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青少年維權崗”上的“巾幗兵”

在彩雲之南滇西邊陲的保山市龍陵縣人民檢察院,有一個團結、務實、充滿活力與朝氣的集體,活躍著一群勇於進取、不斷創新、銳意開拓的“娘子軍”,有一支恪守和踐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讓黨和人民信賴滿意的巾幗兵,她們來自龍陵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未檢部門。自該院未成年人檢察機構成立以來,

她們切實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切實履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職能,在打擊犯罪的同時更加註重依法保障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努力讓青少年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她們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用青春的激情、汗水和心血,精心呵護青少年的成長;她們用檢察官的忠誠、執著和奉獻,續寫著美麗、浪漫的人生,詮釋著法與理、情與愛的真義。

龍陵:“青少年維權崗”上的“巾幗兵”

一以貫之,把握立法思想和精神

“少年強則國強”,做好青少年維權工作意義深遠。龍陵縣檢察院黨組對青少年維權工作高度重視,成立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小組,辦公室在司法體制改革前設在公訴科,改革後設在第二檢察部,由一名副檢察長主抓,先後指定多名年輕女幹警具體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擔當起該院辦理未成人維權的重任。

地處祖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龍陵縣,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特別是毒品、校園欺凌、性侵等犯罪呈多發趨勢。新時代,其青少年人犯罪在生理、心理上的反映有了新的特點,犯罪的成因變得複雜多變,犯罪後的幫教面臨許多困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任務艱鉅,如何讓他們改過自新重新迴歸社會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對此,她們制定出臺《龍陵縣人民檢察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實施方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專門辦理制度》《未成年人案件親情會見制度》《未成年人案件進展情況告之制度》《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社會調查制度》等,使青少年維權工作步入規範化、常態化。

在具體的工作中,她們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增強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識、維權意識、幫教意識,自覺地把維權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在寬與嚴中進退,在情與法中徘徊,更好地彰顯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司法人文關懷。

近年來,她們對受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依法批捕54人,起訴58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11人。與龍陵縣平達中學開展檢校共建,該校榮膺“雲南省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學校”。2019年,受理的1件13人的涉黑案件,其中1人為未成年人;受理1件6人的涉惡案件,其中3人為未成年人,均正在辦理中;認真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對社會危險性小、符合法律規定的3名未成年人變更了強制措施;適時介入偵查案件1件5人,監督撤銷案件1件。

龍陵:“青少年維權崗”上的“巾幗兵”

多管齊下,創新思路大膽實踐

年輕人自有朝氣、激情和活力,女幹警本身具有細膩親和的特質。她們在辦理案件中始終恪守“教育、感化、挽救”的執法理念,不斷探索快速、簡潔、有效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辦案方法和模式。

根據既往的辦案經驗和發案情況研判,她們創立了“內部、外部、多部門聯動”“關注人身、關注心理”“一個目標為了兒童”之“三二一龍陵未檢兒童保護機制”,獲省級院和社會群眾的普遍認可。

一方面突出訊問和出庭公訴兩個環節:按提訊的法定程序,在看守所這個特殊環境裡對在押的未成年人進行心貼心地交流,輕言細語般地溝通,苦口婆心地開展法制宣講和幫教,促其悔過自新,認罪伏法;在庭審的特定環境,針對每一具體的案件情況,從找準“切入點” “感化點”入手,精心準備公訴詞,以保證在公訴時深刻剖析犯罪原因、社會危害性、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應吸取的教訓,既對未成年被告人起到幫教作用,也給旁聽的群眾予法制宣傳和警示教育作用,達到明顯的庭審效果。

另一方面,本著對當事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她們還注意延伸幫教的廣度和深度,擴大辦案影響,每一起案件均做到走訪未成年人家屬、鄰居和村基層組織,既注意走訪犯罪嫌疑人一方,又注意走訪被害方,社會調查率達到100%。如辦理的段某某、楊某某強姦未成年被害人一案,為了減輕對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傷害,她們深入被害人家中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及法治宣傳教育,不僅保護了其應當享有的權益,也給其家庭如何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受到教育,從而達到辦案的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重在預防,教育、監督、制度並重

“關口前移,重在預防”,是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的重要原則。中小學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正規教育最集中的地方,送法入校,搶佔這塊主陣地,將法治宣傳教育的觸角延伸到校園,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意義非凡。

她們在縣三個完中、部分小學、幼兒園建立了法治副校長制度,精心組織、認真準備,以座談、報告、互動等形式,零距離與在校學生接觸,在推動高檢院“1號檢察建議”落實的同時,對他們宣講法律,對他們容易受到侵害的幾類犯罪作普法教育和防範教育,教給他們一些簡單實用的對付違法犯罪的方法,在警示和防範方面均收到較好效果,受到廣大師生及家長的歡迎。

同時,她們將觸角深入到社區、“兒童之家”、扶貧掛鉤點等,借“全國安全日”“檢察開放日”等關鍵時間點,開展“關愛祖國未來、擦亮未檢品牌”“攜手關愛、共護明天”主題檢察日活動,結合禁毒防艾、防校園欺凌、防性侵等宣傳,專題法治宣傳35場,掛牌成立“兒童之家”2個,上街開展法律諮詢和宣傳,發放宣傳資料1000餘份;聯合團縣委、縣教育局、關工委向多個部門發出檢察建議20多份。

目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正在拍攝未檢微電影、建設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和在全縣建設法治圖書角,以供青少年學習、瞭解掌握法律,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鄧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