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金融“精準滴灌”難題:無接觸貸款成首選

中證網訊(記者 陳瑩瑩)對於受到疫情衝擊的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而言,充足的流動資金成為他們能否渡過難關的關鍵所在。對此,多位專家27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數字信貸的發展可以起到緩解疫情衝擊的作用,無接觸貸款應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首選。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 疫情中81.9%的小微經營者面臨資金缺口,人力規模越小的企業,受疫情衝擊越大。具體來說,6成以上小微經營者的資金缺口基本在50萬元以內,其中近半數僅為10萬元以內,而71%的受調者認為,只要能及時獲得融資,就能夠對沖疫情風險。

被調者中絕大多數為個體經營戶,體量小、經營靈活,但抗風險能力弱,金融服務覆蓋不足。通過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收款,積累了信用,再通過支付寶獲取“310”(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0人工介入)無接觸貸款,高效地解決了金融精準滴灌的難題。數據顯示,已有超過2000萬小微經營者從支付寶獲得了無接觸貸款。

疫情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接連推出金融、財政等政策大力扶持個體工商戶,如專項貸款、減免稅費、減免房租等。而其中,貸款作為金融活水,成為小微經營者恢復經營活力最關鍵的動力。上述北大報告指出,數字信貸的發展可以起到緩解疫情衝擊的作用,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的衝擊減少2.57%。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建議,應將金融資源更多配置給那些直接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機構,比如城商行、農商行、新興的互聯網銀行等。

“數字技術支持融資決策,金融機構能夠大規模地服務過去很難被傳統金融覆蓋的中小微企業,是一個世界水平的普惠金融創新。”黃益平認為,“310”無接觸貸款模式,在疫情期間變得尤其可貴,和傳統風控模式相比,這是給企業雪中送碳,大部分中小微企業並沒有財務數據、央行徵信,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數據依然能做出非常穩健的預測,可謂革命性變化。

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楊再平表示,支付寶提供的無接觸貸款是依靠大數據風控的“精準滴灌”,能夠更加快捷地解決小微經營者的小額應急資金需求,在幫助其儘快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為當下應對疫情衝擊既定貨幣政策快捷、精準、高效傳導的最佳實踐,值得總結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