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兩大港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深層次解讀

3月25日晚間,上港集團(600018)與寧波港(601018)共同發佈公告表示,二者於2020年年3 月 24 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在合作方式上有以下幾項:

  一是上港集團認購寧波舟山港港非公開發行的股份;二是寧波舟山港將與上港集團協商參與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三是雙方將以上海港航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為平臺在港航、交通、能源等領域及相關項目開展投資合作;四是雙方將在子公司層面,尋求雙方子公司的投資及業務合作;五是最後,雙方同意建立管理層不定期會晤和溝通機制,討論現有合作情況、未來合作需求等戰略合作事宜。

  雖然上述戰略協議僅是雙方合作意願和基本原則的框架性、意向性、初步的約定,具體合作事項及實施進展具有不確定性,協議涉及項目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嘗試細化世界兩大港口之間的合作動向。

  第一項中,上港集團將以總額不高於人民幣 37 億元認購寧波舟山港非公開發行的股份。需要注意的是,37億元未超過上港集團最近一年經審計淨資產的5%, 不構成重大關聯交易,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港口圈認為,這並不是一筆簡單的財務投資。雖然寧波舟山港近年來經營業績保持了平穩的增長態勢,上港集團此次出手能夠進一步增加公司對港口主業的投資收益,帶來較為穩定的投資回報。最為重要的是,此次定增為以後優化整合長三角區域資源,實現港口集團協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調。如果說此前的合作,更多是框架性的合作,此次上港集團拿出資金,寧波舟山港拿出股份,真金白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次,雙方將共同開發小洋山港區。對於這一點,有跡可循。洋山港較為為特殊的一點是,其行政權屬歸浙江,經營管理權歸於上海,是兩省市合作的產物。洋山港開港運營至今,其集裝箱吞吐量已佔據上海港半壁江山,穩固了上港作為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的地位。

  2018年10月,浙江海港集團以現金50億元對上港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前者將持有盛東公司20%股權。根據此前信息,小洋山區域的開發合作,將以盛東公司為主體。因此,路已鋪好,兩港共同開發小洋山港將徐徐圖進。

  對於“雙方將以上海港航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為平臺在港航、交通、能源等領域及相關項目開展投資合作”這一項內容,據公開信息,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上港集團與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各佔50%的股份,經營範圍為股權投資。據港口圈瞭解,如果出現股權平分的情況,一是進行協議約定,由誰擔任一把手;二是進行輪流坐莊。目前,上海港航股權投資公司參股五家企業,如下圖所示:

世界兩大港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深層次解讀

  第四、五項合作方式來講,兩大港口,一個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另一個則是世界第一大貨物吞吐量港口,同屬於長三角港口群,雙方此前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後續建立起不定期的會晤和溝通機制也就意味著區域中的兩個龍頭企業將在國家戰略的糅合下,坐在一個“牌桌”,共同打好長三角港口協同這把牌,從競爭層面走向更多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