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比起經濟大蕭條 這次更像是一場自然災害”

美國時間25日上午,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CNBC節目中解答了關於本次市場危機的問題。伯南克指出本次市場動盪與2008年金融危機存在本質上的區別。2008年金融危機是由於次級貸款所帶來的金融系統的崩潰,更本次危機是由於疫情來的公司、企業短期停擺,為企業貸款的銀行從而也嚴重受挫。

伯南克認為,本次的股市震盪也與1931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不同。“比起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現在的危機更像是一場自然災害”。經濟大蕭條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混亂,並持續了12年。現在與當時唯一相同的可能是市場的恐懼情緒和不穩定,但當下的金融體系顯然是比當時更加健康的。伯南克指出,當前的情況幾乎與金融危機相反。在金融危機中,金融體系的問題感染了整個經濟。這次,是由疫情帶來的經濟問題正在感染金融系統。

關於美聯儲近期的政策,伯南克指出美聯儲可以從公開市場購買公司債券、MBS等,但對於中小企業的貸款將必須通過其他金融中介完成。他同時也強調,當下的貨幣政策作用可能並不大,因為“封鎖令”人們並不會出門進行消費。但是美聯儲降息、無限QE等政策可以減輕企業壓力並幫助從業人員穩定工作與收入,這些都將加快疫情過後的經濟反彈。

伯南克也對於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他的團隊一直“非常積極主動”的採取措施表示肯定。但他也強調,當下的重點是保證醫院的容量、醫療物資包括口罩呼吸機的供應,這些都能縮短“封鎖”的時間。並且伯南克認為,在公共衛生問題得到徹底控制前,並不應該復工,從而避免疫情的反覆。

在最後被問到關於美國是否將長期保持在超低利率時,伯南克表示美國利率並不是“突然地下降”,全球的利率從1980年開始已經在逐步下降,美國利率的調整也是符合該趨勢的。低利率並不一定會伴隨著循環性的經濟危機,日本長期維持這零利率,也並沒有出現這類危機。伯南克最後表示,美國的超低利率時期或將持續很長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