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的“硬”作風與“軟”溫情

“守住東寨村是我們的責任,“三委”幹部必須在前線,缺人的地方黨員補上,不準講任何條件。”這是西陽鎮東寨村支部書記周興哲在防控工作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自疫情爆發以來,周興哲同志高擎黨建旗幟,勇當抗戰疫情“領頭雁”和“急先鋒”,把方向、控大局,安民心、暖民情,凝聚全村黨群力量,全力堅守東寨陣地!

時間是生命:迅速吹響戰疫“衝鋒號”

1月26日早,在西陽鎮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後,周興哲就吹響了東寨村戰疫“衝鋒號”。從籌集口罩、體溫計等物資,到聯繫帳篷設立排查點,他逐一安排部署。“逐戶逐人排查,湖北返鄉或與其有接觸者一律排查隔離,每天村醫上門量體溫”,“通知村內飯店等聚集性娛樂場所一律關停,不講理由!”部署完畢以後,他又前往各排查點查看帳蓬搭建使用情況。下午,他沿著村內各條道路向聚集聊天的群眾宣傳,讓他們各自回家,他說:”要讓群眾儘快知道這個事,儘早的提高他們的防控意識,我們這場仗才能打贏。”

隔斷是關鍵:紮緊村級防控“鐵籬笆”

面對不斷蔓延擴散的疫情,“以靜制動、以靜致勝”是他提出的防控模式,安排各組長全面摸排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對於從湖北返鄉的重點人員實行“一對一”全天監控,未返鄉的人員,他親自逐個打電話,勸阻其待在居住地不要外出。同時,在所有進村入口設立排查點,保持人員增減“靜”狀態,除緊急情況外,所有進出人員必須手持村委會開局的證明方可通行,紮起了村與村隔斷、組與組隔斷、戶與戶隔斷的疫情防控“鐵籬笆”。

群治是重點:動員群眾抗戰“局內人”

示範是無聲的命令,為爭取群眾支持和配合,周興哲同志從疫情防控通告的制定到張貼、巡邏宣傳都一一參與,“叔,口罩在鼻子那裡得壓緊吶,沒事咱少出門!”一大早他就沿路查看疫情防控宣傳情況。連日來,為營造“人人參與疫情防控,人人是東寨保衛者”氛圍,東寨村共張貼通告420份、橫幅10條,宣傳車輛不斷巡邏宣傳。在他的帶領下,黨員群眾紛紛報名,成立了東寨村黨群聯防工作隊,實現了村內宣傳教育、摸底排查、衛生消毒、排查勸返點全覆蓋。

物資是基礎:託穩村民生活“菜籃子”

為保障村民日常生活,他在全村設立了3個蔬菜供應點,要求銷售人員每3天外出一次購置蔬菜,各類蔬菜價格不得比周圍村的銷售價格高,環境消殺要全面細緻,確保群眾購買時安全放心。在疫情期間也到了春耕生產的時令季節,他提出各值守點在嚴格防控基礎上,允許村民以分散、錯峰方式耕作,種子化肥等農資也要運輸暢通。他說:要讓群眾安心的待在家裡,就要託穩群眾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周興哲同志一面是從嚴防控的“硬核”舉措,一面是細緻暖心的“溫情”守護,重擔在肩,職責在心,凝聚力量,為東寨群眾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戰疫之下的“硬”作風與“軟”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