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见字如面》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就是提供尽可能多元的素材,引发大家的思考。


本季《见字如面》选择了”艺文志“开篇,选择了有关流行文化的不同声音开篇。


而提到流行文化中的名侦探,往往最先被想到都是柯南·道尔创作出来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可“福尔摩斯”这个毋庸置疑的全世界一流大IP,竟然是其作者和自己的粉丝博弈共生出来的文化现象。


对此现象,BBC还评论,“福尔摩斯的狂热读者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粉丝文化,如果不是因为柯南·道尔塑造了蜚声世界的福尔摩斯,现代的粉丝文化就不会存在。”


有意思的是,作为粉丝文化的催生者,柯南·道尔深受其惠的同时更加深受其害。


这一切都要从,本期《见字如面》中柯南·道尔写给母亲的这封信说起。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一个人物造就了一位作者


柯南·道尔觉得当时的侦探小说普遍情理不通,逻辑混乱,于是就创作出了一位精通化学、逻辑缜密的新型侦探——福尔摩斯。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柯南·道尔生前接受采访视频


就这样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能有多大影响力?


撇开一个多世纪以来与之相关、因他而创作出来的层出不穷的文学、影视作品不谈,在小说还在连载的时候就有无数的信件和鲜花被送到道尔的住址,甚至飞到并不存在的贝克街221号B,倾诉他们对福尔摩斯的爱意,倾慕,赞美……甚至还有请他帮忙破案的。


柯南·道尔一跃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出名的流量作者


据说当时的英国民众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在讨论福尔摩斯的新动向。道尔写到福尔摩斯退休后去养蜜蜂了,就有一堆的读者写信追问他福尔摩斯的具体住址。


“福尔摩斯”这个被柯南·道尔虚构出来的人物,一时间声名大噪,受到无数读者粉丝的狂热追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时候作者自己也无法预料到自己的作品会受到怎样的回馈。


“福尔摩斯”让柯南道尔几乎成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系列发稿方式,情节独立,但主角不变,似如今的大热情景剧《生活大爆炸》一般,圈到了无数粉丝,每集必追,而自己也成了侦探悬疑小说的鼻祖。


但非常遗憾的是,渐渐的福尔摩斯的粉丝里失去了柯南·道尔本人。


柯南·道尔原本是一名医生,因为家中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才开始兼职给杂志和出版设供稿的。


“福尔摩斯”给道尔带来名望的同时,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和负担,粉丝喜欢看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喜欢看福尔摩斯的博闻强记和勇敢无畏,但柯南道尔希望塑造更多更丰富的形象,他真的不想再写福尔摩斯了,他想完成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不仅仅是这个充满光环的、令人厌烦的、纯属虚构的侦探……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在无数读者的催更之下,道尔在写严肃小说时,还不得不一篇接着一篇地坚持着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连载更新。


完成一篇福尔摩斯故事,道尔尽可能不超过一周时候,文中出现错误或者前后矛盾,也都选择忽略不计。比如编辑写信告诉他在某个地区并没有他提到的那条铁路线时,道尔会回答他:“是我建的。在短篇小说中,只要能够达到惊人的效果,细节的准确无关紧要”。


长久被催更绑架的道尔,一怒之下将锅推给了福尔摩斯。就是因为这个家伙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才掩盖了我柯南·道尔·的才华,人们都看不到我其他的作品了。


道尔认为,这一切都是“福尔摩斯”带来的问题。当道尔卯足了劲准备在职业作家的生涯中一路狂奔时,自己笔下的福尔摩斯却突然站出来挡在了他的面前,人们只为福尔摩斯喝彩,没有人关注柯南·道尔本身追求的事物,这令道尔懊恼不已,他也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们对艺术谈论得太多,反而忘记了艺术的根本目的。”


于是,一个阴谋在暗中滋生


你们最爱他,可我得杀了他


在顺从大众一直写福尔摩斯,成为一位流行文学作品的作者,和成为沃尔特·司各特、狄更斯那样的严肃历史小说家上,道尔选择了后者。


为了不再写福尔摩斯,道尔先提高了稿酬,从25英镑涨到了1000英镑的天价,试图吓退出版社。


但是粉丝经济已经产生了!这事柯南·道尔你自己不懂,出版商懂啊。只要你柯南道尔交稿,无论什么内容,都愿意奉上丰厚的稿酬。


于是道尔行使了笔者的神圣权力,在1893年12月道尔在《最后一案》的创作中,直接将福尔摩斯“推”下了悬崖,结束其生命。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最后一案》的发表后,柯南·道尔满心欢喜,一切就到此为止了,再也不用恶心反胃了。


这让小C不禁想到,当年《盗墓笔记》系列的作者南派三叔,觉得压力大,发条微博直接宣告封笔,一大片粉丝表示遗憾但也理解支持三叔。


同样是“任性而为”,柯南·道尔就没有这么幸运。


粉丝文化的缔造者,却不懂粉圈


福尔摩斯的“死讯”传来,迅速引发了全英范围内大强烈抗议和哀悼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愤怒的粉丝写信给杂志社抗议,并因此取消了订阅,杂志都几乎要办不下去了。


有女士宣称看见他就要用提包抽他;


还有大批民众佩戴黑袖箍上街抗议;


甚至还有愤怒的市民,声称要是真弄死了福尔摩斯就寄刀片给他;


福尔摩斯的皇家粉丝爱德华七世也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美国人还为此创立了“让福尔摩斯活下去”的俱乐部。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柯南·道尔就不明白了:明明是我造的福尔摩斯,怎么你们还上天了呢!


这看起来就像是眼下才会发生的事情。但在那时,柯南·道尔的的确确是被粉丝们云”暴力“了。


事实上,当时是没有“粉丝”这个词的,粉丝们在此之前也从未做过诸如此类的事情。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当粉丝们一封接一封的抗议电报从世界各国飞到伦敦,纷纷要求“福尔摩斯不能死”,如此智勇双全、光彩照人、魅力无穷的福尔摩斯,受一点伤都不行,怎么可以死去呢。


粉丝面对这样的结果完全无法接受,连英国绅士们头戴的礼帽上都会别一个黑丝带,在平时这是表示家里有亲人离世的。福尔摩斯的头号粉丝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要求福尔摩斯复活


其实本来喜欢支持一位作家的作品应该是一件让彼此都开心的事情,但是作为粉丝的读者很少会去想到支持竟然也能变成一种负面的力量。


柯南·道尔知道写什么书畅销,但是畅销书却可能不是自己想写的书,甚至一部部下去,就对它心生厌倦了,这真的是一件很两难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柯南·道尔就如同《头号书迷》的主人公畅销书作家保罗。保罗爱死了自己的新作,可是他的粉丝安妮看了之后,对此嗤之以鼻,甚至把他唯一的书稿给烧了。


柯南·道尔也好过不到哪里,辱骂中伤都是轻的,据说走在大街上的他弄不好甚至会被福尔摩斯的狂热粉丝痛打一顿。


更要命的是,连他视为知己的母亲也同样提出了这样的请求。


母亲不仅请求柯南·道尔不要,而且甚至为他想好了新的故事梗概,“他仍然活着“。


一百年前,流量IP福尔摩斯背后的粉丝力量

福尔摩斯的前传故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迫于巨大的公众压力,柯南·道尔在各方粉丝催更十年后,不得不又开始写了新的“福尔摩斯”故事。


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粉丝们不再只是盲目接受作者设定的情节,也开始意识到作为读者也能参与反对甚至要求修改不喜欢的部分,书迷们甚至期待着和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人物进行互动。


被自己的书迷粉丝“绑架”了柯南·道尔,此后又写出了三十多篇福尔摩斯的故事,一直写到年老体衰,精力不支,确实不能再写下去为止。


他说:“如果人们只记得我创造了福尔摩斯,那我这辈子就失败了。”


一语成谶,粉丝们对福尔摩斯这位虚构人物的夸张迷恋持续了百余年。小C想到即便不是柯南·道尔亲自“复活”,福尔摩斯也不会丧命的。


他早晚会归来,粉丝们会永远保卫他的生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