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活得好的公司" 都是什麼樣子的


一夜之間,所有創業者都明白了線下經營好像並不是那麼靠譜;

一場疫情,讓我們一下發現賴以生存的公司,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堅強;

一場變故,更讓我們看到了再大的企業,有時候也有可能撐不過不過三五個月;

恍惚之間我們發現好像自己不認識原來那個熟悉的世界了,好像一切都變得那麼脆弱了!

迷茫了,焦慮了,不知所措了!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是中國古老的思想,普通人的口頭禪。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那就是 “萬變不離其宗”。變來變去人性是不變的,商業規律是不變的。不管你難不難,需求都是一直存在的。

餐飲巨頭聲稱 “企業再不開張就撐不過三個月”,瞬間讓很多線下傳統商家都心裡找到了共鳴。

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才是永恆的真理,商業也一樣!

去年網上流傳,2019是最壞的一年,現在看來2019可能是最好的一年,是值得懷念的一年,很多雄心勃勃的商家和創業者,摟起袖子想在2020年大幹一場,突然一個急剎車,讓很多人來不及發反應的人都差點翻車!

有朋友年前花了幾百萬投資的教育機構,裝修的高大上,想著年後就豐收了,現在就剩望穿秋水,沒辦法,還得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夢想夢想,夢一破就剩想家了!

我們曾經瞧不起的直播網紅,現在是有收入的一群人,相反,我們很多人現在都被迫要學習直播。

我們曾經不屑一顧的微商,現在可能是收入最穩定的一群人。那些在公司上班做拿高薪的人,焦慮了,以前認為是工作很離不開他,最後發現原來是自己需要工作,要不然怎麼才能繼續維持自己光鮮的身份。

未來活得好的公司都是什麼樣子的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好事中有壞事,壞事中有好事,一切在於自己,現實給了我們另一個角度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意,思考自己的未來,到底當下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反思自己健康的問題,免疫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第二,反思自己財務的免疫力,就是你有沒有抗風險的能力。

第三,思考企業經營的新方向,就是你的企業有沒有適應新時代的硬本領。


其實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太極一樣,沒有絕對的事情,都是相對的,當出現大的拐點的時候,其實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換一個角度來說,相反是你抓住新機遇,創造新價值的時間到了,改變自己的機會到了,所以你唯一能做的的就是“改變自己,順勢而為”。

未來是什麼樣子的,經營破局點到底是什麼,未來能活得很好的公司,都具備以下三個特徵,

一:公司很小,團隊精英化;

二:用戶很大,自有流量池;

三:資產很輕,運營輕資產。


過去我們做企業講的是土資產,設備、廠房、門面、庫存、土地這些都是土資產。傳統之所以傳統,是因為把公司的現金流,利潤都投向了重資產,而現在發展好的公司,未來活得比較好的公司,都是以線上輕資產為主,所謂的輕資產就是品牌、用戶、數據、流量、技術這些無形資產。

未來活得比較好的公司,營銷是以經營用戶和數據為核心,經營用戶就是打造自己的“粉絲流量池”,經營數據就是建立自己的線上營銷中心,打造自己的企業級網紅,構建新媒體“內容營銷矩陣式”品牌傳播。

為什麼企業要轉型線上新媒體營銷:

第一,線下經營成本太高,如果跟不上時代,航母都會瞬間沉沒,何況是普通經營者;

第二,消費再升級,用戶需要更好的產品和和更多元化的服務;

第三,企業要轉型,要將重資產經營模式轉成輕資產模式;

未來營銷省錢不是一種策略,更是這個時代的生存方式,線上新媒體內容營銷,更是趨勢中的趨勢,是大勢所趨,只有順勢而為才能逆市崛起。

轉移到線上 ,很多企業已經有共識,但是怎麼轉,如何轉,怎樣才能線上引流,這是一個難題。

首先,從對品牌與商品的關注,轉移到對用戶與粉絲的關注,在信息和知識構建的新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多維關係,是企業經營思考的原點;

其次,加快對有人格化、垂直化領域網紅的投入,或者自己打造以企業創始人為核心的“超級IP”,再圍繞IP為核心構建 “矩陣式傳播”模式,快速建立百萬級的“粉絲流量池”,賦能經銷商才是王道;

最後,經銷商要成為品牌傳播的主力軍,以前廠家只要在主流媒體上投放廣告,就有影響力,商家只要躺在大樹底下就行。新形勢下,因為傳播碎片化、銷售渠道碎片化的原因,更講究的是精準傳播、定向傳播。廠家或商家必須將大量的品牌傳播往下沉市場走,尤其是自媒體、新媒體渠道。這就意味著經銷商需要具備一定的自媒體內容傳播經營能力。

因為這是用戶的需要,用戶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流量在哪裡,生意機會就在哪裡。你就應該去哪裡進行傳播。

未來大量的傳統品牌代理商將面臨消亡,新的以賦能式的品牌商崛起,內容傳播能力為核心的新型經銷商將成為主流趨勢。

喬布斯說“要麼一鳴驚人,要麼一無是處”,創業沒有中間地帶,要麼改變,要麼被時代淘汰!

所謂大成功的人,其實都是踩在了時代紅利上的幸運兒,但這更是他們的經營智慧,時勢造英雄,更需要英雄們順應新的趨勢,才是值得我們創業者真正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