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常州一企業“先見之明”避免了18.24萬美元的損失

近日,常州一家從事進口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的企業,順利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獲得了18.24萬美元的賠款。在該企業感到“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讓不少同行為他們投保進口預付款保險的“先見之明”感到佩服。

據介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內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江蘇很多外貿企業紛紛利用海外市場網絡,迅速開展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療設備等緊缺物資的進口,積極支持疫情防控。但由於時間緊、物資缺,國外賣方大多要求企業先行支付大額預付款,“這讓我們承擔了很大風險,一旦進口出現變數,那就是不菲的損失。”上述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免費向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全球醫療用品供應商名錄的基礎上,緊急出臺進口預付款保險專項政策,並針對防疫物資的進口需求,簡化承保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有效解決了外貿企業的後顧之憂。

常州這家企業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記者瞭解到,該企業於1月29日通過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順利投保,取得了全國第一張進口預付款保單。投保後,該企業經中間人介紹,於2月10日與印度一家供應商簽訂了20餘萬美元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採購合同,約定合同簽訂當天全額預付貨款。但當企業付完全款後,印度這家供應商卻遲遲沒有發貨,一直以航班問題、產品問題、出口限制等理由搪塞。2月21日,常州這家企業提出取消訂單,並要求供應商根據合同約定退還預付款,印度供應商仍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

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瞭解到相關情況後,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委託其海外渠道啟動調查。根據印度這家供應商反映,其無法供貨是因為印度政府頒佈了口罩出口禁令,並以匯率波動損失為由拒絕立即退還貨款。對此,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迅速按照保單約定,開展定損核賠工作,在短短一週內即向常州這家企業支付賠款,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實際上,享受到這一支持政策的江蘇企業不止這一家。記者從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瞭解到,春節以來,其已陸續為7家江蘇企業提供了進口預付款風險保障,累計承保金額近160萬美元。

“我們開闢了理賠服務綠色通道,優先處理受疫情影響出口企業的出險理賠,並簡化理賠程序,在貿易真實的情況下適當放寬理賠條件,幫助企業緩解資金流轉壓力。”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其已通過理賠綠色通道為重要生活物資骨幹企業、外貿穩工復產重點企業處理賠案12件,賠款金額近200萬美元。同時,為切實保障企業在困難階段資金穩定,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還累計向江蘇近140家企業支付賠款超過1.7億元,有效幫助了廣大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為全力穩定外貿基本盤貢獻力量。

目前,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海外對國內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產生了較大需求,伴隨著業務而來的同樣有風險。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國內企業在進口防疫物資時需要防範風險,現在外貿企業向海外出口防疫物資同樣也要注意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等工具,積極防範風險,做到防患於未然。

通訊員 任曉剛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春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