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谈"檀"——密度极致的泥料

今天小辛跟各位玩友聊聊紫檀中的"泥料",泥料的概念其实来源于紫砂壶,泥是何种形态?泥土和水混合后,呈现固形却饱含油性。泥料细腻的纹路跟它所处的生长环境是离不开的,小叶紫檀生长肥沃的土地上会使其纹路规律且棕眼粗大,营养成分充足就需要更粗大的棕眼(就是脉络)来输送养分,这类就是前文提及的小速生林或是平地林,而泥料小叶紫檀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之上,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其棕眼特别细腻,切面几乎找不到棕眼。


一起来谈


料子排列越致密,其棕眼就越细小,密度通常也会越高。当小叶紫檀表面棕眼、棕线、纹路极其细小甚至肉眼几乎看不到时,那就是所谓的"泥料"了。当然也不是说只有"泥料"才能盘出玻璃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最容易盘出玻璃底的”应属泥料。泥料的棕眼只是细小到几乎看不见,目前市场上有些商家宣称"无粽眼泥料"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一起来谈


对于"泥料"来讲,判断标准我们可以用“料质细腻”来概括,“料质细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长纹模糊,材色红润二是棕眼细密,甚至可以达到肉眼很难看出来。先说说生长纹,生长纹实际上就是年轮。横切面叫做年轮,弦切面就是生长纹了。小叶紫檀的生长纹细密模糊颜色均匀,这样的料子是因为土地贫瘠生长缓慢造成,也表明油性会很好。再说棕眼,棕眼实际上就是小叶紫檀的导管,传输营养物质的。棕眼越细小,表明料子越细腻,密度也会越高,油性也会越好。所以,当一条小叶紫檀可以达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泥料"。通过上述描述各位玩友不难发现,“泥料”确实就是一种好料质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玩友钟爱它的原因。


一起来谈


小叶紫檀的价值指标中,代表内在体质是否优秀的决定因素就是密度和油性,这两者是成正比的,通常来说,密度越高的紫檀油性也越高。木材密度通常指气干密度,是在一定的大气状态下达到平衡含水率时的重量与体积比。也就是说密度高的紫檀料,除了木质纤维排列致密外,同时还要棕眼细小而稀少,当这一特征达到极致时,有时肉眼几乎看不到棕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泥料”。


一起来谈


总结一下"泥料"的特点:


1.木质细腻如泥,表面光滑光感强,木纤维细腻,棕眼不明显。

(一般取材小叶紫檀树头老料,二膘料层,紫檀木横截面除白皮后的最外围材质)


2.底色红润均匀,紫檀素含量越高紫檀就越“红”。


3.油性足,小叶紫檀能感觉到油性很大,在强光下,逆光甚至有微微透光感,泥料小叶紫檀,由于油性足盘玩包浆一定是玻璃底。


4.底子干净,生长纹模糊且几乎不可见,部分木头存在乱纹正常,但无黑线。


一起来谈


如果各位玩友拥有一串真正的“紫檀泥料”,即便无需多盘也能出比较好的效果,短时间稍微盘玩就能包浆成漂亮的玻璃底。假若不想佩戴或遗忘在哪个角落,经过岁月的尘封,当哪天记起来当时我还有这么一串珠子,拿出来用棉布稍微擦拭一下,眼前一亮的是那种厚重、大气、油润之感会让您惊讶其深深的底蕴,这种美感和体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一起来谈


关注"小辛爱盘串",每天学点文玩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