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以來,意大利、伊朗、英國等國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前二者因病亡率接近10%使人揪心,英國卻以其“群體免疫”策略令人費解。

何謂“群體免疫”,相信大家有所瞭解。簡而言之,就是遵循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優勝劣汰。該死的死,該活的活,最後全體國民獲得免疫力。

英國的消極防疫策略令世界不安,中國留英學生家長內心更感到恐慌。英國身為老牌帝國,名校薈萃,歷來是中國人留學的首選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達12萬人以上,其中有1.5萬是中小學生。

雖然,隨著疫情的發展,英國目前已採取了相對積極的防疫策略,但這1.5萬小留學生們的處境仍然堪憂。

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此前,有166名中國留英中小學生家長聯名給外交部、駐英領事館寫信,請求國家派包機將這些小學生回國。中國駐英使館劉大使回覆稱,正積極協商,準備增加商業班機或包機將小留學生接回來。

此事在網絡引發激烈爭論。一時間,反對的聲音甚囂塵上。期間,筆者曾撰文(文末有鏈接)作深度解讀,引無數讀者拍磚,認為我替既得利益者代言。事實上,身為草根小民,我無吹拍任何人的必要。只不過,個體發出的理性聲音,容易被群體狂熱淹沒。一個人,若被直指內心的陰暗,難免會惱羞成怒。

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究竟該不該接小留學生回來?3月25日,中國駐英劉曉明大使在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時,再次重申了他的態度。劉大使說:

英國從3月20日起,已經關閉所有中小學。這1.5萬小留學生,他們一般寄宿在英國的老人家庭裡。按照英國政府的規定,這些老人大多數要隔離。小留學生們已無處可去了。

所以,現在我們在尋找中介收留他們。已經找到了三個,但遠遠不夠。小留學生跟本科生、研究生不一樣,後者有自理能力,前者需要幫助。我們正在和國內航空公司溝通,看能否增加臨時航班,做“特例”“特案”去解決。

已經很明確了,國家不會坐視不管。但沒有提到“包機”的說法,而是“增加臨時航班”。這裡面,有一點細微的差別。“包機”一詞給人奢華之感,似乎是富人的專利。國家“包機”接這些小留學生回來,讓人感覺他們享受了特權。“增加臨時航班”的說法則沒有這樣的意味。而事實上,兩者並無本質不同。

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綜合網絡上各種反對聲音,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一、全國人民歷盡艱辛,付出無數代價,歷時兩個多月,才將疫情基本控制。現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在即,境外輸入性病例又給疫情防控形勢帶來變數。將一萬多小留學生接回來,會不會影響國內學校開學計劃?有沒有可能令我們來之不易的成績毀於一旦?

二、這些去英國留學的中小學生,都是衝著“10年取得英國戶籍”去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準英國人”。我們有必要為他們付出這麼大代價嗎?

三、能夠送孩子去英國留學的,都是富裕家庭。有本事把孩子送出去,就要有本事把孩子接回來。國內賺錢國外花,有事卻要找國家,哪有這道理?

還有人提出折衷方案:飛機是密閉空間,最容易交叉感染。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原地不動,所有小留學生家長籌錢購買防控物資,包機送到英國去。

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下面逐條給出回答:

一、對於境外輸入,我們已有成熟的應對措施。飛機一落地,立即對所有人進行檢測篩查。有症狀者直接送定點醫院,無症狀者集中隔離28天以上。不給他們與任何人密切接觸的機會,可確保安全。

二、正如劉大使所言,這些小留學生們,只要他們還是中國人,接他們回來不需要理由。國際上每有大事,撤僑都得到人民廣泛支持,這也是大國擔當的表現。

三、無論是“包機”還是“增加臨時航班”,從來沒有人說過,要讓國家付錢。增加臨時航班,肯定是留學生自己買票。家長們提出“包機”的請求,也是因為,疫情期間,中國和英國每週航班數,由160多次減少到了23次,根本買不到票。並沒有要求國家負擔這筆費用。

最後一個折衷方案怎麼樣?也不行。小留學生們在英國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成年人照顧,而非防控物資緊缺。

海外疫情嚴重,1.5萬在英小留學生怎麼辦?駐英大使:特事特辦

有時候,真理並不掌握在多數人手裡,多數人的意見也未必一定代表正義。甚至,每個人都有權發聲,反而將理性的聲音淹沒,導致決策者無所適從,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民主的致命傷。

我還認為,一個正直的人,應該有勇氣直面自己內心的陰暗,並願意接受陽光的洗禮,而不是假借家國情懷等宏大敘事來掩蓋。當然,這話只針對極少一部分人。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