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聖陵穩穩地紮根於大地的塵土裡,溫柔地以記憶的面紗遮蓋死亡。誰能使生命靜止不動?

  天空的每顆星辰都在牽引它前行,在常新的晨曦無垠的光海里,生命的呼喚從此激動到彼岸。

   ——泰戈爾

  1

  舉世聞名的泰姬陵坐落於印度恆河的支流亞納穆河之濱,被譽為“大理石的夢境”。

  1631年,莫臥兒第五代皇帝,號稱“世界之王”的沙·賈汗大帝,為了信守對愛妻臨終時的承諾,集中了國內所有能工巧匠,又從波斯、阿富汗、意大利、法國等國家請來了很多優秀的建築師,共同商討,最後是土耳其建築師烏斯塔德·伊薩集中大家的智慧,確定了一個突出體現了伊斯蘭建築的特點,並糅合波斯、土耳其、西歐等地的建築風格的建築方案的偉大工程,開始建造皇后的陵寢。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

  泰姬陵費時22年,耗資約4000多萬盧比。據說,當時僅採運大理石石料,每天就動用2萬多人,而上面點綴的各種寶物更是來自世界各地,比如巴格達的紅玉髓、斯里蘭卡的天青石、旁遮普的碧玉、阿拉伯海的珊瑚、歐洲的玉髓,還有中國的綠松石和水晶等更不可勝數。泰姬陵的建造源於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的邂逅,莫臥兒帝國的皇宮裡,曾經盛行一種集市,那些在宮廷裡足不出戶的公主、貴婦們,在集市裡化身為“女商人”,叫賣他們的布料和首飾等什物,在集市裡充滿了討價還價,就是皇帝本人要買東西,也會與漂亮的“女商人”爭執不下,最後按照談好的價錢成交,但有時會馬虎的將金幣當成銀幣來花,但因此會博得“女商人”的挑逗和奉承。

  當沙·賈汗大帝還是十五歲的王子胡拉姆的時候,有次在集市上看見其中一個賣絲綢和和玻璃小珠飾物的貨攤後面,站著一個美貌絕倫的波斯少女美女,頓時為其傾倒。他問貨攤上的一粒玻璃珠的價錢,卻少女戲弄,說這是稀有的寶石,要值一萬盧比。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王子真的掏出現金買下贗品,從此便結識了日後的妻子阿爾茹曼德·芭努。當時誰又能想到,泰姬陵竟誕生於這美麗而簡短的邂逅呢。

  2

  印度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熱帶國家。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宗教之一,佛教就產生於這一古老的國度。但是這一由佛陀創立的偉大宗教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廣泛的在東方傳播開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不但信徒遍佈了東南亞諸國,而且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和離印度更加遙遠的島國日本,也獲得了經久不衰的發展。可是在印度,這一佛教的發源地,卻在十世紀之後,逐漸的衰落。佛教的興盛與孔雀帝國的阿育王將其奉為國教,並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在孔雀帝國之後,經歷了數千年之後,才出現了另一與之媲美的印度帝國。這就是十六世紀察臺合突厥人巴布爾,在印度建立了長達三個世紀之久的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像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帝國一樣,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歷史,但當這一帝國走到其命運的盡頭而成為歷史時,對它的記憶,卻只能存在於歷史書籍的記載之中。在印度之外國家的人,除了少數研究歷史的人之外,很少人會知道這一帝國曾經存在,就如同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對本國曆史上的帝國也知之甚少一樣,他們怎麼會知道別國的歷史那麼清楚呢。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


  莫臥兒帝國在它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的統治下達到了鼎盛期,但即使如此,這位曾經在其帝國內擁有無限權力和財富的皇帝,也並未因此而名垂青史。權力和財富在歷史和時間的面前,充分的顯示出了其存在的虛幻性,沙·賈汗大帝曾經讓很多位歷史學家來記載他一生的豐功偉績,但這個一相情願的想法,同樣也沒有讓後人更想了解他多一些。因為世界上記載帝王生平和歷史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沙·賈汗生前的功績還尚未達到史上最偉大帝王的行列。

  但沙·賈汗最終並沒有被世人完全遺忘,因他除了是一位帝國的皇帝,還是一個對愛情無比忠貞的丈夫,他因為對妻子的愛,使他超越了那些比他更有聲望的帝王。沙·賈汗一生的豐功偉績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化為塵土,而他的愛情卻在歷史的長河中以象徵物的形式抓住了時間匆匆而去的雙足。那就是他在位期間動用二萬餘人,歷時二十二年,耗資6000萬多盧比,建成的舉世無雙的泰姬陵。

  3

  莫臥兒帝國王位的更替,幾乎全部伴隨著戰爭和叛亂。因此,每一位皇帝登上帝國的寶座,都背上了篡位的名聲,並且沾染了兄弟的鮮血。沙·賈汗當然也不例外,他的父親賈汗吉爾在1627年去世,此時這位王子正在遙遠的德干。但他有一位足智多謀的岳父阿沙夫·汗,這位當時帝國權傾朝野的人物,一面派人通知沙·賈汗帶領軍隊北上,儘快趕到當時帝國的都城亞格拉。一面爭取帝國軍隊統帥的支持,打敗了沙·賈汗的弟弟沙裡耶爾,並弄瞎了後者的眼睛。沙裡耶爾的支持者是他的岳母努爾·賈漢,原名彌爾安——妮莎,在年輕時是位絕色的波斯少女,曾經嫁給一位在孟加拉省任職的貴族。在前夫亡故後,回到都城亞格拉不到幾個月,就嫁給了沙·賈汗的父親賈汗吉爾。據聞這位皇帝在早在少年時就對妮莎傾慕不已,當這位他日思夜想的夢中情人終於成為他的妻子時,妮莎由原來的“宮廷之光”,變為努爾·賈漢,即“世界之光”。

  努爾·賈漢雖然不是賈汗吉爾唯一的皇后,但由於皇帝的寵愛,以及得到在朝中任宰相和權臣的父親和兄弟所領導的波斯人團體的擁戴,在賈汗吉爾皇帝的晚年,實際上已經完全的控制了整個帝國。在她的挑撥下,導致了沙·賈汗父子之間的不睦,因此沙·賈汗被迫在德干流亡了七年,在這七年中,他的妻子阿爾茹曼德·芭努,一直追隨在他的身邊,這位日後被稱為“宮殿中德行最高的”皇后,就是聞名世界的泰姬陵的主人。芭努是沙·賈汗的侄女,而且當初正是因為努爾·賈漢,才得與後來的丈夫結識。沙·賈汗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就獲得了王位,當初那位被他的岳父作為替代品而立為皇帝的侄兒巴克什不得不退位,後來流亡波斯,成了波斯王的終身食客。在這場關於帝國寶座的權力之爭中,努爾·賈汗雖然是最大的失敗者,卻僅僅被流放到拉合爾,她人生的最後時光是在裝飾賈汗吉爾的陵墓中度過的。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


  沙·賈汗是阿克巴大帝的第三個孫子,據說在他出生時的星象與祖先帖木爾出生時是相同的,這預示著阿克巴大帝的這個孫子可能會將帝國帶向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實際上沙·賈汗的確將莫臥兒帝國在他的統治下推到了鼎盛的黃金時期。阿克巴大帝對沙·賈汗的出生十分高興,於是就給他取名“快樂”,即胡拉姆,而沙·賈汗是他的父親在他擊敗了帝國的一個強大的敵人後,授予他的稱號,即“世界之王”。沙·賈汗並沒有征服世界的野心,這一點連他的遠祖成吉思汗都無法辦到。可他卻一直延續著一個祖先的夢想,奪回帝國的發源地光輝之城撒馬爾畢。但他與其祖先巴布爾一樣,也未能實現這一多年的夢想,而且損失慘重。或許自從當年巴布爾決定留在印度時,就註定要失去原來的故鄉。儘管沙·賈汗沒有奪回祖先的故土,但他平定了兩次叛亂、征服了德干地區,打擊了孟加拉的葡萄牙人,使帝國在他的治理下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強大和富足。但他統治的危機,卻在其後代身上發生了。

  1657年,這位喜歡大興土木,揮霍無度的皇帝突然病倒。一位17世紀的法國旅行家和珠寶商曾這樣記載過沙·賈汗的這段生活情景:為了滿足他的慾望,他服用了一些很刺激的配製藥物,它們引發了一種疾病,使他離死亡更近了一步。他三個月內都與他的嬪妃禁閉在後宮。這段時間,他幾乎沒有與自己的子民們見過面。更甚的是,這使人們猜想他是不是已經駕崩了,因為按照習俗慣例,國王應該每週向公眾露面三次,時間再長也不能超過兩週。重病並沒有奪去這位皇帝的生命,但卻讓他的幾位繼承人們為了王位而互相殘殺起來。當他在幾個月後,奇蹟般的恢復了健康時,已經無力阻止兒子們的廝殺了。最後,沙·賈汗的小兒子,一貫能征善戰的,生活樸素、奉行苦行主義的奧朗則布,取得了勝利。沙·賈汗雖然沒有在重病中死去,但他卻親眼看見了兒子們為爭奪王位而展開的無情鬥爭。就如同他當年放逐了他的母后努爾·賈漢一樣,他在成為兒子的俘虜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優待,他被放逐到自己所建造的紅色城堡之中了。

  4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沙·賈汗中等身材,臉色白皙,雙眸黑亮,額頭很寬。不到五歲時就能識字讀書,不但會講波斯語,也懂因地語和土爾其語。他興趣廣泛,騎馬射箭、擊劍和打獵是他喜歡的運動。作為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他在文學、音樂和繪畫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雖然他推崇波斯語,但同時也很喜歡印度文學,讓人把許多用印地語或是梵語寫成的文學作品翻譯成波斯語。

  他還有一個奇特的愛好,就是每天濫用大量香水來自娛。按照慣常來說,他在清晨起身後第一件事就是作禱告,他是一個虔誠的教徒。之後他往往要在紅色城堡大殿的一個窗戶前出現,以接受萬民的瞻仰和朝拜。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站在臣民面前是多麼的威嚴和榮耀。而當他多年之後被兒子變成一個被放逐的老人時,經過那扇窗戶時,心中會是怎樣的失落。沙·賈汗在宮殿的窗戶前離開臣民們的目光後,就走向他的孔雀寶座,開始他一天的工作,接見群臣、批閱奏章、監正在施工中的工程。這僅僅是上午的安排。中午時,他還要到後宮披覽皇后瑪哈爾·泰姬呈給他的關於福利和各種慈善事業的文件。在此之後,會召見一些重要人士談話。晚餐後,他一天繁忙的工作結束後,他會到後宮觀賞一些歌舞。在入睡前,會有專人在珍珠串成的幕簾後,把歷史、遊記和伊斯蘭先知的傳記講給他聽。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


  沙·賈汗作為一位帝國的皇帝,給人的印象是嚴厲而冷酷的,而且擅長使用陰謀詭計,對待敵人毫不留情,甚至把俘虜與老虎關在一起。這一面充分的傳給了他的三兒子奧朗則布。或許,沒有這種鐵腕的冷酷一面,就不會成為這個以篡位來更替王位的帝國的統治者。正如後代的歷史學家所說的:“他採取這種令人不快的手段是由於環境逼迫的所致,這樣一想,我們的怒氣也就打消了一半。”而且“他以其執政的嚴格公正和寬厚以及對其臣民幸福的關心,足以抵償他早年的罪過。”

  我們目前根據歷史上的種種記載,展現了泰姬陵的這位建造者一生的大致輪廓,這雖然讓我們能對他的生平和為人的理解有限,但畢竟有助於我們認識這位多情帝王是在怎樣的時代和環境以及個人的興趣、愛好上,來建造這麼一座舉世無雙的陵墓的。

  5

  沙·賈汗和瑪哈爾·泰姬的愛情無疑是偉大的,但使這段歷史上的愛情流傳下來的不是悱惻纏綿的抒情敘事詩和歌曲,因為文學藝術作品雖然能以最美的語言和文字形式謳歌愛情,但虛構和渲染的色彩總會將愛情故事理想化為距離人們現實生活遙遠的傳說。沙·賈汗是一位建築家,比起他的其他愛好,這一點幫助了他使自己的愛情獲得了永恆不朽的形式。

  沙·賈汗創造了莫臥兒帝國的黃金時代,帝國的輝煌由建築的形式保留了下來一部分,無論這是否是沙·賈汗有意為之,但都讓其輝煌的時代印記穿越了時間流逝的風吹雨打,一直矗立在後人們的面前。沙·賈汗剛剛即位不久,就開始著手於建造屬於自己的都城和宮廷。由於他喜歡留在祖先胡馬雍的都城,因此從1639年起,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在德里完成了享譽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帝國都城。以他自己的名號命名的沙賈汗納巴德。皇城的城牆由於是由紅色沙石建造而成的,因此被稱為紅色城堡。這座豪華的皇城總體呈對稱結構,所有的建築物以小連拱廊相連形成一個整體。一彎水流穿越層層的花園和樓宇,為城內帶來陣陣清涼和潺潺的水聲。由於沙·賈汗不喜歡熱帶的炎熱天氣,因此皇室的寢宮都被建在河流的附近,同時為了空氣的流通,他拆毀了很多阿克巴大帝在位時的高樓,代之以帶有花飾的白色大理石石柱支撐的大廳。沙·賈汗晚年被囚禁在這座皇城之中。


泰姬陵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


  在沙·賈汗所有的傑出建築之中,泰姬陵無疑是最令世人矚目的。瑪哈爾·泰姬與努爾·賈漢一樣,也具有波斯的血統,傳說她聰明貌美、德行高尚、性情溫和,而且能詩善畫。在她十四歲初次與沙·賈汗見面時,沙·賈汗就對她一見鍾情,她在五年後嫁給了這位王子,那年正好十九歲。她在婚後與沙·賈汗生活的時間也恰好是十九年,無論是出征、巡遊甚至在沙·賈汗被放逐的七年裡,兩人都形影不離。儘管沙·賈汗作為皇帝嚴酷殘暴,但對妻子卻言聽計從,在他們共同生活的近二十年裡,一共生了十四個子女,其中長大的四個王子和二個公主。1630年,沙·賈汗又一次出征,瑪哈爾·泰姬伴隨左右。一年後,在歸途中瑪哈爾·泰姬生了他們最後一個女兒,由於身體虛弱,撒手人寰。

  在她臨終之時,沙·賈汗悲痛萬分的問道:“你離開我之後,我怎麼才能表達我對你的愛呢?”

  瑪哈爾·泰姬說:“如果你真的想永遠記住我,你就不要再娶,給我建造一個美麗的陵墓,讓我的名字流芳百世。那麼,我此生就心滿意足了。”

  沙·賈汗含淚答應一定不負她的所託,瑪哈爾·泰姬帶著笑容離開了生活三十八年的人世。瑪哈爾·泰姬最後的願望,在她逝世後得以實現。沙·賈汗信守諾言,以後果真沒有再娶。並於1631年,開始建造緬懷愛妻的泰姬陵。

  “這座舉世無雙的陵墓建在一塊伸向朱木拿河的平地之上,俯視著花園,彷彿是上帝的御座矗立於天堂之上。環繞其周圍的四座清真寺塔尖,與它渾然一體,直插雲霄。在下部,每一邊都有兩座紅色的粗陶土的建築,一座清真寺和一間客房,使得這裡更為神聖。起初,花圃裡種滿的是芳香各異的花朵和果樹,它們總使人聯想到《古蘭經》裡描繪的天堂的景象。”

  後世的一位學者寫道。泰姬陵的影子倒映在前面的護城河裡,虛幻的倒影同樣美麗絕倫,而且隨著水波的盪漾,帶有一種夢幻般的朦朧之感,這得地不讓人覺得,那無法接近的美,就是天堂在人間投下的光彩。

  6

  沙·賈汗與其父賈汗吉爾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他們一生都鍾愛一個女人。在泰姬陵建成後,每隔七天,賈汗吉爾都要身披聖潔的白色長袍,到泰姬陵去獻花。泰姬雖然早逝,但她是幸福的。因為她獲得了世上最珍貴的愛情,並使這愛情永遠的流傳下去。但沙·賈汗卻是不幸的,在他的晚年中,不但失去了帝國的皇位,還目睹了兒子們為爭權奪位的上演的兄弟相殘的慘劇。在沙·賈汗去世之前,四個兒子中,已經有三個先後悲慘的死去,而最後一個,作為勝利者,把他囚禁於紅色城堡之中,如同一個沒有任何優待的俘虜。當年他在奪位稱帝后,把母后努爾·賈漢流放到拉合爾,這讓她得以在丈夫的墓旁度過餘生。而他在兒子奪位後,卻無法離開他曾經建造的都城——紅色城堡,最讓他難過的是,他無法再去陵前為妻子獻上一朵鮮花。

  在沙·賈汗被囚禁後一直到去世的八年裡,他只能生活在紅色城堡裡,這座他當年為自己建造的都城,現在成了一座他走不出去的迷宮,這迷宮只是對他一個人而言的。在他的晚年歲月裡,由於他不再是皇帝,他得以從繁忙的政務操勞和奢華的享樂生活中脫離出來,專心的投入到對宗教的信仰之中去,他現在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沒有人在遇到他時會為這個老人而側目,雖然他曾經是吒叱風雲的“世界之王”,沙·賈汗大帝,但他在最後的歲月裡,卻只是胡拉姆老人,一個早已被人們遺忘的人。由於他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走到生命的盡頭,因此在紅色城堡裡的時間,突然變得漫長起來。這讓他有了大量時間去做兩件事,起思考一些深奧的宗教問題和思念已故的妻子,直到他與她再次相會的那天的到來。沙·賈汗失去了帝國的權力,在開始時讓他非常痛苦,但時間一久,他認為這並未是一件不幸的事情。這在某種意義上,讓他重新的瞭解了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在大權旁落的哀愁與寂寞日漸在心中淡化之後,逐漸被一種欣悅所取代。他被囚禁於現實的迷宮之中,然而卻走出了人生的迷宮。他的靈魂從權力、財富和其它種種物質的束縛之中解脫了出來。由於他只能生活在紅色城堡之中,並且人們已經把他遺忘,他開始注意到一些以前被自己忽略的東西,比如白色大理石上雕刻的花卉和人物浮雕,牆壁上鑲嵌的紅色、綠色、紫色的寶石。他被這些在紅色城堡裡被人司空見慣的事物所吸引,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老人為什麼總是貼近大理石柱子和牆壁,一連幾個小時的凝視。但胡拉姆老人卻從中發現了巨大的秘密。隨著歲月的流失,在他看來現在的時間被以往過的要緩慢的多,他逐漸的認識到,自己曾經作為沙·賈汗的生活是不真實的,幾十年浮華奢靡的宮廷生活,連年的征戰,簡直就和夢一樣虛幻。後來不僅別人遺忘了他是沙·賈汗,就連他自己也懷疑自己是否曾經是沙·賈汗。那個帶有顯赫榮光的名字的人,沙·賈汗大帝,早在兒子們爭奪王位之佔前的那場大病中,就已經死去了。上帝讓他奇蹟般的康復,是給予了第二次生命。因為此前他的生活都是虛幻的,這次他的再生,讓他可以外在的看透一些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的虛幻本質。在他的生活接近盡頭時,他從宗教的信仰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對世界上的事情看的也越發透徹了。在他最後的歲月裡,內心中充滿了因不斷獲得新的智慧產生的快樂,而且他終於明白了,當年他的祖父阿克巴大遞給他起胡拉姆這個名字的真正含義了。當然,智慧的燭光,有讓他洞悉了自己的命運,一切都是按照一條神秘的軌道進行的,他一生的最大使命,就是要把天堂的本質在人間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顯現出來。作為回報,他獲得了第二次生命。他知道因為這一功績,他將獲得去尋找進入天堂的秘密的八年時間。而他終於在生命完結之前,得到了這個秘密,他最後需要的是慢慢等待那一神聖時刻的到來。

  7

  歷史上記載,沙·賈汗在被囚禁的日子裡,最後的住地是紅色城堡的一個八角樓上。八角樓處於紅色城堡的一角,是他為瑪哈爾·泰姬的一次生日而修建的,採用大理石建造,牆壁上飾滿了用各色寶石鑲嵌的花朵圖案。房頂呈拱形,四周走廊環繞,中心有雕花噴水池,樓下面是水流潺潺的朱木拿河,河的對面是德里。

  三十多年前,沙·賈汗因為無法忍受愛妻離去的痛苦,因此遷都亞格拉,修建了這座紅色城堡,如今一條大河將將他與對岸愛妻的陵墓遠遠隔開。但這並不能阻擋他深摯的愛和無盡的思念,他每天都站在八角樓的最高處,遙望朱木拿河對面聖潔的白色大理石奇蹟。後來由於他日漸衰老,視力急劇下降,再也無法眺望對岸妻子的安息之地了,就把兩塊水晶石鑲嵌在八角樓一個遊廊的大理石柱子上,從這面水晶組成的鏡子中凝視泰姬陵的映像。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裡,他都背對著朱木拿河,沉浸在水晶鏡中泰姬陵的影子中。因此那個只有她才可以得知的秘密,彷彿鏡子中的幻影一樣,永遠無法真正的抵達了,再生命的最後一刻,胡拉姆陷入了絕望之中。

  1666年1月22日,沙·賈汗大帝在彌留之際,夜晚的月光清澄無比,朱木拿河的流水輕輕的嗚咽著,老人從病榻上抬起頭來,帶著無盡的悲傷,最後望了一眼對岸的泰姬陵,含淚而逝。幾天之後,他的小女兒賈哈那公主,把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安葬在泰姬陵裡。

  沙·賈汗終於躺在了瑪哈爾·泰姬的身旁,他們再也不同分開了。

  沙·賈汗去世很久之後,一天她的小女兒來到他曾經居住過的八角樓。她記得看守在無意中和她提起,老皇帝生前的最後幾天裡,總是背對著泰姬陵,從一面鏡子中凝望對岸陵寢的影子。那天正是冬日的傍晚,懷著思念和好奇的心情,公主來到了那面鏡子前,出乎意料的,組成那面鏡子的水晶並不是一樣的顏色,一顆是黑色水晶,另一顆白色水晶,當她把目光湊近時,突然發現,白色水晶正在發射即將西沉的夕陽餘輝,而黑色的水晶正在反射剛剛升起的月亮的光芒,兩顆水晶終於在日月之光同時輝映的一刻,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公主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去過八角樓,可是一到傍晚來臨,就拿出兩顆水晶石,等待一天中日月的光輝同時出現的一刻,可是她再也沒有看見過那天在水晶鏡子裡所看到的一切,因為天堂的秘密不能向凡人顯現兩次。

  幾百年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為了到英國去學習法律,跟隨他的二哥從家鄉加爾各答,來到其任職的艾哈邁巴德。學習英國的社會禮儀和風俗習慣。因此,就住在了已經成為法官官邸的紅色城堡裡,在二哥出去辦公時,他就獨自一人在這座古老的皇城裡遊蕩、徘徊。我沒不知道他是否來到過八角樓上,眺望朱木拿河對岸的泰姬陵,但多年以後寫了一首名為《泰姬陵》的詩歌,裡面有這樣的詩句:

  不論我望得多遠,旅人總是不在那兒,親人沒法把他留住,帝國敞開的道路讓他自己離去,山嶽和海洋並不擋住他的去路。

  今天他的馬車正在黑夜的召喚下,按著繁星的音樂奔馳,奔向早晨洞開的大門。

  我揹著記憶的重擔留在後面,然而他並不在這兒,他毫無負擔,自由自在。

  這些詩句寫的是大帝,但含義卻晦澀難懂,就連詩人自己,在寫完之後也不太明白自己寫的是什麼,甚至想在定稿中刪去。

  圖片

  8

  一位額頭寬寬的,臉色白皙,雙眸黑亮的英俊青年,從鑲滿寶石的黃金寶座上站起來身來,他從一個長長的走廊來到宮殿的門口,門外有溫暖的陽光和歡樂的吵嚷聲。他來到熱鬧的集市上,把美麗的黑色大理石宮殿留在身後,集市上賣東西的商人都是美麗的女人,擺在她們面前的是漂亮的錦緞和華麗的刺繡品,金絲銀線的布料做成的華貴頭巾,各種珍珠、寶石和金銀做成的精美頭飾,指環和手鐲。女商人們說說笑笑,儀態萬千,如同傳說中的乾達婆。英俊的王子在集市中穿行,充滿了快樂,但他的腳步卻並未停留,眼眸裡似乎在尋找著什麼。哦,是她,那是他要找的人兒。王子來到一位氣質嫻靜的少女面前。

  “你要買什麼嗎?”少女微笑著問道。青年頓時被這笑容傾倒了。

  “不,我迷路了,我在這喧囂的集市中,找不到家的方向了。但是我好象見過你,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嗎?”

  少女從貨攤的後面走出來,溫柔的抓住青年王子的手,含情脈脈的凝視他的雙眸說:“我已經等你很久了,你終於來了,讓我帶你回家吧。”說著拉起他向集市外面跑去,他們的腳步輕快的飛離了大地,登上了一條七彩的虹。

  “我們要去哪裡?”青年有些驚慌的問道。

  “到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地方,我們的家!”少女快樂的說。

  在黑色大理石宮殿的對面,有一座一模一樣的白色大理石宮殿。兩座宮殿之間,有一道美麗的彩虹,兩個彼此相愛的人,正在向白色大理石宮殿跑去。

  沙·賈汗的小女兒,那天傍晚在水晶石的光芒中,或許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但那也可能是她的幻覺或想象,也說不定呢。誰也不知道沙·賈汗大帝的孔雀寶座和那兩顆水晶石最後到了什麼地方,或許那也只是傳說吧。

  只有泰姬陵在經歷幾百年的風雨後,還屹立在印度的朱木拿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