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前言

为推动形成市区两级信息化建设合力,加快城市大脑城管系统统一平台构建,市城管局按照“四个一”的要求,探索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开展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工作,从市、区两级选取了12个“重点工作亟需”、“预期成效明显”的项目,通过全市统筹,形成市区协同作战的城市大脑城管系统建设良好局面。

2019年,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信息智慧化助推管理精细化”,推进了河道治理、垃圾减量、燃气安全、市政监管、渣土管理、犬类管理等城管重点工作的提质增效。即日起,将开展2019年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总结提炼做法,加快项目推广。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2019年11月11日,上城区智慧城管平台通过监控智能分析,识别到龙舌嘴路人行道上有一大件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通过监控录像还原了事发的经过,同时经过沿途监控的排查,成功锁定了当事人及所在位置。随后,执法队员上门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查处,并出示相关视频证据,在铁证面前当事人放弃狡辩,接受了处罚。从发现问题,到明确案发经过并锁定当事人,直至完成案件的查处,整个过程仅耗费8小时。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非接触性”执法,是一种以现场可视化为前提,以调查取证多元化为保障,在当事人“零口供”情况下完成整个违法行为查处的执法新模式。上城区城管局依托信息化手段将“非接触性”执法模式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的执法和管理中。以现有的智能管控及网格化管理指挥平台为基础,探索并建设了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管理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在执法过程中,案件取证难、执法矛盾多、基础信息少等问题,极大程度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非接触性”执法是一项综合性课题,上城区城管局积极协调公安、市场监管、治水等多部门实现数据对接,并融合综治、执法、市政、河道等多项城市管理元素,还在工作理念和机制上实现了创新,从注重现场执法到注重非现场执法转变,推动执法工作向源头化解、前端管理和事前防范延伸,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主体功能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一)智慧采集完成自动上传


建立执法记录仪音视频证据集中管理及高拍仪系统,为每位执法队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共计160台,同时为每个执法中队配备了1台采集工作站和1台高拍仪。执法队员可通过执法记录仪自动记录并上传执法过程到服务器及平台,并利用高拍仪系统,将纸质文书快速转换为电子文书,录入案卷文书库。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二)人脸识别确保人证一致


建立人脸识别库,执法对象接受处罚时,通过人证比对一体机自动采集人脸信息并录入人脸库,并与执法对象身份证自动比对,解决人证不一致问题。目前,人脸识别库还共享了公安的5000余组特定人员人脸信息。同时,在58路智能监控和车载监控上部署了人脸识别功能,可自动识别违法对象、采集违法信息,并将报警信息与公安综治联网。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三)利用智能监控自动锁定证据


上城区城管局在全区建设了446路智能监控,其中91路为AI智能监控,可对出店经营、机动车违法停车、违规遛犬、共享单车乱停放等14类常见违法行为实现智能识别和自动抓拍,其中对机动车违停还能实现车牌抓拍,并与事件进行绑定。自运行之日起,系统已通过智能抓拍发现问题4698件,其中8件已进行立案查处,1360件机动车违停进行贴单处理、2556件进行劝导整改。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四)信息共享实现一键获取


对各类城市管理基础信息进行对接与融合,接入了公安监控资源和特定人员库信息、市场监管沿街店家等信息,融合了市政地下管线信息、环卫作业信息、“五水共治”信息,以及道路广告、工地施工、渣土运输、停车泊位、犬类等审批信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数据库实现移动端可视化查询,执法队员可以通过“城管通”APP对全区道路上印制的二维码铭牌进行“一键扫码”,自动获取城市管理数据详情,目前已完成2000个二维码铭牌安装,后期还将增加3000个。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五)“最多查一次”规范执法行为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避免重复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我局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最多查一次”工作法,即通过一次检查,将被检查人所有涉及综合执法重点监管领域的检查事项集中进行检查,既节约了行政成本,也减轻被检查人的负担。同时,通过“最多查一次”不仅完善了执法数据库,执法队员也可通过手机端实时了解企业具体情况,方便执法工作的开展。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取得成效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通过科技手段创新,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管理系统较好地化解了传统方式取证困难、管理矛盾激烈等问题,在执法过程各环节实现减少人工、减少风险、促进规范、提升效能,对破解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有重要意义。

通过二维码技术将城市管理数据库部可公开部分进行公开,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扫描,获取到需要的数据。钱塘江堤防潮监控自动识别跨越挡浪墙的人员并发送相关部门及时处置,有效防范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经营户建立一户一档的“问题清单”,执法队员对照执法清单实行“最多查一次”,通过一次检查将栏目中的全部问题作出相应处理,不仅完善了执法基础数据,提升了执法效率,而且降低了检查频率。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管理系统,让城市变得更高效、更智能!

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管信息化全市通用项目建设成果巡礼之八——上城区“非接触性”执法应用

更多全市通用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将陆续推出

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