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四項措施”著力提升基層黨員“雙帶”能力


在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元陽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基層黨員“雙帶”能力較弱的情況,把貧困黨員率先脫貧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以“四項措施”著力提升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摸清底數,掌握實情建立臺賬。全面排查貧困黨員基本情況,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黨員臺賬資料。聚焦貧困戶黨員相關信息,逐一篩查比對,明確致貧原因,列出脫貧計劃,對747名貧困黨員因戶制宜制定了“六清”幫扶方案,完善幫扶措施,做好“一戶一策”,實行減貧清單管理,對照貧困戶脫貧摘帽認定標準,逐一銷號。

突出引領,從思想上率先脫貧。發揮鄉鎮黨校陣地作用,依託“萬名黨員進黨校”,優先安排未脫貧黨員進行培訓,深入開展“三講三評”、“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主題教育和“愛心超市”積分兌換等活動,激發未脫貧黨員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結合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對未脫貧黨員開展談心談話,瞭解掌握黨員思想狀況,在農村黨組織開展“十比十看—激發黨員‘雙帶’意識”為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激發黨員先鋒意識,引導黨員認識強起來、動力強起來,示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分類施策,從行動上率先脫貧。印發《元陽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率先脫貧出列行動計劃》,對有發展意願,且自身具有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黨員,以“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黨員參與其中;對於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黨員,加大民政救濟和社會幫扶力度;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老黨員家庭戶、殘疾人黨員家庭戶、患重病黨員家庭戶等家庭成員,優先提供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就業公共服務協理等鄉村公益性崗位。目前,全縣成立村級經濟合作組織134個,將747名未脫貧黨員戶納入合作社,共同參與入股發展產業分紅;對55名無勞動力或喪失勞動力、患大病的貧困黨員按政策納入政策性兜底保障;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人口4797人。

牽手結對,帶領共同致富。推薦170餘名村組幹部及後備力量參加村(社區)幹部能力素質提升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強化村組幹部“源頭培養”,通過培養一批“明白人、帶頭人”,建立黨員致富骨幹與貧困黨員結對幫扶關係,按照“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原則,讓黨員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管理人員等119名帶頭致富骨幹力量,結對幫帶建檔立卡戶,用結對幫帶方式幫助建檔立卡戶找準發展思路、搭建就業平臺,充分激發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意識,努力形成抓黨建促脫貧的合力,力爭實現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王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