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的源頭歷史


灤河源頭位於內蒙古多倫縣城北13公里處,是閃電河和黑風河的交匯處,兩河涇渭分明,閃電河水呈黑色,黑風河水呈銀色,兩河相會形成灤河,是錫林郭勒草原唯一一條入海的河流,同時也是引灤入津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擁有華北第二大河、流經18個旗縣、全長近1000公里、流域面積近6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8億立方米的灤河之一源.

據史書記載,灤河古稱“濡水”,北魏時期多倫地區稱“灤河”意為灤河的發源地。區內大河口水電站和西山灣水利樞紐工程連為一體,水體,野生生物、自然風光,雄偉的灤源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灤河,一條不長的河流,一條在傳說中沒有成為江的河流。但是,當我們走近灤河,打撈歷史,卻會發現:源頭收穫的沉甸,足以令人對這條河流心生崇敬。

灤河,在大草原上千曲百回,聚於凹陷盆地形成天然的淖泊,千傾湖面,猶如一面巨大的明鏡,鑲嵌在草原之中。遠遠望去,天水一色,近看碧草茵茵,野花爛漫,爭奇鬥豔。

千百年來,她象母親一樣滋育著草原,使這裡山清水秀、天藍雲白、鳥語花香、牛羊肥壯。美麗富饒的灤河流域,在遼、金、元數百年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灤河的美麗在於“淳樸、自然”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藍天、白雲、遠處山坡上和一望無際的草甸,繪就一幅壩上的壯美畫卷.大草原已經出現在眼前,和遠處低矮的山丘形成綠色的風景讓每一位走到這裡的人都會駐足停留。尤其是那山、那水、那雲,真是讓人回味無窮.我們都被融入了那片一望無際的綠海,那種寬廣和茂盛的綠色是我們前所未見的。

這是從古以來沒有被開發耕種過的草原,只有藍天、綠草和緩緩起伏的原野。不僅開闊鬆弛了我們的神經,又讓我們感到的生活平靜與恬靜。

草原上四野開闊,一覽無餘。放眼望去,曲曲折折地鐫刻在平坦的草原上,鏗鏘的節奏和跌宕的旋律擊破了草原的空曠和靜謐,令人慨嘆大自然的神奇.河的這個地方,還缺水,露出淺淺的河道,在經歷了千萬年的滄桑,在演繹了數不清的傳奇,在奉獻了最動人的詩篇之後,灤河,在這裡,復歸寧靜,復歸壯美。

站在源頭放眼望去,北草原遼闊,丘陵起伏,可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觀景象。蜿蜒逶迤的小河,竟是灤河之源!

那裡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水相映成趣,使山川草木極富靈性。尤其有些泉水還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更增加了獨特魅力。那彎彎曲曲的河水就像一條飄逸的玉帶,把美麗的草原映襯得更加鮮活,好似草原與水一同為我們獻上了大地的音符。

在灤河源頭,一條大河的歷史,往往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無論你出生在何地,生長在何方,當你追根溯源,尋覓自己祖先的生存之地時,你總會發現,河流是你真正的根。

灤河,從近二千年永遠歷史到成就北方大港,從港區農田水利建設到國家引灤入津入唐、引青濟秦重點工程,把自己無私的品性發揮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