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需求恐降20%,俄羅斯能"鬆口"?俄主權基金這樣說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7日電 需求下降,輸出國增產,國際油價大幅下挫後,減產協議會達成嗎?

  據路透中文網報道,國際能源署(IEA)負責人週四稱,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下降20%,他呼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實際領導國沙特阿拉伯出手幫助穩定石油市場。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直接投資基金(RDIF)德米特理耶夫(Kirill Dmitriev)則認為,如果其他國家加入,或許有可能達成一個新的OPEC+協議,各國應互相合作,化解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

  3月初,由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組成的OPEC+組織成員國未能就進一步減產達成協議,而原有減產協議將在今年3月底到期終止。隨後沙特增產發動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大幅下挫。

  其中,WTI原油3月18日創出20.52美元/桶的階段低點,ICE布油則達到26.35美元/桶的階段低點,與3月初價格相比均遭“腰斬”。

  截至26日收盤,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89美元,收於每桶22.60美元,跌幅為7.72%。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5美元,收於每桶26.34美元,跌幅為3.83%。

  “世界上有30億人被封鎖。因此,我們很可能在今年餘下的一些時間看到需求下降,就像一些人所說的,每天減少約2000萬桶。”IEA署長比羅爾稱,儘管需求大幅減少,但石油日產量仍將增加300萬桶/日,部分因為沙特與俄羅斯爭奪市場份額。

  他還表示:“作為今年二十國集團(G20)的輪值主席國,人們預計沙特阿拉伯將根據其過去的做法,為穩定全球石油市場提供建設性的支持。”

  “需要各國合作行動以重振(全球)經濟……在OPEC+協議框架下(合作行動)也是有可能的。”德米特理耶夫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我們與沙特及一些其他國家保持聯絡。根據這些交流,我們認為,如果OPEC+成員數量增加,其他國家願意加入,則達成平衡油市的共同協議是有可能的。”(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