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上億級經銷商,只吃透了“銷”而不瞭解“營”

80%的上億級經銷商,只吃透了“銷”而不瞭解“營”


前言:

《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張脈僨興,外強中乾。” 意思是打仗時乘用異國的馬,緊急時馬就會血脈張動,外表很強大,實際內裡很空虛。後多用來形容外表強大而實際虛弱的事物。


近期電話拜訪了幾個億級經銷商,感覺用“外強中乾”這個詞形容最為恰當,一年做上億的生意,年底盤點,淨利潤寥寥無幾。

中國的經銷商大部分喜歡先做大,再做強,再加品牌商的任務壓力,一切向“量”看。當一個區域市場的銷量絕對值很大、人均消費量很高,盈利能力還是很弱的情況下,該如何走出困境,今天就這個問題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80%的上億級經銷商,只吃透了“銷”而不瞭解“營”


-01-

降低退貨率


核心思想:

只有賦予業務團隊、終端店老闆、消費者以安全感,方可讓其大膽幹。

1. 業務團隊:

最擔心的是退貨帶來的考核,最終導致4個層面的問題:

1) 壓貨量不足形成不了陳列氣勢;

2) 新品不敢上,萬一公司不包售後,客情受影響;

3) 生動化布建不敢大量拆箱排面、冰櫃排面不足等等,這些畏首畏尾的操作手段均對產品動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退貨也因此而產生;

4) 評估日常退貨率,對退貨率低的業務給予獎勵。

建議:以執行標準定考核,為執行結果承擔責任。

例如:品牌商或者經銷商考核要求做多少陳列店?做到什麼標準?達標給予獎勵,不達標給予處罰,但是隻要業務團隊執行過程上沒有問題,就不應該為結果承擔責任,這樣相當於解開了銷售團隊的枷鎖,讓其放手幹。

2. 終端店老闆:

簽訂包售後協議,近年來部分不負責任的企業、經銷商坑終端店太厲害,口頭承諾,一諾千金的時代已經遠去,白紙黑字更是一份擔當。

建議:包售後要有約束條件:

1) 不接受不同批號產品的退貨;

2) 不接受終端倉庫裡閒置過期的退貨;

3) 業務人員正常拜訪的情況下,臨期貨及時反饋調整,不接受過期退貨。

3. 對消費者:

消費者購買產品來源於產品賦能安全感,品牌背書、質量背書、信任背書等等,大品牌好操作,小品牌怎麼辦?

建議:多做消費者溝通活動,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明碼標價、試飲和試吃,只有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有參照價格才會大膽的購買,這個環節被很多人忽視,得不償失。

總結:銷售創造利潤,退貨損失利潤,在供過於求的時代,退貨在所難免,與其絞盡腦汁規避,倒不如放開手腳推動銷售,退貨率自然而然下降。其次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吃喝得到,打消顧慮方可放心購買。


-02-

做有價值的促銷、制定理想的零售價格


1. 做有價值的促銷:

促銷的目的是建立消費者新認知、打擊競品、提升銷量獲取利潤等,如果你的促銷沒有達到其中任何一種,那麼這個促銷就是沒有價值的,不但沒有價值,反而損失了自己的利潤。

2. 制定理想的零售價格:

定價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在現代渠道,我們經常會看到29.2元/件,49.6元/件等非專業的定價,既沒有拉動銷量,又損失了利潤。

介紹一種定價策略:左位偏見原理,經濟學中非理性行為的一種,更關注數字的左位(即比數字小的部分)而非右位(即比數字大的部分),向左敏感度提高,向右敏感度降低。

簡單來講,消費者更加關注價格數字中最左邊的那一位數字,也就是你定價29.2元/件和定價29.9元/件,定價49.6元/件和定價49.9元/件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一樣的,並不會產生銷量的拉昇。

但是對於經銷商而言,一年銷售幾十萬件,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其次在做價格牌時建議:

1)大數做小,小數做大。例如:99元/2件,做價格牌將“2件”做的面積大些,將“99元”做的面積小些,形成明顯的大小格局,消費者會被“2件”吸引,購買時會有佔便宜心理。


2)價格標示要有溫度。促銷信息不要寫:“滿100元立減10元”,要寫“滿100元又可為您省下10元”。一樣的信息,不一樣的效果。

總結:促銷和定價是相輔相成的,漫無目的的操作不如不做。


-03-

引導統一認知:


我走訪市場之中發現,常見的,反而是品牌商和經銷商視而不見的問題:

產品品項多的情況下,陳列混亂,主推產品陳列排面低且不突出,價格標識不統一,促銷海報告知不明確,促銷試飲試吃不規範等等。投入大量的促銷品、試吃/飲品、宣傳物料等費用反而造成了消費者認知混亂,降低了產品購買的慾望。

產品的動銷是由認識引起的,施煒老師曾經提出:認知、交易、關係三位一體,認知即交易,交易即關係,所以引導消費者統一認識是產品動銷的關鍵。建議以下三點:

1) 價格籤、POP、帷幔等所有生動化物料,統一規範且按照同一標準大面積重複出現;

2) 不斷的增加陳列店,建立消費者認知流暢;

3) 擴大/增加主推產品排面/地堆等強化消費者認知。


總結:所有市場的布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強化消費者的產品認識,進入場景,重複一致疊加曝光,熟悉促成流暢,流暢促成喜歡,喜歡就會去購買,如果違背這個核心,那麼一切的資源投入均屬於消耗利潤。


-04-

調節產品銷售結構,重心偏移新品


1.老品的特點:

1) 產品已經成熟,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利潤必然降低,例如:農夫550水和怡寶555水這兩支2元水,競爭膠著,可相互取代,價格透明,經銷商不可能有太高的利潤。

2) 老品已經培養成功,品牌商也不太願意在老品上投入更多的資源,需要老品創造利潤。

3) 老品渠道成熟,流通較快,串貨事件時有發生。

總結:品牌商還是經銷商如果銷售重心在老品上面,利潤必然會降低。

2.新品的特點:

1) 新品誕生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利潤補充,高利潤是它自帶屬性。

2) 新品推廣期間品牌商會有充足的推廣費用保駕護航。

3) 新品在豐富品項或者品類上有重要的作用,可能影響到經銷商的生意格局。

總結:對於經銷商而言,要想在區域市場的銷量絕對值很大、人均消費量很高的情況下提高利潤,推廣新品是一項重要選擇。


-05-

經營過程、萬項精進、降本增效


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之後我會詳細解釋,但是核心思想是:一切可以免除且對銷量和利潤長期情況下沒有影響的支出均是損耗,均要想辦法減免。

寫在最後:

外強中乾的經銷商本質是“營銷”這個行當只吃透了如何“銷”,沒有了解“營”,經營的本質是創造源源不斷的利潤流,希望大型商貿公司在方法論上多多總結,多多學習,早日將生意拉上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