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山東港口!山東港口東營港

日前

大眾日報在

“行業觀察 大眾交通”專版

《山東港口:

當好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為題

整版

聚焦報道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

山東港口全方位、多舉措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

主動作為、暖心舉動

硬核擔當、大港風範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硬核”擔當確保貨暢其流

打破特殊時期物流痛點、難點、堵點


山東港口:當好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 山東港口煙臺港提供“公轉鐵”新物流模式保障電煤供應。


“你們的高效服務讓我們避免了100多萬元的損失”“你們說‘客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不是口號,是真的行動”“港口的‘門到門’物流延伸服務,做到了我們的心坎上”……近段時間,在各地企業陸續復工、物流不夠暢達的背景下,山東省港口集團各業務部門不斷接到求助電話,同時也收到越來越多來自客戶由衷的感謝。


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也是關鍵。作為聯通陸海的樞紐、經濟運行的命脈,山東港口在確保港口自身“零疫情”的前提下,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寧肯自己千難萬難,不讓客戶一時犯難”,憑藉一系列專業、精準、高效的“硬核”操作,幫助企業打破特殊時期的物流痛點、難點、堵點,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全心全意、想方設法服務客戶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山東港口集團自身業務也取得了難能可貴的逆勢增長:今年1月-2月份,在全國港口業務受疫情衝擊的形勢下,山東省港口集團的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4.7%和1.8%。


聚焦主業自我加壓
“硬核”實力不掉線


裝卸服務,是港口安身立命的主責主業所在。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山東港口的服務水準不僅沒有降格,反而自我加壓、更上一層樓。山東港口集團先後兩次發佈《山東港口致廣大客戶朋友的告知書》,公開8項服務承諾。山東港口青島港更是專門推出集裝箱班輪“四項承諾、八項保障”服務標準,條條量化、實打實、硬碰硬。這種過硬的專業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棘手難題,贏得了廣大客戶一致點贊。


3月17日11時10分,青島坦福食品公司畢經理給山東港口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作業組主管田緒業打去求助電話:“地中海戴安娜”輪上公司一票進口15個凍櫃一直沒有卸完船,而船公司箱使費只有四天免費期,如果14點之前卸不完,公司就會面臨每天9000元的費用成本。接到求助電話後,田緒業立刻聯繫客服、現場、中控、計劃四部門聯動,想方設法克服貨輪裝卸箱量巨大、貨物在船上積載位置較多等重重困難,採取單列深挖直卸方式,僅用30分鐘便將客戶的所有箱子卸下。為滿足客戶對大票貨物提箱較強的時效性和分散性要求,田緒業還立即協同計劃人員與青港物流客服中心聯繫,對接海關正在研究的“船到即提”新模式,實現隨卸隨提、隨到隨提。“萬萬沒想到的是,你們不僅解決了裝卸問題,還延伸服務解決了提箱效率低的難題,這服務我心服口服!”畢經理由衷感謝。


3月5日,山東港口濱州港收到來自山東創新碳材料有限公司的緊急函件,稱該公司需緊急運輸石油焦用於生產防疫用品。石油焦屬高清潔貨種,對裝卸要求和環境要求較高,濱州港此前並無接卸經驗,生產運營部迅速作出部署,決定對該批物資優先排產。濱州港船代中心業務人員立刻開始前期準備,協調碼頭公司對堆場場地、門機抓鬥、裝載機車輛進行清洗,保證了石油焦在裝卸過程中避免混質汙染,在最短時間內達到了石油焦的裝卸要求和環境。船舶靠泊後,經過19個小時的緊張作業,石油焦順利接卸完畢,比預計完工時間提前4小時,獲得了船方和客戶的高度評價。


量身定製物流方案
精準服務更貼心


隨著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受疫情影響的物流問題逐步顯現。山東港口集團充分發揮港口資源、海鐵聯運、內陸港建設等方面的優勢,為復工復產企業量身定製個性化的貨物運輸方案,全力幫助企業穩運行、降成本、提質效。


得知腹地部分糧油、飼料加工企業遭遇汽運疏港“找車難、卸車難、運貨難”的難題,山東港口日照港裕廊公司營銷中心業務經理蘇貽朋每天都要打30多個電話,反覆與客戶溝通疏運需求,主動推介港口火車發運的能力效率優勢。“我們發揮兩條火車裝車線優勢,將原定靠泊西18泊位的船舶改靠西5泊位,克服筒倉不足困難,邊卸船邊裝車,實現全船‘公轉鐵’,有效為客戶解決了疏港難題。”蘇貽朋說。3月份以來,山東港口日照港裕廊公司火車疏港業務持續上量,共發運火車4021車、疏運貨物20萬噸,打造了推動復工復產的“加速度”。


3月18日9時30分,伴著霧炮不間斷地灑水抑塵,3.3萬噸煤炭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西港區化一線開始裝車,通過鐵路“門對門”發往煙臺電廠。這標誌著煙臺電煤“公轉鐵”項目正式開啟。以前,煙臺電廠的煤炭通過水路集港後再轉公路到廠。在疫情特殊時期,山東港口煙臺港主動對接鐵路等相關部門,精心設計鐵路轉運及環保作業抑塵方案,為煙臺發電廠提供了“公轉鐵”新物流模式。這不僅為貨主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港口鐵路發運量,還解決了公路運輸揚塵汙染及限超限載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多方共贏。


山西客戶趙先生有1670噸炭黑需出口美國,但受公路運力限制,無法完成裝箱發運,焦急萬分。得知消息後,山東港口青島港青港物流膠州陸港組織業務、箱管等崗位骨幹,為客戶制定了“整車接卸+倉儲+膠黃小運轉出口”的全新物流模式。2月26日,1670噸散裝“炭黑”運抵膠州濟鐵物流園,經過三天緊張有序作業,76大櫃經“膠黃小運轉”運到黃島順利裝船出運。這是膠州陸港打造“前港後站”“港站合一”模式有效運作的一次縮影。截至3月10日,膠州陸港已與8家進出口客戶展開倉儲、拆裝箱業務合作,為業務增量帶來新的增長點,其中2月份倉儲量同比增長123%。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無接觸”作業更安全,線上服務更高效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疫情期間,面對面業務暫停,線上化服務加速,昔日人來人往的場景杳然無蹤,代之以快速流轉的數據流、信息流。作為承載國計民生物資運輸的重要物流樞紐,山東省港口集團堅持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作業現場無接觸,擰緊“安全閥”,在線服務質量不降反升,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服務,體現了國企擔當,贏得了客戶讚許。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即墨港區,即黃班列作業現場只見正面吊等設備忙碌,卻看不到人影。原來,即黃班列採取現場全程無接觸作業,確保每天2列從即墨港區直達前灣港碼頭。“我們通過操作系統下達指令,通過對講機溝通,3輛短倒車專門運輸集裝箱,裝完大列後用監控攝像頭巡迴驗車,實現了全程無人員接觸。”山東港口青島港即墨港區負責人呂世鵬說。


在山東港口日照港疏港高速檢查站,來港司機身份信息自動讀取,並與後臺大數據比對,2秒鐘就有結果,不僅實現了查驗無紙化,而且將單車查驗時間從5分鐘縮短為1分鐘,人員從3人減少到1人。這一做法受到日照市公安和交通部門的高度讚揚。


在客戶因疫情無法到港監裝的情況下,山東港口煙臺港礦石公司主動提供監裝服務,還用信息化手段將現場裝貨等情況實時同步傳輸給客戶,僅用一個晝夜就高效優質完成了作業。該港口還主動與口岸單位、船公司等建立民生物資保障轉運微信群,及時溝通,保證了煙臺熱力和化工企業的煤炭供應。


疫情之下,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化、效率高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解決以星航運公司空箱接卸難題中,碼頭不僅為“以星科爾迪亞”輪順利加卸空箱2715TEU,而且比原計劃提前5小時開船;在“高麗博多”輪作業中,更是創出平均單機每小時42.11自然箱的高效。


近段時間,往日熙熙攘攘的青島港青港物流客服中心大廳裡冷冷清清,只見業務員埋頭敲擊鍵盤辦理業務。客戶服務中心經理黃克峰說:“通過‘雲港通’等線上平臺辦理業務,客戶足不出戶就能搞定日常工作,大家都很歡迎!”


原來,青島港依託“雲港通”溝通辦理業務,碼頭電子數據與客戶共享,用電子賬單代替紙質賬單;通過客戶微信群、電話等方式與客戶溝通,在“雲港通”新增“進口危險品在線繳費”等功能,服務質量不降反升。


數據顯示,自1月24日至3月18日,超過23萬人次登錄“雲港通”平臺,業務信息查詢超過140萬人次,電子提貨單和電子設備交接單的線上化辦理比例達75%,網付比例高達85%,累計為工廠、貿易商節約人工、物流等成本約850萬元。青島天瑞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郭經理說:“感謝港口及時推廣線上業務,保證了安全,節省了成本。”


疫情發生以來,此類線上化服務在山東港口迅速推廣:煙臺港集裝箱公司通過網上辦單、微信等方式受理業務,標準不降,效率不減;威海港推動線上拜訪、線上會議、線上操作,24小時在線服務;東營港推出提貨車輛網上預約系統,讓客戶隨時隨地提報提貨車輛;濰坊港則利用APP業務系統持續提供船舶申報等移動互聯網服務……一條條港口信息“高速路”,將港口和客戶緊緊相連、共克時艱。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主動當好企業“加油站”和“減壓閥”——


港口金融有擔當,服務企業不“打烊”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48分鐘,500萬元融資到賬——來自山東港口金控公司這份雪中送炭式的幫助,讓港口的密切合作夥伴、某供應鏈公司負責人丁浩偉感動不已。


幾天前,他因為上游焦化廠催款、下游客戶延期付款、裝船期近在眼前、資金鍊即將斷裂的事情焦慮不已,向山東港口金控公司緊急求援。日照港租賃保理公司迅速行動,將線上保理融資結算工具“港e信”與港口主業全程物流金融服務產品“港e通”無縫銜接,物流、金融、裝卸等多個單位協同運作,幫助客戶對貨物進行全程動態質押,開展線上“T+0”融資,頓時緩解了客戶資金壓力。


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在某種程度上比拼的就是支撐與保障。山東省港口集團踐行國企社會責任,依託港口金融力量,主動當好企業的“加油站”和“減壓閥”,全時段服務企業不“打烊”,持續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賦能,以真金白銀的支持當好企業的“真朋友”和“好朋友”。


和丁浩偉一樣,關鍵時刻能否快速拿到融資,關係著中小微企業的生死存亡。山東港口金控公司三大線上金融服務平臺全時段服務,“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隨叫隨到”。其中,山東港口供應鏈在線融資平臺“山港易付”,已累計為科技類、商貿類9家供應鏈上游客戶提供融資851萬元,當日申請,當日放款;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港e鏈”,已累計為港口產業鏈6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融資195萬元;日照港大商中心在線交易平臺,全力保障取暖煤等民生資源和企業復產的石油焦等原材料供應,累計為客戶提貨13筆共2.6萬噸,每筆放貨響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


降成本,是中小微企業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問題。山東港口金控公司在金融服務環節給予企業費率優惠,能省就省,能免就免,努力幫企業降低全產業鏈綜合成本。截至目前,山東港口集團已為200多家客戶累計降本讓利2100多萬元;在金融服務環節給予企業費率優惠,為80多家中小微企業降費讓利超百萬元。其中,在電子倉單全產業鏈服務中,為日照聯拓經貿有限公司等3家中小微企業減免綜合服務費50%,為企業節省成本8.5萬元;在鋼坯現貨交易中,免收交易手續費和交收手續費等,為天津勤興敬業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鋼鐵企業節約交易成本62.17萬元;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導致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不計逾期罰息,為青島某消防工程中小企業節省約4萬元成本,支持企業快速復產。


看似只有三五萬元的費用,對於一個小微企業來說,卻可能是“活下去”的關鍵“一口糧”。獲得幫助的青島某消防工程企業經理葛經理說:“山東港口的金融服務幫我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當此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與防疫相關的企業,更是山東港口金控公司的紓困解難重點。近期,山東港口金控公司第一時間為兩家防疫物品生產企業,提供票據及應收賬款融資約50萬元,支持測溫儀器、殺菌燈等防疫相關企業復工;密切關注醫藥行業客戶的金融需求,在省內某醫藥流通公司資金週轉困難時,主動對接提供融資393萬元;濰坊兩家市政公司受疫情衝擊復工資金壓力較大,山東港口濰坊港保理公司主動對接,通過微信、郵箱等線上渠道快速審批放款1300萬元,優先幫助城市基礎設施市政項目有序復工……“支持防疫企業復工復產,不僅是一筆金融業務,更是國企的責任擔當。”山東港口金控公司業務人員薛婷婷說,“危急時刻,我們必須伸出援手,傳遞信心和力量,與中小微企業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威海港今年首條集裝箱航線開通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3月11日,“錦州-威海-太倉”集裝箱航線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18號泊位舉行。這條內貿幹線是山東港口威海港今年開通的首條集裝箱班輪航線,打通了威海港至江浙地區、長江水域的直達運輸通道,形成了以威海港為中心、內支線環繞的內貿中轉模式。


該航線實行周班運營,首航為“華達607”輪進口300標箱重箱,其中100標箱為威海本地貨物,100標箱通過金豐濰坊支線轉運至濰坊,100標箱通過金豐青島支線轉運至青島。下一步,山東港口威海港將以該航線為紐帶,北向拓展東北至威海的本地貨物以及山東各地的中轉貨物,南向開發威海至浙江地區、長江水域的貨物,持續推動航線帶動增量、陸港造箱增量、散改集業務增量和集成發展增量。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3月2日,淄博市人民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淄博內陸港啟動儀式以視頻聯動方式在青島、淄博兩地同步舉行,淄博內陸港首列“淄博—黃島”五定班列鳴笛開行。


這是山東省港口集團落實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持續放大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成效的最新成果,將推動淄博地區資源貨源和山東港口班列航線優勢互補、無縫對接,助力淄博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山東省港口集團將藉助淄博市區位、貨源、政策等優勢,發揮港口資源、海鐵聯運、陸港建設等優勢,以淄博保稅物流中心為基礎合作建設淄博內陸港,聯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物流樞紐城市,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海鐵聯運首列班列成功測試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3月12日,在中國鐵路濟南局、濟南市相關部門支持下,“濟南董家鎮—山東港口青島港”海鐵聯運首列班列測試成功。該班列以濟南董家鎮為起點,一路向東駛往青島港黃島港站。


“濟南董家鎮—山東港口青島港”海鐵聯運測試班列全程運輸時間約8小時,主要裝載濟南周邊企業出口的食品及鑄件貨物。該班列的開通,是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青島港服務濟南及魯中地區進出口企業、助推山東自貿區濟南片區建設的有力舉措,對於打通濟南東西通道、推動當地物流樞紐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公鐵聯運項目啟動


3月13日,“日照—陽穀—鳳寶特鋼”公鐵聯運項目在山東港口日照港正式啟動,首批88個鐵路敞頂箱順利裝車起運。


疫情期間,山東港口日照港緊跟企業復工復產需求,主動對接省內各公鐵物流園,針對河南、河北地區公路物流運力不足,積極協調鐵路、物流園,以陽穀京九物流園為中心,公鐵聯運,輻射豫中北地區鋼廠,為客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服務,為客戶帶來便捷、高效的同時,完善了多式聯運綠色物流網絡,進一步優化了運輸結構。


俄羅斯大豆“散改集”運輸新模式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3月14日,載有5000噸俄羅斯大豆的“慧通”輪抵達山東港口煙臺港。這些散貨卸船後直接裝箱,再通過渤海灣支線運輸配送至廠家,實現了全程物流門到門疏運。這是繼去年與中糧集團開展進口大豆多式聯運合作以來,山東港口煙臺港首次啟用“散改集”運輸新模式。


為高效優質完成此次運輸任務,山東港口煙臺港提前與海關、商檢等口岸部門建立溝通機制,開闢綠色通道,確保大豆快速檢驗、快速通關。此外,港口還多次組織技術、生產骨幹,聯同現場人員協商制訂出使用漏斗和翻轉機平臺裝箱兩種作業方案,第一時間調度裝卸機械設備,確保“散改集”作業各環節無縫銜接。


共謀港產城融合新藍圖


3月13日,為進一步密切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合作,搶抓國家“新基建”和擴大內需、消費的重大機遇和政策利好,山東省港口集團領導班子一行赴濰坊就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強合作等事宜進行交流。


雙方就三方面達成共識:一是加快推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探索建立政企長效對話機制,研究成立港產城融合發展工作專班,全面負責和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各項工作;二是統籌考慮地方發展與港口發展的綜合規劃,做到規劃一張圖,合力解決制約港口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三是加快完善濰坊港配套設施建設,依託山東省港口集團各板塊公司,開展物流、文旅、臨港產業等方面的合作,把濰坊港早日打造成現代化區域性的特色強港。


贊!大眾日報把整版留給了企業復工復產“先行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