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開“小灶”南京特師精準幫扶420名殘障大學生在線學習

3月26日早上7:40,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1908班學生謝雨橋(聽力障礙一級,可讀唇語)提前進入線上課堂。電腦的另一端,“中國手語”課教師史玉鳳也打開了攝像頭,用手語和他交流。為讓謝雨橋看清自己的表情和唇語,史玉鳳刻意放慢語速,並讓他及時反饋讀唇語的感受。10分鐘後,兩人的“語速”與“讀速”實現了同頻共振,“步伐一致”地進入了課堂。

自3月2日實施線上教學至今,南京特師在保障7000名健全學生雲端學習的同時,針對全校8個二級學院,15個專業的聽力障礙、視力障礙、肢體障礙等420名殘障大學生,專門制定了“四個一”在線教學方案,238名融合教育教師在“雲端”開“小灶”,精準幫扶殘障學生,開啟了“一個都不能少”的線上教學特教新篇。

摸底排查,精準對接個別需求

殘障大學生能不能適應在線教學?怎樣才能做到課程質量的優質等效?在決定全面開展線上教學之際,該校第一時間就考慮到了殘障大學生的學習問題。“對融合教育學生進行一次摸底調查,為每位融合教育學生製作一份線上學習支持方案,配備一個學習夥伴,錄製每一節課程便於回看和複習,是我們為420名殘障大學生制定的線上教學‘四個一’的精準幫扶方案。”南京特師副校長華興夏教授說。

在摸底排查的基礎上,該校將融合教育學生的相關信息整理製作成二維碼,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案”,發送給學院和任課教師,做好信息的精準對接。同時,融合教育中心主任楊楓領銜研製了融合教育在線教學運行與教學質量監測數據平臺,通過“三卷一報”制度 ,收集梳理融合教育在線教學的需求和問題,及時反饋給有關學院及部門並給出相關建議。

資源支持,讓線上學習更有效

3月1日晚,教育科學學院1601班學生楊玉青、張蕎溪先後收到了院長劉新學教授發來的《行為改變技術》課程“預習大禮包”,雖是同一門課程,但兩份“禮包”並不相同。楊玉青是低視力學生,她收到的是“沒有色彩”的PPT——一律白底黑字,字號加大加粗、行距放大。張蕎溪收到的是“沒有圖片”的PPT,她是視力障礙一級(全盲),主要通過翻譯軟件聽PPT上的文字內容,因圖片內容不可讀,劉新學就用文字把圖片內容描述出來,便於她理解。“因為提前收到了預習資料,特別是圖片解讀,我上課很方便。雖然隔著屏幕,但我感受到了老師實實在在的支持。” 張蕎溪說。

為確保線上教學效果,該校所有殘障學生的班主任均第一時間向學生髮送電子教材、課表、線上教學操作指南等內容,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也會提前將特製的教學資源包括課程預習單、課程PPT、課程參考文獻、課程練習等發送到每位殘障大學生的郵箱,滿足他們對教學資源支持的需求。

創新模式,增強在線教學吸引力

為更好地支持殘障大學生在線學習,做到“分層分類”“一人一案”,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該校還組織融合教育專家團隊編制在線教學案例,供任課教師參考學習;蒐集在線教學優秀案例,積極引導教師探索網絡教學方法,推動融合教育線上教學改革創新。

“大學英語”課程是謝雨橋最期待的課之一,這不僅因為該課程是專為聽障學生設計,還因為授課教師任媛媛也是聽力障礙者。上課時,任媛媛會利用平臺的畫中畫功能將PPT和手語直播視頻同時播放,並根據教學需要使用畫板、答題卡和討論等功能。每次兩節課連上,謝雨橋不僅不會覺得累,還會積極參與討論和回答問題。“能和自己的‘愛豆’(榜樣)在網上互動,我很激動。這樣的沉浸式課堂讓我覺得聾人學英語也不是那麼難。” 謝雨橋說。

課後輔導,保證線上教學質量

每週三晚上7點,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生包涵(自閉症、智力殘障四級)都會在線與老師陳向東交流。針對“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的學習內容,他會把上節課沒聽懂或作業中不會的題目整理好,向老師請教,陳向東除給他答疑解惑,還會給他做心理疏導,引導其建立學習自信,積極面對在線學習的新模式。7:40,包涵的“雲夥伴”會接過陳向東的“接力棒”,開始線上小組的學習和討論。

為確保在線教學質量,該校還緊扣課後輔導答疑的關鍵環節,為每個殘障學生配備了“雲教師”和“雲夥伴”,為他們提供課程錄製、課程答疑、課程筆記、課程學習方法、課程作業等支持與服務,提升其在線學習體驗和感受。

楊楓說:“從傳統的‘面對面’授課到特殊時期的‘端對端’教學,我們始終堅持服務和支持好每一位殘障學生,積極打造更多的優質課程資源,提供一對一的貼心支持,努力提高特殊高等人才的培養質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李大林 通訊員 楊黎珍 範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