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這是李子柒的自我介紹。

李子柒有多紅?

微博粉絲超過2000多萬;

B站粉絲460萬,抖音粉絲超3800萬;

Youtube粉絲超過了890萬,每個視頻播放量高達500萬,受央視點名誇獎,海外粉絲也對她讚不絕口……

看下面這幅圖,一大票網友等著她“復工”……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網友稱她為“東方美食生活家”,而李子柒“不在”的這段日子裡,出現了很多模仿她的博主。比如“韓版李子柒”,“俄羅斯版李子柒”,“男版李子柒”……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2019年12月,她上了《中國新聞週刊》,被評選為“2019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李子柒的爆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姑娘逐漸自我品牌化、個人IP化的過程。

有網友力挺李子柒,“有的網紅一天一個視頻,而李子柒一個視頻至少三個月,這就是她紅的理由”!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她確實沉得住氣,耐心打磨內容。視頻雖只有十幾分鍾,但時間跨度比較大、製作週期比較長,展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農業生產模式。被央視點名,曰:“提供了一個窗口,讓我們和世界更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雖然李子柒更新慢,但是很多人願意等!

用心、有態度的作品,誰不喜歡?

人世間的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天道》裡丁元英有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神話,無非四個字,腳踏實地。”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但隨著李子柒的爆紅,網絡上出現了質疑的聲音。

在B站,有人用彈幕吐槽她的故宮醬賣得貴,不如老乾媽!

底下一片彈幕刷過:那你這輩子只配吃老乾媽。

當然,任何一個公眾人物,都沒辦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但是當必須喜愛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去研究不喜歡她的人是為什麼,就變得有意義了。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除了李子柒被酸年收入1.6億,李佳琦也曾被酸買豪宅。(雙方皆闢謠)但一些鐵粉堅定不移地支持李子柒:“人家不偷不搶,憑本事掙錢,有什麼可黑的!”

的確,有些人只看見別人的成功,卻沒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和辛苦。

一位知名博主說:每個行業做到前2%的人都能賺很多錢,不要講得好像別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就是靠搜刮誰的錢包一樣。

說實話,如果這個世界只有一種審美標準,是挺可悲的;如果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對成功的人惡語相向,挺可悲的。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懟李子柒的話題,無外乎“你有團隊”“擺拍”“太假”“不是真實的農村”等聲音。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李子柒和華農兄弟哪個是真實的農村生活?”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醒醒,你嚮往的不是農村,是一池一院完全不輸城裡的田園小資生活!”

的確,正如上文所述,李子柒的生活其實並非真正的田園牧歌,不是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她的視頻是一種異化了的山村小資。

傳統中華里的田園是隱世的,是無慾無求的,不會在這些外物上如此花盡心思。終南山苦修是中國隱世文化的極致,那裡不會有這些。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而在李子柒的作品裡,她所使用的所有器皿都非常講究,是各種不同尺寸的陶器;雪天,她會穿著袍子在家裡做菜,雖然那個袍子看起來非常地不便……

有人要說,“拍視頻嘛,必須要有一定的美化。”這無可厚非,但是美化也要還原。《鶴唳華亭》裡的女公子曬書時還要用襻膊(一種掛在頸項間,用來摟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何況廚娘?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宋百馬圖中馬伕》寫:“ 宋人記廚娘事,就提及當時見過大場面的廚娘,用銀索襻膊進行烹調。可知它是宋代勞動人民為便於操作而發明的通用工具。”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既要田園牧歌,卻半路拐向山村小資,小資起來又不符合古代中國的美學傳統。這是李子柒被不喜歡的理由之一。

對於李子柒,喜歡或者不喜歡都實在是一件太正常的事,畢竟互聯網世界,從來都是涇渭分明。有偏好,但沒有對錯。

但有一點,也是最無法逃避的,李子柒用流量變現!惹怒了一批人。

網紅導流至淘寶賣貨,是網民們非常熟悉的路徑,但為什麼李子柒不行?

其實還是上文邏輯,李子柒的視頻有多自在清淡,她賣貨就有多自相矛盾。

截止到目前,李子柒旗艦店的粉絲數達到近300萬人次,店鋪內產品總銷售額超過2億元……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前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在其個人公眾號表示:在這個行業“大撈一筆”的訣竅,從來不高深複雜。個人品牌就是個人IP,也就是一個人的個人影響力。越鮮明,越成功。

李子柒曾經在訪問裡說過,自己視頻之外就是一個女漢子,不化妝也沒有上鏡這麼講究,但她的視頻的確是纖塵不染的,就算是炕上生火臉也不會有一絲漆黑。既然要做仙女,就不太好公開“恰飯”。

這正是她作為一個仙氣IP的不可調和之處。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坦誠的媚俗和虛擬的高雅,究竟哪個更美好?

我們不做評論,終究我們要看的是能否到達“那個想要到達的地方”……

看了她的視頻,讓人明白了“活在當下”“煙火日常”的力量。

海子寫:“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寫完這首詩後的兩個月,他就臥軌自殺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對幸福的定義如此平凡、質樸:“餵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李子柒的語言和她的視頻一樣,給人一種安靜的力量。

所以屏幕前的我們,在她的視頻裡感受不到焦慮。

她的視頻裡有詩歌和遠方,讓我們看到最多的是當下的寧靜和心安。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來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卓瑪,是個在高海拔地界長大的藏族姑娘。

97年出生的她,原本與丈夫一起在稻城以打工為生,由於高原地理環境的限制,每年有大半年的時間,他們都只能賦閒在家。等到春天來臨的時候,他們會前往高山挖蟲草與松茸等高原特產。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一個偶然的機會,夫婦倆接觸了快手,在那之後,卓瑪迷上了用拍視頻的方式記錄家鄉風光和採摘趣事。通過她的鏡頭,對高原雪域風景感興趣的粉絲們得以大飽眼福。和李子柒一樣,卓瑪也是每天發佈一些自己的“日常”。

人生終極意義,無非想要的不過是一個暖融融的所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同樣的,李子柒的視頻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炊煙裊裊的遠方。

之所以心嚮往之,因為身不能至。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對此白巖松發話了:

有人說,“擺拍”、“假”、“淨挑好的”,可是除了紀錄片,電影大多也是假的,卻不妨礙人們真的被觸動,並且真的喜歡,過高的評價或過低的質疑都不一定對,微笑著鼓掌是最好的。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從來不相信她的視頻是真實的鄉村,我相信的是,她能喚起美好的記憶。它恰好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與世外桃源的距離,但又不至於像天堂一樣遙不可及。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奶奶家度過的寧靜安詳的日子。

一個成都的朋友說她看李子柒沒感覺,因為她童年也在那裡長大,她也插秧捉魚,老家也有湖光山色。

人們有時候的確喜歡霧裡看花。有美感,又不至於威脅到現有的生活。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翻開國內外評論,發現人們喜愛李子柒的理由出奇地一致。

李子柒爆紅的背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不禁讓我陷入深思:這種反差是不是也暴露了我們長期的文化不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