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南快北慢”愈發突出 青島創新做法實現逆勢增長

中國經濟“南快北慢”愈發突出 青島創新做法實現逆勢增長

中国经济“南快北慢”愈发突出 青岛创新做法实现逆势增长

對一個城市來說,固定資產投資是包括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外商投資等投資的總和,是城市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在當前中國經濟“南快北慢”現象愈發突出的情況下,青島這個北方城市,為何會“猛然躥升”?

青島投資增長能獲得突破性進展,“創新”當屬首功。

有創新才能有突破,但創新就得敢冒風險、敢有擔當。譬如,青島讓企業成為配置資源主體,政府在背後支持和服務,這一做法在初期曾有不少幹部擔心“被誤會”,不敢大張旗鼓地支持企業。青島市主要領導就在各種場合明確表態——“為企業站臺,是幹部的責任和義務”、“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只要企業有需要,領導幹部就要出面站臺”、“誰不敢支持民營經濟,就是對自己做到‘親’‘清’政商關係沒有信心!”如果沒有擔當精神,沒有一顆真正為公之心,創新做法也很難持續堅持。

創新還得直抵本質。譬如創業,過去青島的做法是以孵化器、創業企業為主體,雖然也知道創投風投基金很重要,但因為政策沒有競爭力,招引的創投風投基金大多隻能作為創業企業外圍支持者,這效果就差遠了。而去年青島出臺了全國最優的基金招引政策,通過財政資金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金組建支持創業企業的創投風投基金,通過參股創投風投基金培育和引進創業企業,這一下子把創投風投基金變為了培育創業生態的主體。這一改變帶來生態大變,不單讓青島已有創業企業有了基金“活水”,更通過基金這個主體吸引了更多優質創業企業前來。

創新更要切中時弊。投資增長是硬任務,會不會有人在重壓之下弄虛作假?青島把監督任務交給了人大和政協:圍繞打好15個攻勢,青島人大和政協組建了145個工作小分隊跟蹤調研督導。一個月寫一份調研報告,一個項目寫一份督查報告,一個季度拍一個現場督查專題片,及時向市委彙報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對於這種監督機制的威力,青島一位機關幹部說得明白:市人大、政協領導同志很多是從區市委“一把手”崗位上成長起來的,工作經驗、基層經驗、領導經驗豐富,具有發現問題、找準“穴位”的“火眼金睛”。“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門道兒’,下面哪敢再摻一點兒假!”

正是這些層出不窮的創新做法,才讓青島有機會實現投資增長前所未有的突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