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比較優勢理論

亞當.斯密的“分工”方式的專業化為規模經濟和國家間生產力的差異提供了條件。史密斯認為,以機器和貿易為形式的資本投資,以擴大市場規模的形式,促進了這種專業化,提高了生產率和增長。此外,增長的增加導致更多的勞動分工,從而導致更多的增長。克魯格曼和奧布斯特菲爾德(2003)認為,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在1776年是第一個澄清為什麼國家重視國際貿易。亞當.斯密解釋了當國家從封閉經濟向開放經濟(自由貿易)轉變時,各國在生產不同商品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時,從貿易中獲得的利益。當國家生產的商品使用較少的投入時,這些好處是可以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在某些產品的生產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將出口這些產品。同樣,各國應該進口其他國家能以低於其生產能力的價格出口的商品。因此,各國之間的絕對生產率差異創造了國際貿易。這被看作是對16世紀重商主義者的直接挑戰。重商主義者認為貿易是一種零和遊戲。他們認為,各國應該增加出口和出口。

減少進口,使其更加豐富和強大。這是因為出口會帶來黃金和白銀,增加一個國家的財富。重商主義者支持政府的嚴格控制,鼓吹經濟民族主義(薩爾瓦多,2002)。

大衛.李嘉圖(1817) 從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概念出發,解釋說,兩個國家可以從貿易中獲益,即使一個國家在兩者的生產中擁有絕對優勢,如果它們各自專注於生產它們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在大衛李嘉圖的模型中,不同行業和國家在生產技術上的差異增加了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因此,根據比較優勢,一個國家應該專門生產那些它比其他產品更有效生產的產品(Krugman和Obstfeld,2003) 。因此,這-理論的基礎是機會成本的概念。

克魯格曼(1990) 認為,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在解釋貿易利益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儘管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嚴格的假設基礎上的。而且,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的大多數原則都源自比較優勢法(Root, 2001年) 。一般有效性的理論不受放鬆的大多數假設在任何實質性的方式(哈克尼斯,1983年;巴拉薩,1965年)。這些理論上的考慮得到了大量經驗證據的支持(Krugman和Obstfeld, 2003)比較優勢的有用之處在於其提供的大量寶貴信息清楚而簡潔。

Salvatore (2002) 提到,比較優勢表明了生產條件、生產和消費的自給自足點、在沒有貿易的情況下的均衡相對商品價格、每個國家的比較優勢、生產與貿易的專業化程度、貿易量、貿易條件和貿易收益。此外,克魯格曼(1992) 指出,該理論清楚地表明瞭為什麼貿易是一個正和博弈。

另一方面,比較優勢理論並沒有解釋這些優勢的位置或來源。因此,它也沒有澄清貿易的方向。出於這個原因,經濟學家需要一個發展比較優勢的模型,以便澄清這些問題。

新古典理論的主要假設解釋了世界範圍內完全競爭的必要條件。塞爾瓦託(2002)介紹赫克舍爾-奧林(H-O) 理論作為闡明國家間比較優勢差異原因的基本理論。H-O模型(或因子比例模型)通過引入兩個生產要素,擴展了李嘉圖模型。這個模型包括資本和勞動力,就像李嘉圖- -樣。李嘉圖模型假定各國之間存在技術差異,而H-O模型假定各國之間技術相同,比較優勢來自生產要素的相對豐富程度的差異。

列昂惕(1953) 是第一個進行實證研究來檢驗H-O理論的人。他不能確認美國是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國;事實上,結果卻恰恰相反。鮑德溫(1971) 後來幫助解釋了這個悖論。他指出,與出口相比,進口的資本比率高於勞動力比率。日本、德國、印度和加拿大對貿易的分析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Baldwin, 1979年)。

列昂惕悖論促使經濟學家們去尋求對HO理論的其他澄清。鮑德溫(1971) 介紹了其中最重要的澄清之一,介紹了人力資本的差異。同時,產品週期理論(弗農,1966)和技術差距理論(戈爾德,1981) 將時間作為基本H-O理論的動態擴展。在產品週期理論中,弗農指出大多數製成品都有-一個產品週期:引進、成長、成熟和衰退。這些產品的比較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國家之間流動。然而,根據技術差距理論,一個經濟體的技術水平與其創新水平相關。新產品是在技術和創新水平較高的國家生產的,直到其他國家可以被培訓生產這些產品。因此,在模仿新產品成為可能之前,存在著一個時間差。

新貿易理論。傳統貿易理論-古典和新古典-無法解釋為什麼類似商品的雙向貿易發生在相似的國家之間,特別是富裕的國家。相反,它假設貿易將發生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基於不同的技術或要素稟賦。然而,自二戰以來,工業化國家之間的貿易日益頻繁。

生產結構和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克魯格曼,1990)。這樣的“工業化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IT) 27不能用從比較優勢中得出的理論來解釋(Krugman,1986)。這導致了新貿易理論的出現。這從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和不完全競爭等方面解釋了產業內貿易。

格魯貝爾和勞埃德(1975) 顯示了在具有類似要素稟賦的工業化國家之間進行國際投資的重要性。此外,他們還創建了一個指數,通過它可以測量出IT的程度。他們在研究中證實,H-O模型無法對ofllT現象提供充分的解釋。因此,作者集中研究作為貿易來源的“優惠多樣性“。Grubel 和Lloyd認為,當地對所需產品的不同品種的需求鼓勵進口同一基本產品的不同品種,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口味和偏好。

對國際投資條約實證研究的另外兩個重要貢獻來自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

(1977年)和蘭開斯特(1979年) 。 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經濟被描述為壟斷而非完全競爭的時候,構建了一個“產品多樣性”模型。他們認為,產品的多樣性是由自由進入過程的後果決定的。因此,人們會從產品多樣性中獲得無限的收益。蘭卡斯特(1979) 開發了另一種型號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