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讓人羨慕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網友:天差地別

一.改革變遷、進步的時代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經濟實力逐漸提升,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進步。人們的衣食住行、夢想追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父母那一年代,四十年的改革變遷,公務員和國企單位人員享受到了改革的巨大紅利,比如福利分房、醫療保障、社會資源,實現了人生財富和自身價值的雙重收穫。

80年代讓人羨慕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網友:天差地別

讓孩子進入國企或者考上公務員,那就是選擇一條安全、穩定的生活道路。一直以來,人們對國企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和執念,但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進步,比如一直很受歡迎的高速公路收費員,如今卻面臨著被淘汰。再比如80年代的這幾個職業,在當時人人羨慕,都想擁有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

二.“金飯碗”不再輝煌

1.供銷社——售貨員

年輕人可能不瞭解“供銷社”,但在老一輩手裡可能見過糧票、肉票、布票等等。供銷社就相當於現在的大型超市,是集體性質的。由於當時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物品供應都是靠供銷社統一提供,人們吃的用的,沒有商店,都要在供銷社購買。憑票購買,如果沒有票,有錢也買不到。所以,售貨員有著最豐富的資源,而且態度極其傲慢。

80年代讓人羨慕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網友:天差地別

很滑稽的是,在當時的商店裡,甚至會看到這樣的字樣:嚴禁打罵顧客!可見當時售貨員社會地位有多高,都說顧客是上帝,售貨員才是上帝。雖然人人羨慕,但在當時想進入可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不過,如今,售貨員這個崗位變成了商店、商場等等的營業員,福利待遇和當時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2.單位部門——司機

八十年代的司機相當吃香的,因為那一時期,民用車輛才178萬輛,客運汽車就佔了20%。當時來說,汽車是很珍貴的,一輛桑塔納要十幾二十萬,幾乎沒有幾個人有車,有車的基本上都非富即貴。

要想學車是非常耗時的一項事情,需要有單位證明才能參加考試,並且要兩三年才能拿到駕照,而且還要學簡單的修車,可見含金量有多高。

80年代讓人羨慕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網友:天差地別

汽車司機基本是給領導開車,或者是國營的汽車公司開車,他們的月薪可以比一般工人要高出10倍的工資。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得有多好。

如今,汽車基本上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代步工具,無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公交車司機,已經不存在優越感了,收入和社會地位也都不及當時,就是一個基層崗位。

3.郵局——郵遞員

郵遞員的工作,就是將信件安全帶到目的地,雖然是個體力活,但是待遇卻比較好,工作也很穩定,而且很受大家的尊重。

80年代讓人羨慕的“金飯碗”,如今這些崗位怎樣?網友:天差地別

現如今有些雖然依舊是國企,但今時不同往日,過去的郵遞員,有制服,配了人人羨慕的二八鳳凰牌自行車,騎在大街小巷非常的拉風,相比普通工作來說,也是有優越感的。

三.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

時代在進步,經濟在迅速發展,處在任何一個崗位,都肩負著工作的壓力與生活的壓力,我們說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自身不斷學習,提升核心競爭力,與時俱進,這樣任何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