LED用在哪?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但模糊不清的Mini LED概念也給這些出貨蒙上了一層面紗。


01

概念之爭


Mini/Micro LED自問世以來,對於其概念的爭論就一直未曾停止,芯片廠、封裝廠和下游應用企業都有不同的定義。


多位業界人士在接受高工新型顯示調研時都首先表示,要問出貨情況,首先要看怎麼定義Mini LED。


Mini LED也被稱為“亞毫米發光二極管”,最早是由臺廠晶電提出的尺寸約為100微米的LED,尺寸介於小間距 LED 與 Micro LED 之間。


芯片廠也都是從芯片尺寸來定義Mini LED。


從高工新型顯示調研瞭解到的情況,目前封裝廠和屏廠更傾向於從應用端去定義Mini,即點間距在1.0以下的。


對於這一定義,目前幾家封裝大廠和顯示屏企業也基本表示贊同。


“按應用點間距,P1—P0.1都可以定位為Mini。”國星光電RGB超級事業部技術部部長秦快告訴高工新型顯示。


鹽城東山精密銷售總監王慎剛也表示,可以按P1以下來定義Mini。


秦快也表示,目前行業內蹭熱點和誤導市場的肯定不少,大多是一些偷換概念,什麼都叫Mini LED。“Mini LED目前還是一個技術和資金投入要求較高的板塊。”


02

Mini 在哪?


按照P1以下就可以定義為Mini LED,高工新型顯示調研瞭解到,

目前下游顯示屏企業P1顯示屏有出貨,數量並不算多,但有漸趨增長的趨勢。


“國外市場對P1.0以下的需求不明顯,而國內市場2019年對P0.9的顯示屏需求明顯比去年多很多。”上海三思總裁王鷹華告訴高工新型顯示,目前國內P1.0以下的需求主要在會議市場。


秦快也表示,現階段市場批量應用MiniILED的終端客戶群相對比較集中,目前主要在會議系統和工程項目上居多。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其它幾家顯示屏大廠的證實。


聯建光電總經理劉小偉在接受高工新型顯示採訪時也表示,目前聯建光電Mini LED產品中P0.8、P0.9出貨量最多

,隨著應用的廣泛,這兩個點間距產品需求應該會增加。


洲明科技方面也表示,P0.9為公司Mini LED產品出貨量較多的,也承接了很多大項目。


但在此前被業界判斷為能率先上量的Mini 背光反而市場表現不佳。


“就直顯來看,2020年Mini LED已經在逐步上量,主要集中於P0.8、P0.9。”兆馳節能顯示事業部總經理劉傳標認為,Mini LED背光要比Mini LED直顯發展得慢一些,Mini LED背光在加快打樣和驗證的速度,預計下半年能有一些機種穩定上量。


鴻利智匯董秘關飛也透露,鴻利Mini LED產品主要以中大尺寸背光為主,應用於VR、平板、電競筆電、TV、電腦顯示器、醫療顯示器、車載等領域。目前有多款產品已完成小批量試產,大批量試樣,部分機型具備量產能力。


在消費市場上,Mini 背光產品更是隻聞雷聲,不見雨點。


有業界人士告訴高工新型顯示,Mini 背光受成本以及進入電視等消費大廠驗證期等影響,目前還只是一些小批量的試製和投放市場,接受度並沒那麼高。


但高工新型顯示採訪調研的企業都一致認同Mini LED市場前景廣闊,同時其較高的毛利也必將會成為企業爭奪的重點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