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公佈了2020年國家科技獎受理結果。作為年度最重要的一個獎項之一,由於其含金量高而備受關注。2020年公佈的自然科學獎共計333項,技術發明獎333項,科技進步獎項目共計1135項。各大高校在此次評比中表現搶眼,45所大學受理項目數超過5項。小編對各大高校最終的項目受理情況進行了統計,排名結果如下: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從這份受理結果來看,清華大學依舊排名國內高校的榜首。清華大學共計有41個項目入選,其中有3個一等和1個創新團隊。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位居2-4位,總共入選項目數量都超過了30個。從整個入選名單來看,重點大學的優勢十分明顯,入選項目數排名前20的高校全部都是985工程大學。非985工程高校中,北京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等表現不錯。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從入選項目的含金量來看,浙江大學拿到了4個一等獎提名,位居國內高校的首位。清華大學獲得了3項,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東華大學5所高校都拿到了2個一等獎提名,上交等12所高校都有1項提名。今年創新團隊共計有6所高校的項目得到了提名,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疫情中起了關鍵作用的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呼吸疾病防控團隊也獲得了提名,希望鍾院士能夠順利當選。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雖然國家科技獎分為了3類,但如果從含金量角度來看,還是有一些差異的。這一點從高校歷年獲獎數據中就能體現出來,最具含金量的是自然科學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因為這兩個獎項並不是每年都會有,即使有也只會有1項。從2016年到2019年這4年的數據統計結果來看,自然科學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都僅有兩項。自然科學一等獎兩項分別被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獲得,科技進步特等獎被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獲得。技術發明一等獎雖然獲獎數也不多,但幾乎每年都有1-2項。科技進步一等獎要比其餘兩類的二等獎含金量高,而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含金量相比之下要差很多了。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國家三大獎評選由於更偏向於工科,從歷年的表現來看,理工科大學表現也遠遠比綜合類大學要好很多。不過,這僅僅是初步的受理結果,離最終的評選結果還差的很遠。如果按歷年公佈的數據來計算的話,其中有近80%的項目是要被淘汰的。從這一數據各位同學就可以體會到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的含金量,即使是二等也是要經過多輪評選才拿到的,同時至少在某一領域是有突出貢獻才可能最終入選。從歷年入選結果來看,清華大學平均每年入選10項,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每年入選5項,同濟、西交大、北大、東南、哈工大等高校都是在4項左右,其餘高校均不足3項。

2020年國家科技3大獎受理結果公佈,鍾南山院士團隊入選!

​從2020年的受理結果來看,科技進步特等獎空缺,復旦大學拿到了1個含金量超高的自然科學一等獎提名,能否最終入選值得期待。技術發明一等獎共有7校的8個項目入選,其中北大入選了2項,最終誰能當選還存在很大變數。南京大學的排名相比往年有一定提升,希望最終能有一個不錯的成績。不管最終入選結果如何,從這份國家科技獎受理項目數量的排名裡也能一定程度體現高校的科研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