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的概念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框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模式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技术,它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结构最简单的行为型设计模式,在其结构中只存在父类与子类之间的继承关系。通过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以将一些复杂流程的实现步骤封装在一系列基本方法中,在抽象父类中提供一个称之为模板方法的方法来定义这些基本方法的执行次序,而通过其子类来覆盖某些步骤,从而使得相同的算法框架可以有不同的执行结果。模板方法模式提供了一个模板方法来定义算法框架,而某些具体步骤的实现可以在其子类中完成。

一个模板方法是定义在抽象类中的、把基本操作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总算法或一个总行为的方法。这个模板方法定义在抽象类中,并由子类不加以修改地完全继承下来。模板方法是一个具体方法,它给出了一个顶层逻辑框架,而逻辑的组成步骤在抽象类中可以是具体方法,也可以是抽象方法。由于模板方法是具体方法,

因此模板方法模式中的抽象层只能是抽象类,而不是接口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Account充当抽象类角色,CurrentAccount和SavingAccount充当具体子类角色。

模板方法模式中,在父类中提供了一个定义算法框架的模板方法,还提供了一系列抽象方法、具体方法和钩子方法,其中钩子方法的引入使得子类可以控制父类的行为

最简单的钩子方法就是空方法,代码如下:

<code>public void Display() {   }/<code>

另一种钩子方法可以实现对其他方法进行约束,这种钩子方法通常返回一个bool类型,即返回true或false,用来判断是否执行某一个基本方法

钩子方法的返回值一般为适合条件分支语句的返回值(如 boolean、int 等)。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钩子方法

模板模式总结:

优点​ 符合开闭原则
<code>   (1) 在父类中形式化地定义一个算法,而由它的子类来实现细节的处理,在子类实现详细的处理算法时并不会改变算法中步骤的执行次序。 

 
  (2)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代码复用技术,它在类库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提取了类库中的公共行为,将公共行为放在父类中,而通过其子类来实现不同的行为,它鼓励我们恰当使用继承来实现代码复用。

  (3) 可实现一种反向控制结构,通过子类覆盖父类的钩子方法来决定某一特定步骤是否需要执行。

  (4) 在模板方法模式中可以通过子类来覆盖父类的基本方法,不同的子类可以提供基本方法的不同实现,更换和增加新的子类很方便,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和开闭原则。/<code>
缺点
<code>1、类数目的增加,每一个抽象类都需要一个子类来实现,这样导致类的个数增加。

2、类数量的增加,间接地增加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3、继承关系自身缺点,如果父类添加新的抽象方法,所有子类都要改一遍。/<code>

模板模式在spring中的使用比较广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看spring源码,一起探索...

大家好,我是小劲,专注分享java知识点,如有总结不到位的,欢迎小伙伴指点。感谢大家阅读,欢迎点赞、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