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邮票年册

邮票定位册是指按照发行时间或者编号顺序将邮票插放位置固定的邮票册,与贴票簿类似,但邮票不必贴放,而是插放入固定位置上的护邮片中。有不带邮票图、带黑白图谱、带彩色图谱等种类。插票页一般还印有邮票名称和发行资料介绍。

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制作邮票定位册,有邮票年册、数年合册及专题册等。在邮票定位册中,由于邮票年册将中国邮政一年所发行的邮票全部收录其中,并且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因而受到集邮者的青睐,从中获益匪浅;即使是非集邮者也喜欢收藏它,使之成为了最大众化的收藏品。


这些年以来,由于邮票市场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特别是绝大多数编年邮票都处于打折的状态,挫伤了广大集邮预订户的积极性,使得收藏邮票年册的集邮者大幅度下降。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集邮爱好者人数的减少乃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笔者以为,收藏邮票年册应该更多地审视它的文化色彩,不宜将其能否升值作为收藏的先决条件。 中国邮政每年发行的邮票大约在30套左右,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教育等一系列题材,其内容丰富多彩,而邮票年册就是完美展现这些内容的微缩景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在一年当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动态百科全书。

邮票年册插票页都印有邮票名称、发行时间、志号、设计者、规格、齿孔度数、版别、印制厂、背景资料等信息,它对于收藏者了解某一事情或者事件的来龙去脉无疑有着莫大的帮助。

比如说,2008年在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我国非常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当年所发行的邮票中予以展现,每当我们翻开2008年邮票年册欣赏邮票之时,往事都历历在目,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而感到骄傲自豪。


寓教于乐的邮票年册

“齐白石”小型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邮票年册中每一套邮票所记载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回味的,有的东西甚至是难以忘怀的。 邮票年册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0年的邮票年册,因为当年发行的“庚申猴”、“齐白石作品选”、“京剧脸谱”、“风筝”、“桂林山水”、“荷花”套票、“留园”等邮票现都已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经典品种,尤其是人见人爱的“庚申年”邮票,其它所创造出的5万倍的升值幅度,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1980年、1981年、1982、1983年和1984年这四年邮票年册的价格相对较高,特别是1980年邮票年册的价格更是超过万元元,建议暂时选择放弃,初次涉及邮票年册、且集邮知识贫乏的收藏者更要分清主次,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损失。

收藏邮票年册虽然是一项不错的文化活动,但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这是无法回避的,可以先从价格低廉的编年邮票年册入手,也就是以2008年邮票年册为起点一步一步往前推,边学习边总结经验,这样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过重的经济负担,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带来某种愉悦感。


笔者以为,收藏邮票年册之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关键性邮票的品相,所谓关键性邮票就是对邮票年册价格起着重要影响的邮票,有的品种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庚申猴”邮票的价格为4000元,其价格占就到1980年邮票年册价格的一半左右。

关键性邮票在邮票年册中所起作用的情况,在JT邮票年册中尤其突出,比如说,1981年邮票年册中的“红楼梦”小型张;1982年邮票年册中的“益鸟”和“辽代彩塑”小型张; 1983年邮票年册中的“西厢记”和“仕女图”小型张等品种,它们的价格决定着邮票年册的核心价值的。因而这些关键性邮票的品种乃是至关重要。


收藏者在购买JT早期邮票年册的时候往往会货比三家,这无疑是非常可取之策,但也不能一味地向价格过低的邮票年册倾斜,甚至逢最低价必买,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其实不然;如果其价格过低的话,其关键性邮票的品相必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一分钱一分货,这种情况在JT精品票中表现的极其明显。

虽说编年邮票年册价格基本都在100~200元之间,相对于早期JT邮票年册的价格低得多,但是收藏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比如说,2006年邮票年册中的“运动项目”(1)邮票;2007年邮票年册中的“竞赛场馆”邮票;2008年邮票年册中的“奥运开幕”邮票等品种就存在着将其原票换成用不干胶邮票的情况,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又比如,2005年邮票年册中的“吉祥物”邮票是5图连印,如果断开,其收藏价值必定会受到影响,这一细节也一定要特别注意。(周凤迟)


寓教于乐的邮票年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