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PPP項目展望的淺析(一)

首先,從3月18號開始武漢已經連續4天為0“確診0、疑似0、現有疑似0”.取得這個傲人的成績,離不開全國支援的醫療人員,離不開英雄的武漢人民,離不開全國人民,離不開民族的脊樑,離不開政府,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所有人一起的努力,一起的堅強,一起的團結,一起的“幹”,終於有了今天“”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大好局面。在這裡,衷心的祝福民族安定團結,國家繁榮昌盛。由衷的說一句“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中華家”!

其次,經濟在2020年一季度必然有一個小的低谷,當“新基建”概念在股市圈盛行之時,PPP模式該如何介入新業務,新行業,以及PPP項目在2020年的幾大風險該如何控制,今天做個初步探討。

分析PPP模式,必然從幾個維度或風險點來介入,以期望用最短的文章闡述更全面的認識。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顧名思義就是公私合營。那我們就從如下的3個維度來分析:

1)P (Public),政府

2)P(Private),企業(國企/民企均可)

3)P(Partnership),合作關係(責、權、利的分配及監管)


第一維度:政府

1)政府有沒有錢?

2)政府有沒有項目?

3)政府付款及償債能力如何?

第二維度:企業

1)企業有沒有錢?企業的融資環境如何?資金使用成本多少?

2)企業承接的項目,入庫基準如何?使用者付費比例多大?項目的施工環境及難度如何?

3)企業本身管理水平如何?企業營銷和運營項目的能力如何?

第三維度:合作關係

1)股權比例如何確立?

2)企業績效如何考核?

3)運營收入的監管及再利用。

當2019年剛開始的時候,經濟學家都預測2019年的經濟將是從底部緩慢上爬的一個狀態。但走過之後我們才發現,2019年的經濟用“寒冬”來形容並不為過。PPP行業更是舉步維艱,因為“融資”2個字,太多的企業被打倒,太多的項目被“渴死”。先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2019年財政部PPP中心發佈的PPP管理庫情況

1-2月份:退庫44個、1月份新入庫93個、2月份新入庫77個

3月份:退庫49個、入庫項目112個!

4月份:退庫64個、新入管理庫142個。

5月份:退庫72個、新入管理庫151個

6月份:退庫73個、新入管理庫108個

7月份:退庫90個、新入庫158個PPP項目

8月份:退庫53個、新入庫131個PPP項目

9月份:退庫項目56個、新入庫項目123個

10月份:退庫45個、新入庫95個

截止到11月份,目前2019年已退庫項目已經達到546個新入庫項目已經達到1190個!


2020年PPP項目展望的淺析(一)

2019年年末各省份各行業PPP退庫項目金額


2020年PPP項目展望的淺析(一)

2019年年末各省市PPP退庫金額

很驚訝吧!2019年退庫裡邊,GDP排名前三的廣東、江蘇、山東退庫出去的項目最多,金額最大。原因何在呢?按照常理分析,這三個大省內的市級、縣級政府應該是財承能力不錯,融資授信評級高,負債率低的表率啊。如果GDP排行中狀元、榜眼、探花這3兄弟都這麼難,其他省份的PPP項目融資環境,可想而知。項目融資進展不利或進展緩慢成立2019年眾多PPP項目退庫的主要原因。那項目融資主要看什麼呢?

第一條:當地政府有沒有錢?

政府有沒有錢呢?我們來看看政府2019年債務概況:

1. 截至2019年11月政府顯性債務規模37.4萬億,槓桿率在國際上處於中等水平,但償債高峰期集中在2020-2024年。

2019年11月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16.28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1.33萬億元,合計37.6萬億。此外,與政府關係緊密的城投債餘額7.8萬億元。中國政府部門槓桿率在國際上處於中等水平.

分省市看,貴州、青海、海南等地債務風險相對較高。負債規模方面,2018年末債務餘額規模前五的地區為江蘇、山東、浙江、廣東和四川,分別為13286、11437、10794、10008和9299億元。負債率方面,以債務餘額/GDP衡量,青海(61.5%)、貴州(59.7%)、海南(40.2%)、雲南(39.9%)、內蒙(37.9%)和寧夏(37.5%)靠前;廣東(10.3%)、上海(14.3%)、江蘇(15%)相對較低。債務率方面,以債務餘額/綜合財力衡量,有6個省市突破國際警戒線100%,分別是貴州(149.7%)、遼寧(144.6%)、內蒙古(130.3%)、雲南(109.9%)、天津(106.8%)和湖南(101.7%),青海、海南債務率接近100%,分別為99.9%和99.6%。

2.結論:地方政府手頭很緊。

第二條:政府手裡還有什麼項目?傳統項目“錢景”如何?新項目呢?

2020年2月19日公佈的我國PPP項目入庫數量共計9036個,入庫項目總金額達到13.64萬億元。剔除26%比例的“殭屍項目”,目前在庫6686個,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城鎮綜合、生態環保、旅遊、教育等。

錢景展望:

1)市政工程-- 地鐵/輕軌、高速公路,優;園林綠化、基礎設施升級,一般;(基本是政府純債務)

2)城鎮綜合--一般。基本是地方政府債務。

3)生態環保--汙水處理,優;固危廢處理、礦山修復,一般;(政府純債務)

4)旅遊--使用者付費比例高,優;街心公園、無文化內涵項目,一般;

5)教育--良

新項目呢?

定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根據明樹數據的統計,在全國已經落地的16.51萬億的PPP項目中,包括信息網絡建設、光電、充電樁、生物質能、智慧城市、科技等項目的新基建項目投資僅為1141.24億元,佔比0.67%;而垃圾發電、軌道交通和片區開發等類新基建項目佔比14.96%。

細化: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

其中,5G基建---大部分通信線,通信塔,建議為BOT或者EPC模式,但5G衍生出來的很多行業例如:智慧燈杆,智慧停車,智慧家居等都可以採用PPP模式

特高壓----EPC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議PPP

大數據---EPC或PPP

人工智能---建議PPP

工業物聯網---強烈建議PPP

第三條:政府付款及償債能力如何呢?

先來看1張圖


2020年PPP項目展望的淺析(一)

這是恆大研究院的數據圖表(引用)

1)在2023和2024年高峰到來前,這3到4年的時間內,及時落地PPP項目的話,還有2年的建設期。2年的建設期內,大部分PPP項目是可以實現初步的竣工驗收,走入基本運營時間窗的。

2)GDP的增速,暫且估算為5.5%到6%之間的話,各地政府的償債能力又會有所增強。這在側面也會增強P(Private)民間資本/私人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3)新冠狀病毒疫情後,我國經濟因為國家的精準資金投放(定向降準),稍微放寬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勢必會走出一個強"V"反彈,對恢復各行業,各部門的投資信心將有顯著幫助。

4)PPP行業經歷7年的發展後,國家逐漸開始“立法”“立規”,不管是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還是私企、民間資本,都在向著更規範、更合法、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和運用PPP模式。相信PPP模式畢竟在2020年有一個高速且高質量的發展。


下一篇淺析,我們將討論第二維度“企業”的3個小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