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和現在許多家庭的現實狀況是女主內,男主外。教育和陪伴往往都是媽媽在做,很多父親因為要忙於工作,便沒有做到家庭和工作兼顧,導致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確實。

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父親缺失孩子成長教育的現象到底有多嚴重?上海某研究院對某學院175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每週與父親面對面交流不足一小時的學生比例高達42%,在想要傾訴心裡話的對象選項中,僅有6%的學生選擇父親。

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該研究院二次對400箇中小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夫妻共同承擔孩子教育的家庭不足四成,父親“缺位”平均近一半。對於孩子日常學習、接送上下學、開家長會、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給孩子買生活用品、陪孩子游戲等14項考察家庭教育分工情況中的調查中,以媽媽為主有43.2%,爸爸為主的僅有10.8%。

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有困難就繞道

想要孩子將來的人生璀璨光明,那就一定要培養他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富有冒險精神的勇敢。在中國家庭中,這件事大多會交給爸爸們去做,只因嚴父慈母是我國傳統觀念,小孩子對爸爸存在天生的敬畏和憧憬,有些刺激荷爾蒙的事由爸爸們進行會更好。

然而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爸爸帶領陪伴,童年父愛缺失的孩子就會如此,性格上變得過分柔和,畢竟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母子一體感破除比較晚。成長過程中若缺乏爸爸的指導,孩子在性格上就會缺乏底氣,變得膽小懦弱。

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沒有責任感

我們經常說一個男生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要有責任感,要懂得負責任。這一點在父愛中也有所體現,如果一個父親能夠全方位的教育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一定從小就明白,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任,要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孩子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因為責任感強,讓人安心,從而有更廣泛的人際交往圈,這種負責任的態度也會有益於他的學習工作和以後的生活。

而缺失責任感的孩子不僅對自己負不了責任,對別人也負不了責任。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無法挑起屬於自己的擔子。這樣的性格不僅不利於個人的發展,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也會因為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受歡迎。

別不重視父愛缺失,這些影響會害了孩子


性格變化較大

當孩子的性格情緒對父母變化較大的時候,那麼父母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了。比如自己的孩子本來是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如果面對父親開始變得比較沉默,甚至出現偏激的行為,那麼父親就要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對孩子的關愛不夠了。

無論是媽媽還是爸爸都應盡力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讓爸爸充分參與的孩子的成長和教育當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