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纪检监察卫士

本网讯 2020年的这个春节,当一场由病毒引发的战役袭来,面对疫情,鄂伦春旗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发出命令:疫情不结束、监督不停步!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闻令而动,主动放弃休假,提前返岗,纷纷在第一时间奔赴各乡镇、各村屯、各卡站...,以精准的监督护航防疫工作。

6天6夜连轴转累倒在防疫一线的书记

2月8日,元宵节这一天,鄂伦春旗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隋剑平因连续工作突发昏厥而住院接受治疗的第六天。此刻依然躺在病床上的他,心早已“飞”回疫情防控一线。

2月2日17时许,因放心不下所包联村疫情防控,隋剑平不顾极度疲劳,再次驱车赶赴位于鄂伦春旗最南端的诺敏镇洪生村部署工作。至此,他已经连续在防疫一线工作了整整6天6夜。据同行的工作人员回忆,在4个多小时的路途中,隋剑平心脏部位曾多次出现不适。面对工作人员的再三劝阻,隋剑平却坚持说,“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防疫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然而,由于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刚刚赶到洪生村,隋剑平就突发昏厥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事发后,在场的工作人员立即将他送往诺敏镇卫生院就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隋剑平才逐渐苏醒。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不用管我,都快回去工作吧。现在是非常时期,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

几天后,看到在一线忙着督导的隋剑平,大家都不禁问到“隋书记,您这身体能行吗?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我已经没什么事了,现在大家都在忙着防疫,我想第一时间归队!”短暂的治疗后,隋剑平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高效上线的追责问责组

“小A吗?速到办公室有紧急案情!”大年初十一大早,监察室的小A就接到领导的电话,她立即放下饭碗,匆忙嘱咐了两个年幼的女儿几句就奔向单位。

会议室里,由纪委监委书记带队成立的追责问责组成员就疫情期间出现的一起失职失责案件展开研判。“大家都加加班,我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查办这起案件!”负责案件的XX书记说。在简短的研判后,大家纷纷领取各自的任务开始忙碌起来。

疫情期间,旗纪委监委向社会郑重承诺,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失职失责等行为坚决予以从快从严查办。为了这份承诺,也为了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追责问责组的同志们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研判,一次又一次地核实调查,此时的他们,忘记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忘记了初一还是十五,就着方便面看着卷宗,生怕耽误时间,以最快速高效准确的工作效率依纪依规完成了对疫情防控失职失责行为的从快从严处理,为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开启白加黑模式的党风政风监督室

“咱们今天去查一下临时通行证的使用情况,大家在中央街路口8点集合,好吗?”党风政风监督室的负责人小B一边给同事打电话,一边拿起笔和本向中央街赶去。

“那有辆车停在超市门口,过去看看。”“有临时通行证吗,把车牌记下来。”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用冻僵的手勉强握着笔不停地记录着,遇到不理解的,还需要耐心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临时车牌,细心告诫公职人员不能利用便利条件谋取私用。”

自1月28日开始,党风政风监督室就开启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白天督查,晚上撰写材料已成为常态。

“XX报表中的数据还需要更新一下,要辛苦你再跑一趟单位吧!”“放心吧,我这就去!”

已经是夜里10点多,党风政风监督室的负责人在看完材料后给负责报材料的同志打电话。因疫情追责问责相关材料必须经政务内网上报,不管白天还是半夜,都经常需要一趟趟地往单位跑,但他们从无怨言。在开展检查卡站,小区值守等常规督查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红十字会接受物资捐赠使用情况”、“防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临时通行证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及明察暗访。

抗疫一线的侦察老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监督战中,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他们虽然已不年轻,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但却每天都守在全旗各个抗疫一线,他们就是一直坚守在一线的派驻纪检监察组长们。

1月26日,大年初二,旗纪委监委派驻旗卫建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冯春雷接到命令,毅然决然地撇下身患癌症的父亲,第一时间加入督导组赶赴大杨树镇、宜里镇、诺敏镇、乌鲁布铁镇、古里乡等乡镇进行督导查检,晚上9点多返回阿里河,11个小时走了700多公里,督导查检了5个乡镇、1个二级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体温检测点,几乎就是马不停蹄。高强度的督导查检,反复上下车,他患上了伤风感冒、急性咽炎,嗓子开始沙哑,几乎说不出话来。轻伤不下火线,第二天,他又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工作,在指挥部的工作更加繁重,加班加点,他任劳任怨,为了保证及时协调联络,他电话从不离手,但通话记录中却鲜有家人,虽然心中也一直牵挂着重病卧床的老父亲,但疫情面

前不能也不允许他有太多的顾虑,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不分昼夜的工作中。

旗纪委监委派驻旗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荷艳,常年受高血压、糖尿病折磨的她,当看到工作群里入驻帮扶村的通知后,不顾自己身体不适,主动请缨。又得知旗纪委监委机关内部的车辆都下派到各乡镇督查疫情时,荷艳便跟自己爱人商量,由爱人开自家车送她赶赴所包联的诺敏镇洪生村。到达洪生村,看到工作人员紧缺,荷艳爱人当即决定充当志愿者,一同与妻子共同奋战。在督查卡站时,看到卡站工作人员的口罩已经很多天没有更换,荷艳立即想方设法联系同学,为卡站的工作人员送去了10袋消毒粉和15个一次性口罩。从1月29日至2月10日,荷艳夫妇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先后督查了6个部门,7个卡站14次,4个村部。因连日的疲劳,她不仅旧病复发、又添新病,只能暂时回家休养。

“若有战,召必回!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作为鄂伦春族女干部,我要用我实际行动捍卫我的家园,况且尽心、尽责、尽力、尽职更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对社会的担当!”荷艳铿锵的说道。

纪检监察战线的最美军人

这几天,诺敏镇洪生村的驻村干部们经常看见第一书记耿殿龙在忙碌之余总是电话不离手,“喂,哥们,帮帮忙吧!”“你那还有货吗?”“拜托,老兄给想想办法吧......”。

大家都在纳闷之余,突然微信群中一条消息让大伙分外高兴。 “同志们,好消息,由耿殿龙书记个人捐献的口罩、消毒液已经在村部!请各卡站同志们及时来领取!”

2月1日上午,随着村部微信群里一则消息,诺敏镇洪生村两个卡站的同志们领到了一定数量的防护口罩和消毒液,暂时缓解了一线工作中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

耿殿龙这个有着16年军旅生涯的退伍军人 ,转业后曾经当过检察官,2017年从鄂伦春旗检察院转隶到鄂伦春旗纪委监委,又根据工作需要被派到鄂伦春自治旗最南部的诺敏镇洪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如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又一次像个军人一样投入战斗,迅速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投入到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的值班值守工作中,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本色!

当看到一线值班的工作人员因口罩短缺只能把一次性口罩反复使用时,耿殿龙着实着急。他不断地通过电话微信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出求助,并自己掏腰包先购买了50个一次性的口罩分发给一线的工作人员,之后又听一个朋友说原先开商店家里还有一些质量好的口罩,他就迫不及待赶紧打电话与其联系,经过软磨硬泡又在其手中先后购买了50个可水洗可多次使用和50个一次性的口罩,为洪生村一线执勤人员解决了燃眉之急。

“耿书记的口罩比雪中送炭还珍贵,真贴心,为耿书记点赞!”诺敏镇洪生村村民白景英由衷的说。

在看到微信群中大伙的点赞后,他回复到,这不算什么,你们是全村的守护者,能为你们做点什么我很开心,别担心,我会继续想办法的。

话音未落,他又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瘦弱的身躯中却永远有着一颗挚热而滚烫的心。(赵丽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