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善念,小偷不走尋常路:只偷食物,不偷錢!

心存善念,小偷不走尋常路:只偷食物,不偷錢!

小偷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好吃懶做,偷雞摸狗,好逸惡勞,坐享其成,哪怕冒著被人揍會坐牢的風險,也要孤注一擲,以身試法,公交車上、地鐵、商場、街頭以及醫院等等可能得手的場合,他們都不惜冒險,實施扒竊。誰的錢都是流血流汗辛辛苦苦賺來的,而不是大風颳來的,尤其醫院裡前來診治的病人,那都是救命錢,可即使如此,他們也毫不在乎,下手的時候一點兒也不手軟。

人們對小偷深惡痛絕,咬牙切齒,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但是,世道如此,縱使人們千般防範,還是擋不住小偷此起彼伏。

小偷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這跟年少時家庭教育可能有很大關係。小時候,偷街坊鄰居,價值也不會太大,即便真有值錢的,也因為年齡不足而不負法律責任,所以往往不了了之。長大後,一方面養成了偷竊的習慣,一方面因為文化程度不高而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加上生活壓力和物慾誘惑的雙重刺激,便會在偷竊的違法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然,有人可能會說,我文化程度也不高,怎麼沒去偷?答案顯而易見,小時候受到過良好教育,在內心處形成穩固觀念,如“人窮志不能短”,如一想起自己犯錯時父母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就立刻將意圖越軌的心收了回來。

疫情期間,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我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一對夫妻到武漢看病,結果遇到封城,再也出不了武漢。他們沒帶足夠的錢,沒有容身的地方,甚至,他們連吃的東西都買不到。那時的武漢,很冷,他們兩人可憐巴巴地走在橋上,只能在垃圾箱裡看到什麼能吃的就撿起來吃什麼。即使境地如此,他們仍然堅守做人的底線,不曾越過雷池一步。

人,只有陷入絕境,才會暴露本性。據媒體報道,浙江東陽發生多起入室盜竊案,匪夷所思的是,盜竊現場,所有值錢的貴重物品都沒有被盜,不值錢的辣椒醬、麵包等食物卻被一掃而光。

別說警察少見多怪,就連事主也一頭霧水,按照經驗常識判斷,小偷入室盜竊,應該緊著貴重的值錢的東西偷,而不是本末倒置,光挑不值錢的吃的東西偷,畢竟,風險收益不成比例。

警方調查發現,嫌犯是一名小夥子。年紀輕輕,何以誤入歧途?常言道,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緣何反其道而行之,寧為食不為財?

心存善念,小偷不走尋常路:只偷食物,不偷錢!

據查,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小夥子從18歲開始就來浙江東陽打工。這一次,由於手機和身份證不慎丟失,又沒有健康綠碼,回不了家,只好暫時居住在一個時不時有水流動的下水道里。雖然條件極差,甚而令人感到恐怖,但情勢所迫,他別無選擇。當下,小夥子不僅無處安身,而且食不果腹,當實在餓得忍不住,他就翻牆入室偷些吃的來。

這樣的盜竊嫌犯,實在讓人恨不起來。小夥子的盜竊動機並不可惡,僅是為了滿足極端條件下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本不壞。要不是特殊意外即手機和身份證丟失的情況發生令其陷入臨時困境,他可能壓根兒不會越過紅線觸犯法律。

這樣的案例絕非個案。曾有一農村男子,父親因癌症去世,母親積勞成疾,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後做手術花費了六七萬元。後期治療費用每月幾千元。男子的孩子正在哺乳期,開銷不小,弟弟又在外唸書,每月也要幾百元生活費。家裡欠債近10萬元,而全家的經濟來源全部依靠男子一人。某日,男子街上閒逛,偶遇一輛未上鎖的摩托車,一想到母親治療急需用錢,他一念之差,鬼使神差,陷入了犯罪的泥潭。

生活現實,但不論如何,貧窮都不是盜竊的理由。《悲慘世界》主人公冉阿讓,原本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七個可憐的孩子。可是,有一年冬天,由於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為了不讓孩子餓死,他不得不去偷麵包以解燃眉之急。世界的悲哀之處,是容不下本分人的基本生存,從而將其逼上違法之路。冉阿讓很善良,他是一個好人,偷一塊麵包救下孩子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社會效果,但是,法不容情,他還是被定了罪,判了刑,並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悲慘人生。

心存善念,小偷不走尋常路:只偷食物,不偷錢!

對於一個違法犯罪人,萬不可不分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當犯罪的標籤一旦貼上,再撕下來,總要承受身體受傷和精神痛苦,何況,即使表面上撕下來,也從心裡面撕不掉。不論是入室盜竊食物的小夥子,還是為了給母親治病而偷竊摩托車的年輕人,都不該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從道德上進行無情鞭笞。他們不是以盜竊為生,不是靠盜竊發家,更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或變態滿足,他們的主觀惡性,並不太壞,如果將其公事公辦地按律論處,那麼,他們將極可能重蹈文學虛擬人物冉阿讓的覆轍,即使一輩子的懺悔,也改變不了曾是囚徒的命運。

只偷食物不偷錢的善良小偷最終獲得了受害人的諒解。得饒人處且饒人,給人一條生路,讓其重回正途,或許,正是法律追求的最好效果。警方體諒小夥子的難處,念在態度端正老實交代的份上,對其取保候審。同時,警方還幫其辦理了身份證。不僅如此,聽說小夥子的情況之後,曾經被盜的一家公司特意幫他安排了份工作,讓他住進了乾淨整潔的員工宿舍,並資助了5000元生活費,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因為心存善念,小夥子的罪過,獲得了眾人的原諒,而他的人生,也將受惠於他的善意,在眾人的幫助下開啟新的篇章。

人世間,唯有人心,既可以釋放光明,也可以遮蔽光明,而不同的選擇,註定了不同的結果。如果善良的冉阿讓也能像浙江東陽小夥子一樣被社會善待,哪裡還會有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