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導讀

疫情之下,首都臨床用血面臨壓力,4528名國企職工投身“熱血行動”,獻血100.08萬毫升;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緊缺,北京國企迅速轉產、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戰“疫”物資源源不斷送抵一線;近9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680名國企幹部下沉參加社區(村)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動員組織首都國有企業勇於擔當、全力抗擊疫情,有序復工復產。


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京城機電口罩新生產線正在緊張調試


衝鋒號全面吹響


農曆大年三十,北京市國資委已厲兵秣馬。當日,由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擔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正式成立。


在北京市國資委統一部署下,北汽集團生產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金隅集團為建造集中救治重症患者的醫院供應建材,化工集團為定點醫療機構生產醫用氧氣,首旅集團在湖北為醫療人員提供住宿和交通服務……北京國企戰“疫”衝鋒號全面吹響。


“疫情發生後,每家北京國企都在檢視自己:我們能為武漢做什麼,我們怎麼為抗疫出一份力,只要社會需要,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北京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


工作專班成立以來,北京市國資委堅持每天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企業防疫物資保障落實如何,人員保護是否到位,突發情況如何應對……每到一個地方檢查,專班都會首先聚焦基層實際需求,協調有關部門調配應急防控物資,優先用於公共服務、商業零售、物業管理等暴露性程度較高的一線人員。


隨著“返京潮+復工潮”到來,首都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北京公交、北京地鐵關口前移,在人流篩查、應對客流增長過程中以超常規舉措擔負關鍵職責。


北京地鐵啟動全線網進站測溫,加大設備、設施的消毒力度和頻次。按照最大運力適時加開臨客,啟動限流措施,保證市民有序乘車。北京公交集團對所屬2萬餘部車輛進行日常消毒,每天不少於兩次,對重點線路每趟車次均進行消殺通風。另外,推出“復工定製公交”,方便市民復工出行。

守護城市“生命線”


水、電、氣、熱、公交、環衛等,是城市正常運行的血脈。保障首都“生命線”順暢運行,市管國企枕戈待旦。


為保障北京市大部分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和開設發熱門診的醫院及市民用氣,每天3400名燃氣人堅守崗位;為方便防疫物資運輸車輛暢行,首發集團推出硬核服務:不停車,不收費,優先通行。


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北京環衛集團職工堅守在抗疫一線,清運涉疫醫療垃圾


一批隱形防衛尖兵同樣在發揮作用。北京國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嶽鵬介紹,該公司下屬首都信息公司全力保障北京市政務網絡、視頻會議系統、醫保業務、1.4G頻率專網等穩定運行,保障防控疫情工作部署指令及時順暢傳達,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涉疫情來電進行大數據分析,形成多維度趨勢報告,為北京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特殊時期,保障米麵糧油穩定供應,既是百姓所願,也是戰“疫”所需。北京國企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努力保證庫存充足、正常供應,穩定市場預期、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首農食品集團與物美集團等大型企業簽訂“保供應、穩物價”合作協議,目前庫存總量近400萬噸,涉及民生保障的米、面、油、肉、蛋、菜、奶等產品豐富、結構優良,可全面滿足市場需求。


首創下屬北京農投公司北京冷鏈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依託1.8萬噸自有冷庫資源,累計向市場投放肉類3000餘噸,預包裝食品30多萬箱。


三元及遞和裕農公司聯合推出“送奶又送菜”新服務,城鄉118生活超市旗下綜合超市、食品商場和社區門店,疫情防控期間蔬菜銷量翻倍。超市發在全國有100多家農超對接基地,企業根據市場需要隨時調運配送,日調運卸貨量突破果菜配送能力極限。


老字號餐館堂食改送餐,全聚德集團旗下全聚德、豐澤園飯店、四川飯店3家品牌開啟線上外賣服務,推出外賣菜品近50道。東來順北京15家直營門店均推出“線上訂餐+零接觸式外送”的升級版外賣服務,便宜坊9家門店成立送餐隊伍。

科技抗疫,盡銳出戰


科技是戰勝疫情的“利器”。在生產研發防疫物資戰場上,北京國企一馬當先。


熔噴布是口罩生產急需的核心原材料,燕山石化果敢行動,在3天內攻克聚丙烯熔噴無紡布專用料技術壁壘,經過反覆試驗調整,產品全部合格。燕山石化馬上新建2條熔噴布生產線和3條紡粘布生產線,設計產能為14400噸/年,投產後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用於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京東方自主研發的體溫預警系統,可做到“無接觸式”監測,僅用時30毫秒即同時識別16個人的體溫,測溫精度誤差控制在≤0.3℃,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地鐵、車站、醫院、學校等人群密集場所。


此外,藉助京東方遠程會診平臺,遠程醫療專家團隊可第一時間參與患者病情探討,協助給出診斷意見,指導現場醫護人員進行診療,有效提升診斷和醫治效率。


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極度緊缺,北京國企在防護服和口罩上基本沒有佈局,也不生產這類產品。北京市國資委迅速安排部署,成立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專班,調動全系統資源,組織國際採購,動員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儘快轉產擴產。


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京城機電新研製口罩生產線的調試現場


京城機電不僅全力保障北京市33條口罩生產線正常運行,還完成兩條新生產線的研製組裝,投產後每條產線日產口罩10萬隻。北京一輕日化公司新訂購一臺自動化生產線,每小時可灌裝470毫升規格消毒液6000瓶,保障北京線上線下的商超貨架不斷貨。


時尚控股公司從零開始迅速轉產,加班加點生產一次性口罩,併成功研發兩種新型口罩產品,成為北京市口罩產量最大的生產企業。

敢打頭陣,站穩經濟主陣地


突如其來的疫情,為2020年經濟開局帶來一層陰霾。但是,寒冬終將過去,春天必將到來。


在這個特殊時期,北京國資國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為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積極努力。目前,43家北京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1089戶二級及重要子企業中,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1019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疫情持續,小微企業如履薄冰,北京國企多措並舉保障企業應急資金需求。北京市國資委督促市管企業堅決落實北京市政府相關措施,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免收或減半收取2月份房租。初步統計,共涉及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萬餘家,計劃減免租金合計9.1億元。


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北京住總延慶冬奧村項目積極復工


督促金融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和線上審批通道,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實行特事特辦,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北汽產投公司為產業鏈夥伴量身打造防疫措施,牽頭組建近10億元的抗疫專項資金池。


北京農商銀行開闢快速通道,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供50億元信貸資金用於向上遊企業購電,有效支持重點民生領域企業。華夏銀行面向餐飲、文旅和農產品(食品)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首期支持資金不低於100億元,目前通過線上通道提出資金需求的各類企業達500餘家。

關鍵時刻,黨員頂得上去


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張貴林在檢查企業防疫工作時要求,市管企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打得贏仗。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作為門頭溝區定點醫院,京能集團京煤總醫院組建了50人救治團隊,護士李丹說:“我是黨員,經歷過非典,我報名第一個去支援。”


49歲的北大首鋼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徐繼亮在“非典”時期入黨,這次又參與到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中。“作為一名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危急關頭頂上去,不辱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決戰抗疫,北京國企拼了

北京城建、北京建工等單位火速建成小湯山醫院


在醫院、一線工地、保障後方,這樣的聲音時時可以聽到。北京國企黨員幹部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


疫情防控重點在哪裡,支援力量就下沉到哪裡。首開房地集團945名黨員幹部職工支援一線,北汽新能源800餘名在京黨員紛紛在所居住社區的黨員微信群內發出請戰書。


一邊是國企黨員回社區報到,參加社區防控,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宣傳員”、聯防值守的“值勤員”、社區摸排的“監督員”、居民群眾的“服務員”;一邊是北京市國資委機關10名處級幹部帶領企業分別到北京10個區進行工作對接,成為社區防疫工作的生力軍。


從承擔小湯山醫院改建工程到加緊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從保障水電氣熱能源供應到維護交通穩定運行,從織密社區一線防控網到無償獻血,從率先復工復產到幫助中小企業渡難關……北京國企鐵軍正奮戰在首都疫情防控一線,在大戰大考中踐行使命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