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奎:塔尔寺

王祥奎:塔尔寺

《塔尔寺》 陈荣强

河湟谷地的第一胜迹就是位于湟中鲁沙尔镇的塔尔寺。许多省外乃至国际旅客千辛万苦赶到这里,就是为了领略那青藏高原上的“旷世乡愁”——

那一年,那一天,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这石头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头旁休息,西望拉萨遥托思儿之情。后来,宗喀巴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寺院门口。

塔尔寺,古称“古崩寺(“古崩”意为十万体),这里,就是诞生旷世大师——宗喀巴的地方,也是延续这绵绵旷世乡愁的地方。

藏历火鸡年(公元1357年)10月上旬,夕阳西下,天边的云朵变成了火红火红的彩霞,山脚下,潺潺的湟水支流——南川河不知疲倦地用清波碧浪轻轻唱和……

在一个叫鲁沙尔的地方(汉语曰“湟中”,藏语曰“日沙尔,即“新牧场”之意),秋收忙完农活儿的日子里,怀有身孕的香萨阿切感觉身体越来越不便。就在10月10日清晨,香萨阿切欲将家中那头近来离群跑至莲花山山坳处吃草、撒欢儿的犏牛赶回牛群,可这头犏牛却卧在地上死活不肯起身,香萨阿切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于是,靠在那块熟悉的石头上。不一会儿,一非凡的生命呱呱落地,一声洪亮的啼哭惊醒了寂静的山野。

出生后的宗喀巴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奇异的故事传说。三岁时,宗喀巴在如今叫平安区的夏宗寺受居士戒,七岁正式出家化隆夏琼寺,拜师顿珠仁钦和宣努相曲,开始了他漫长的僧侣生涯。十六岁的宗喀巴赴藏深造。在西藏期间,遍访名师,修习佛法,戒行精严,贯通显密,创立格鲁派。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托人给他捎去一封信和一束白发,盼儿能回故乡晤面。收到信的宗喀巴因学业未成,大志未酬,用自己的鼻血掺和其他颜料绘成两张自画像及胜乐瓶身佛和狮吼咆哮图,派弟子智华尖赞代表自己回到宗喀,送与鲁沙尔的母亲和在苏尔吉的姐姐,并捎话说,如在他出生的地方,以十万尊狮子吼佛像及那株旃檀树为胎藏,建起一座宝塔,就如同他回家一般。

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香萨阿切在他人资助下,建成莲聚宝塔一座。二百年后的嘉庆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僧人官却庆宗哲等在莲聚塔基础上,修建小寺一座。数年后,又在旁修建弥勒佛殿一座,内塑十二岁身量的弥勒佛像,作为经堂,寺院正式命名为“贡本贤巴林”(藏语,十万狮子吼佛像弥勒洲)……

先有塔,后有寺,乡愁绵绵无绝期。

六百多年来,宗喀巴的精神、文化从湟水谷地走向雪域高原,净化了芸芸众生的心灵,同时又从雪域高原走向了世界;宗喀巴的思想、哲学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宝库,在世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还是造就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学府之一。此外,酥油花、壁画、堆绣,系塔尔寺“艺术三绝”。在这“艺术三绝”中,这巧夺天工的酥油花更以其瑰奇多姿玲珑剔透美轮美奂闻名于世,被誉为“青藏高原藏族艺术的一朵奇葩”,且于2006年被录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油花虽美丽,却也有另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残忍花”,是因为制作于寒冬腊月及冰冷的室内。塔尔寺共有二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杰宗曾扎、贡茫曾扎(俗称“上花院”“下花院”)。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中精心制作。长期以来,两院相互闭锁竞争,在制作上彼此保密,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

塔尔寺酥油花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多涉及佛经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莲花生本生故事》智美更登王子故事》《西游记》《六世班禅进京向乾隆帝祝寿》……

每当正月十五,游客如织,皆争相一睹酥油花的风彩。在大金瓦殿墙外,上下两处花架被寺院珍藏的堆绣艺术珍品围起了高高的的幔幛。幔幛内十几米高的花架呈宝塔状层层摆放,一尊主佛和左、右花架并排而起。花架上的佛像庄严肃穆,花架人物千姿百态,形神兼备;亭台楼阁精巧玲珑、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色彩艳丽、竞相开放;飞禽走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幔幛后面是塔尔寺花架乐队演奏的国家非遗项目“花架”音乐。明月朗照,灯火辉煌,香烟缭绕,梵音阵阵,使人沉浸在“都说天堂遥不可及/酥油花却是佛家亲切可爱的手语/它比美更美、比爱更深/是彻悟和创造的人本身……”的诗意中。

一场春雪后的一个正月十五的傍晚,我来到了塔尔寺。在毗临塔尔寺的东山,俯瞰了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壮美的雪景。一群鸽子傍着夕阳,在梵声四起中飞旋于寺院大金瓦寺的上空,陡然间著名诗人昌耀先生的诗作《古本尖乔——鲁沙尔镇的民间节日》浮上心头——

我在月波下喘息

身边,没有船的湖犹如无弦的梦。

犹如没有鸟翼的花园

……

予我幽思

深深的山谷

旃檀树不朽的十万叶片有十万佛的鼾息吗?

但你听:油彩的膏脂

好似仍在肉体的狂欢之海上波动

站在半山坡俯瞰,只见群山环裹,如莲花瓣。坐落在这莲花瓣上的塔尔寺,就像一朵绽放的大莲花,在夕阳的映衬下,红、黄、白,诸色驳杂。就在白雪与鸽群飞舞中,感受着鲁沙尔镇正月十五的诗意——空中男女的足音杂沓而来,青春之烈焰比闪光的佛焰苞远为华丽。

进得寺院,寺庙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众多的殿宇、塔刹、经堂、僧舍,层阶布局疏密有致。行在其中,香烟缥缈,经声朗朗,人多却不显嘈杂,静谧不掩内心起伏;徘徊其内,感悟佛国气氛拜谒诸尊大德。护法殿、祈寿殿、弥勒殿、释迦殿、文殊殿、大经堂依次排开。

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我走进塔尔寺最大的殿宇——大金瓦殿。只见殿内金壁辉煌,雍容华贵。殿中央高达十二多米的大银塔上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白色哈达,塔上的盒龛中宗喀巴大师面带微笑,俯视跪拜的信徒。四周墙壁布满脊兽图案;天庭之上,由宝珠、宝瓶、瑞兽和莲花组成的金光闪烁的宝幢。宝幢两旁配有菩提金羊;数根巨柱巍然耸立,巨柱上盘绕着姿态各异的金色雀鸟图;垫木之下,悬挂色彩斑澜的丝制刺绣飘带和幢幡。

在大殿内,千百盏酥油灯闪烁着淡红的焰火。每一颗焰苗都投下斑驳的影子,恍惚迷离,幻若梦境。 “金塔下,长明灯一字摆开/ 我望见菩提,菩提亦望/我有谁看见,我和它在大殿紧紧相拥/温暖照亮彼此的心……” 在昏暗的烛光中,是一个跪拜的身影。他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然后放在胸前,双膝跪下,手撑地面,向前伸直双手,整个人匍匐下来……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听着他们轻轻地念经声和手与地板摩擦的唰唰声。那一瞬,我平日里堆积心头的浮躁忽而沉寂下来。那一刻,我和他们一样,心是纯净的,如同婴儿的眼神,映出心地的清澈……

行走在红墙金瓦之间,仿佛时间在塔尔寺的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流淌。在烛灯与白雪光影中,整个塔尔寺沐浴着佛光,座座殿宇弥漫在一片熏香的氤氲之中。徜徉其间,感受着塔尔寺的世事沧桑及旷世乡愁——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们磕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