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應該站在“創新”的對立面

胡翌霖 | 科學普及應該站在“創新”的對立面

撰文 | 胡翌霖

◆ ◆ ◆ ◆ ◆

自2001年起,每年的五月第三週被定為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已經是第17屆了。

科技周定位於“群眾性科學技術活動”,旨在提高全民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在形式上基本上是一系列科普活動的集合。每一年的科技周都會有一句主題,今年的主題是“科技強國,創新圓夢”。前幾年的主題分別是“創新引領,共享發展”(2016),“創新創業,科技惠民”(2015),“科學生活,創新圓夢”(2014),“科技創新,美好生活”(2013)。從2006年至2012年,連續7年沿用了“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這個主題。2004年到2005年是“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2003年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2002年“科技創造未來”,2001年首屆科技周的主題是“科技在我身邊”。可以看到,從2006年起,“創新”一詞貫穿始終,一直是科技周的關鍵詞。

“創新”本身當然不錯,但再好的事情也總有適應的語境。比如鼓勵相關科技專業的研究生搞創新,這是應有之義,但在群眾性科普活動的語境下,“創新”這個旗幟就未必那麼適宜了。

學習舊知識最終是為了有所創新,但在學習活動之中,卻不必時時強調創新,這些舊的知識也許終將被淘汰,但它們也是以往的創新者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才贏得的東西。在某種意義上,“守舊”也是對“創新”的尊重,如果我們不尊重前人的創新,不把他們的創新充分地消化、落實,那麼又憑什麼期待我們的創新能夠被後人恰當地接受呢?

向前探索和向後吸收是兩個相對立的方向,這兩種工作同等重要,過於側重標新立異勢必浮誇自大,過於側重因循守舊勢必固步自封,只有新與舊的張力恰到好處,思想與社會才會充滿活力。

所謂“科學普及”,更多地恰恰代表這種“向後看”的維度,每一種科學知識最初都是少數專業人士的創新工作,但當這些知識不再侷限於少數人和個別領域,開始被更多人接受,被應用於更廣闊的領域,那麼這些知識也就逐漸由新變舊。最終當這些知識成為婦孺皆知的常識時,它們就變成有待於進一步突破的舊教條了。

胡翌霖 | 科学普及应该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法拉第聖誕演講

這個讓創新變成教條的過程,無非就是“科學普及”的過程。只有經歷了這一過程,創新所蘊含的潛力才會被充分挖掘,而其蘊含的缺陷和改進空間也才會被充分暴露,如果創新得不到及時和充分的普及,那麼創新對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中國古代不乏領先世界的科技創新,許多新思想和新技巧都遠早於西方,但許多創新往往最終走向失傳,逐漸被歷史埋沒,而不能像西方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時期那樣,不斷激勵更多的創新,進入良性循環。中國古人缺少的不是創新的頭腦,而是缺乏讓創新被充分消化的環境。而西方近代藉助商業的發展和印刷機的推廣,大大加強了知識普及的速度和範圍,這才使科學和技術通過前赴後繼的傳承而加速發展。

科學革命的先驅者們往往同時也是“守舊者”:哥白尼熟練掌握托勒密的體系,甚至推崇更古老的柏拉圖思想,試圖復歸柏拉圖的傳統,從而建立了日心體系;牛頓拒絕機械論者過於激進的世界觀,把看起來更過時的超距作用力的概念引入體系從而建立了經典力學;愛因斯坦堅守麥克斯韋方程並且把相對性原理貫徹到底從而發現了相對論……

我們經常強調創新者別出心裁、突破窠臼的一面,卻很少強調他們浸淫傳統、尊重前人的另一面。但這兩個側面是同樣重要的。

在當今中國,許多民間科學愛好者就是缺乏“守舊”的意識,他們試圖顛覆愛因斯坦,但卻並未充分消化愛因斯坦的知識,甚至連牛頓以來的力學體系都缺乏掌握,這又怎麼可能有所創新呢?

科學普及與其著眼於創新,不如立足於守舊,應該理直氣壯地站在“創新”的對立面,側重於科技的歷史而非前沿。尊重傳統,才是真正的崇尚創新。

本文題圖來源網絡

本文原作發表於《中國科學報》2017.5.22

歡迎個人轉發

胡翌霖 | 科学普及应该站在“创新”的对立面

徵稿啟事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普知識、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