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價值之園林裝飾當屬疊石”:園林中的假山石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文 |韌霧

在學者童寯看來,“最具價值之園林裝飾,無疑當屬疊石”“傳統中國園林,假山為最奇特之物”,因為假山具有“半自然、半人工之特徵”,在人工構築與自然種植間,“架起一道令人讚歎之橋樑”。園林的疊山多用太湖石與黃石兩種。太湖石採自深水,經數世紀強烈水流的持續衝擊洗刷,穿鑿而成孔洞,表面凹凸起皺。蘇州毗鄰太湖,因而匯聚了大量可用之材。據說是詩人白居易開啟了太湖石的審美體系,由米芾定下了日後文人認可的“瘦、皺、漏、透”的標準,瘦是挺拔苗條;皺就是石頭的表面不能光滑,要有筋絡;漏是石頭上要有許多洞眼;透則是透過洞眼看去目力無阻。

“最具價值之園林裝飾當屬疊石”:園林中的假山石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拙政園借景北寺塔

湖石如僅有一峰,可如抽象雕塑般置於座上,成為獨特的裝飾;如不止一峰,便可粘接成形,組合構造成洞穴、蹬道、山峰。前一類中,符合米芾標準的典範之作共有兩座,據說是當年宋徽宗造艮嶽時的花石綱遺物。一座是留園著名的冠雲峰,峰高6.5米,玲瓏剔透,沒有絲毫人工斧鑿之痕跡,是江南園林湖石之最。另一座瑞雲峰的故事更是傳奇,幾次易主,每次都在運載途中沉入湖底,再艱難打撈上來,頗具桀驁不馴的靈性。最後蘇州官員為了迎接乾隆南巡,將它移到織造府行宮內,即現在的蘇州第十中學,今日瑞雲峰仍佇立於校園中。

湖石假山講究“空靈中見渾厚”,黃石假山則追求“渾厚中見空靈”。清代最有名的兩位疊石大家,公認為張南垣與戈裕良。前者的代表作是耦園的黃石假山,不落筌蹄,突出天然;後者則是環秀山莊的假山,童寯評價“無與倫比”,將峽谷、巖洞、危峰、峭壁等盡數融入其中,進入如臨深壑曲澗之感。除此之外,個人的喜好千差萬別。獅子林以假山石聞名,已成該園的主題,乾隆皇帝因倪瓚《獅子林圖》愛屋及烏,南巡中六次駕臨獅子林,還在北京長春園、承德避暑山莊兩次仿建,而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評價獅子林的假山為“亂堆煤渣”。

“最具價值之園林裝飾當屬疊石”:園林中的假山石都是怎麼選出來的?

藝圃的牆角小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