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2020年一開始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但時間不會說謊,轉眼這一年就過了四分之一。當武漢方艙醫院宣佈全部休倉,我們以為生活工作終於快要恢復正常時,可怕的事實是,有很多人、許多企業根本沒有停歇過,疫情帶來的差距已經悄悄埋下。

最近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當年鄙視微商的,在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雖然聽起來些許諷刺,但卻是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突圍奮進的真實寫照。

當國家面臨疫情,一句“關門關店“使線下門店陷入寒冬,如何進行自救?線下門店和品牌各展身手。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當線下門店還在為營業一籌莫展時,那些思路轉變快、甚至早已有所籌謀的企業,已經在短時間內利用線上渠道為企業贏得了新的增長點。

電商不僅是渠道,更是戰略,是當下企業必要的一整條產業鏈,更是企業需要接受的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一、疫情中的企業

1、線上導購系統助力業績翻倍

林清軒,上海本土的原創護膚品牌,自2003年創立至今,致力於以中國傳統草本為原材料,製作出安全的天然化妝品。

創立十多年以來,林清軒從上海一家30平方米的直營店,發展成為擁有全國300多家直營店的大企業。但因疫情,林清軒不得不關停了全國一半的門店。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門店不開張,營業就停止嗎?林清軒的答案當然是“NO“。

依靠線上智能導購系統,林清軒照樣將產品賣到客戶手中。其中武漢地區在全區關店的前提下,導購系統依舊把業績做到了全國第二,部分地區的業績甚至達到了平時的200%。

2、小程序加直播,拉新又轉化

再比如國貨服裝品牌太平鳥,始創於1996年,是一個有著24歲“高齡”的中國本地時裝品牌。面對疫情衝擊,服裝行業都秉承“活著“的期許在夾縫中生存,拉新、提升銷售額更是想都不敢想的目標。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太平鳥旗下商城小程序

但太平鳥利用微信和直播,卻在這個特殊時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戰。

微信社群、小程序分銷、直播帶貨三管齊下,太平鳥成功實現了銷售逆襲。日均零售額超過800萬,其中甚至有20%都是由新消費者貢獻而成的。

3、線上活動,名利雙收

再來看看教育行業。學而思網校,成立於2003年,致力於為6-18歲的孩子提供高品質的課外輔導,以“實現傳統教育與線上教育的融合”為目標的教育公司。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據統計,目前我國線上上課的人數已超過 2 億。疫情期間,學而思網校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號召,向全國用戶推出校內同步免費直播課,課程涵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全部課程。

此外,學而思策劃了一場“口罩裡的春天”特別活動,在學而思網校免費直播課上,全國各地、各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共同朗誦《春》,併發起在線公益朗誦接力。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從網校的師生開始,越來越多人聚集到#口罩裡的春天#微博話題下,用文字、照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分享,甚至明星也欣然加入。

短短數日,#口罩裡的春天#話題總閱讀量突破4.4億,視頻總播放量破千萬。本次活動給學而思帶來了品牌宣傳與好口碑的雙豐收,其效果是比任何一場有目的的營銷更深刻、更持久的。


二、疫情中的教訓

疫情終會過去,但企業在危機中生存的教訓需要我們警醒。相關過往分析數據顯示,那些在危機時期仍然重視自己品牌的企業,在經濟低迷期間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機會。當經濟回暖時,這些企業也能更快地反彈,所佔的市場份額也會超過正常水平。

正如奧美集團亞洲及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韋棠夢在《非常時期,讓品牌更有意義》的報告中說道的一樣:儘管目前對遏制該病毒(疫情)還有許多未知,但我們確定危機將過去。我們相信,而歷史也反覆證明,那些在艱難時刻反應迅速且具有競爭意識的品牌搶佔了市場份額,且在最終利用反彈和大幅超越立處最佳位置。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在該篇報道中,針對處理不可預知的危機,奧美給出了十條策略建議。不管是在生存層面還是營銷發展層面,值得所有企業參考和借鑑。


1、不要空手等待情況好轉。學會適應變化,集中投資當下可獲利之處

疫情期間,總會有個人和企業抱有僥倖心理,以為線下門店關門、企業停工停產,大家都保持在同一個步調。不曾想,那些看清時勢並迅速做出調整的企業,早就利用各種線上渠道(如林清軒的線上導購系統、太平鳥的小程序和直播等)實現了持續營業。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2、基於消費者行為的改變,重新檢視產品/最小存貨單位( SKU )的狀況

因為疫情影響,大家的出行都受到了限制。群眾購買生活必需以及其他用品的方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隨著疫情狀態持續,人們消費行為的改變會趨於習慣,且極有可能成為常態。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所以說疫情的影響絕不是短暫的,用戶的購買行為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這是所有線下門店及企業都將面臨的新挑戰。


3、混亂往往會帶來新的機遇,並重新審視品牌價值及差異化

前面談到,因疫情消費者態度和行為都發生了變化,這將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成為企業後半場競爭的新側重和新機會。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不管是利用線上商城、小程序還是直播帶貨,線下門店、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僅只存在於行業之間,更應結合品牌做出企業差異化,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場景及需求,才能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4、不要被實體的品牌經驗限制思想。利用電子商務加速計劃:產品組合,新渠道,數據系統

實體門店關門,企業要如何實現與消費者的鏈接?

坐以待斃,等待疫情過去,企業將淪為被疫情牽制的被動狀態。根據時局調整渠道和內容組合,在線下門店歇業狀態下,嘗試將重心放到新增渠道上。


5、積極發掘新的發展機會:新場合,新服務

你知道賣傢俱的宜家是全球第六大餐飲連鎖嗎?據資料顯示,2018 年宜家中國的營收達到 147 億元,其中餐飲大概貢獻了 10%;一款1元冰淇淋成為逛宜家的標配。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當滴滴開始做外賣,美團開始做打車服務,企業的競爭領域就已經開始升級。只侷限在單一的服務場景中,只會被新趨勢的大浪狠狠拍下。


6、將現有客戶的價值與權力最大化

當消費者總量達到一定值時,爭奪流量就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拉新成本過高,促活並轉化成為最經濟的手段。

能夠在賣給消費者一件外套的基礎上,再賣一條絲巾、能夠在賣一本畫冊的基礎上,再賣出一套畫具,何樂而不為?


7、善用經濟放緩進行創新

8、制定一個以改變消費者行為為主要目的的長期品牌投資計劃

9、重新設計/優化市場計劃:考慮產品組合、所處地理位置、銷售渠道和客戶細分

以銷售渠道為例。受疫情影響,許多社區都建立了自己的社群,在社群中人們可以將自己的購買需求發出來,尋找同樣有此需求的其他社區成員;以拼團的形式聯繫商鋪,再由商鋪統一配送供給。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因疫情無法出門購買生活物資的需求,還能以拼團的方式得到更實惠的商品,以及商家快捷配送的便利服務。

對於線下商鋪來說,商品不僅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而滯銷,店鋪實現了持續營業;同時,社群增加了消費者與商鋪的粘性,讓供給關係穩定而持續。


10、為未知的今後做好準備——敏捷度為第一要素


三、誠誠說

企業的未來在哪裡,需要企業經營者提前謀篇佈局。一切已來,別以為疫情按下了暫停鍵,就是所有人都坐等著遊戲重啟。只有那些抓住機會的企業,才能絕地逢生。很多趨勢早就來臨,只是你還沒有看清而已。

復工復產後,中小企業下一步該往哪走?

世界太大,行業競爭激烈,以往我們只需要佔據自己的小角落就能很好的活下去。但互聯網時代,網絡效應太明顯了,如果你不跟隨步伐,依舊堅持慣有思路不變,就會被淘汰。


這個時代,最好的防守只有一個,那就是: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