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前置概念: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戶獲取成本

LT:Life Time,用戶生命週期留存時長

LTV:Life Time Value,用戶生命週期價值


拉新是產品擴大服務人群的必經路徑,且投入較大(趣頭條拉新成本,常佔營業費用40%以上),其質量評估是產品側重要環節,包含拉新數量、拉新效率、單個新用戶質量等維度,本文淺談新用戶質量評估這一塊。

常見的新用戶質量評估,有從獲客成本角度入手的,有從留存角度入手的。本文更多是從單個新用戶的營收角度入手,引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去評估。新用戶質量評估模型如下:

新用戶價值 = LTV - CAC

在可接受的拉新成本回款週期裡,如果新用戶價值預估大於0,意味著新用戶質量槓槓的,可以擴大拉新的規模,也可以提高投放的競價能力,獲取更優質用戶群。如果新用戶價值小於0,這也是大部分產品的狀態,則需要分析產品目標、產品階段、哪些影響因子在影響,影響因子達到天花板的話,是否可以讓新用戶價值打正,以此為決策產品的發展方向和現階段策略依據。

從模型可以看出:新用戶價值,取決於新用戶的LTV與CAC的差值。對LTV涉及的產品側優化,或者對CAC涉及的渠道側優化,都未必會提高新用戶價值,這也是常說的“只談收益,不談成本,或者只談成本,不談收益,都是耍流氓”的現證。LTV與CAC的差值,在以“渠道維度”劃分的用戶群中,常常表現明顯,是新用戶價值優化更前置的選擇。

用趣頭條2019 Q3和Q4的財報數據舉例:

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其中:週期為半年;LTV = LT * (單用戶每日收益 - 單用戶每日維護成本 );單位為RMB元

對於趣頭條這樣的成熟產品來說,Q4產品側的優化對於留存影響不大,單用戶每日維護成本也沒有變化,所以新用戶的LT變化有限。據此有結論:2019 Q4的新用戶價值提高了。但這不是數據表面看來“單單CAC側”的優化,而是基於不同渠道新用戶價值的考量,做出渠道拉策略調整優化帶來的。

下面具體來看“渠道維度”劃分下的新用戶價值:

同一渠道的用戶屬性接近,產品使用行為較為接近,且拉新成本近似。不同的渠道常常會表現出新用戶價值的差異,舉個例子:

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其中:單位為RMB元

從中可以看到:渠道B,雖然拉新成本最高,但是新用戶價值是最高的。渠道C雖然拉新成本最低,但是新用戶價值是其中最低的。

有了預估新用戶價值之後,可以結合“渠道可拉新用戶數”做拉新渠道策略調整,先忽略拉新效率。

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渠道A:單用戶價值高,且可拉新用戶數多,應加大投放力度,也可以提高競價能力。

渠道B:單用戶價值不高,但是渠道可拉新用戶數多,需要著重優化該渠道的CAC部分,看看是不是可以讓渠道B轉向第一象限

渠道C:單用戶價值不高,且可拉新用戶數少,渠道可砍掉或者優先級放後

渠道D:單用戶價值高,但是渠道可拉新用戶數少,可以維持現有的投放策略

拉新渠道策略調整之後,新用戶價值的優化,就回到了定向渠道。定向渠道需聚焦到CAC和LTV每個部分的優化,CAC部分先不展開。LTV部分,留存常是影響較大因素。

新用戶留存在同一渠道不同時期可能表現出差異,因為大部分用戶的使用行為是隨使用時間的推移呈階段性變化的,常用“同期群”的方式觀察,舉例如下:

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截止3月7日的統計,數字皆為舉例。

上述同期群留2個問題:

1. 觀察到了那些異常點?

2. 3月7日的DAU怎麼通過同期群計算?

新用戶質量的評估,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即營收角度來評估,對於產品來說,是一種更全局的觀察方式,引導“產品拉新”朝更健康的方向推進。產品部門和市場部門也有了一致的目標,攜手共進,共同為美好目標奮鬥。


本文由作者@何其多多 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怎麼用“單用戶價值模型”,做新用戶質量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